东方网6月8日消息:对于内地乐坛而言,“太合麦田”的现任掌门宋柯无疑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为中国本土流行音乐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朴树、周迅、老狼、金海心、叶蓓、达达乐队……这些炙手可热的艺人后面都有共同的经纪人,那就是宋柯。
6月8日下午,宋柯出现在第十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论坛的嘉宾席上,周围分别是来自美国环球唱片、日本吉本兴业和香港无线电视等国内外娱乐业的高层人士。作为唯一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嘉宾,宋柯结合自己的本土“造星”经验,细数现状,为内地娱乐业把脉。
现状:处于成长期
有市场才有需求。宋柯首先充分肯定了演艺市场的存在,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大众娱乐的需求在增加,演艺市场也在不断扩大;经纪行业也已具备一定发掘娱乐资源和输送娱乐产品的能力;电影、电视和流行音乐等娱乐产品已具备了基本的“造星”能力,其衍生产品也具备一定市场潜力。但是宋柯认为,内地的娱乐业艺人经纪体系不健全,就目前而言,经纪人多由亲戚等家庭成员或者所谓的“穴头”担当,这就影响到了整体的行业素质和市场运营,具体表现在演艺经纪信用体系的欠缺以及与媒体互动方面的不足。
其次,宋柯认为内地的娱乐媒体也有必要加大学习力度。尽管近几年,专业化的娱乐杂志和报纸、娱乐频道和栏目,甚至网络平台、手机娱乐平台都不断涌现。但媒体开放程度不高,导致了娱乐媒体专业性有限,以模仿和照搬海外模式为主,大都缺乏个性,千人一面。
问题:专业化程度低
宋柯认为,国内现有的经纪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系统的媒体分析、媒体计划和媒体资源整合能力。这需要通过专业的调研,市场分析十分重要。其次,缺乏以媒体为依托整体提升艺人价值的意识和能力,仅限于承接演出等事务性的工作。对艺人的形象、造型等缺乏长期、统一的“包装”,过于落伍、单一,缺乏新意和变化。比如“包装”艺人没有整体观念,一年内提供给媒体的宣传照片都是一个造型,这些细节就处理得很糟糕。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缺乏一定的危机公关意识和能力,也不能从媒体的反馈信息中准确地对艺人价值作出判断。往往要等到负面新闻出现时,才采取补救,这时艺人形象受到损害,已经大打折扣了。其实,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危机公关和信息捕捉没有做到位的后果。
宋柯还从艺人经纪的角度,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宋柯认为,目前内地的娱乐媒体,缺乏公正性和前瞻性,形式单调而内容重复,对本土偶像过于苛刻;对于港台海外艺人则呈现“追星”心态过重的趋势。而且,媒体之间也合作有限,缺乏“众星捧月”的迅速“造星”能力。
对策:打破壁垒加强合作
明星可以为媒体带来巨大利益,媒体也可以影响明星的命运,两者永远是息息相关的。宋柯认为,内地娱乐业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媒体和艺人经纪的强强联手,只有在合作中才能求得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