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总有云开日出时候,万丈阳光照亮你我;真情像梅花开过,冷冷冰雪不能淹没,就在最冷枝头绽放,看见春天走向你我……”很多人都是从这首《一剪梅》开始认识费玉清,尽管还听过他演唱的《梦驼铃》、《晚安曲》等等作品,但除了铁杆歌迷,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费玉清的样子。为配合“款款深情-费玉清2004北京演唱会”的宣传,主办单位近期举办了“我想像中的费玉清”漫画征集活动,以这个活动为起点,掀起一场重新认识费玉清的潮流。
12月10日即将在工体举行的这场演唱会,对费玉清的歌迷来说,是一场重逢,也是一场相遇。他们或许以前并不知道费玉清的样子,但却无比熟悉他的声音,他们在这场演唱会中与费玉清的歌声重逢,却是与费玉清这个人首次相遇。
费玉清踏入歌坛25年来,推出过35张个人专辑,连同合辑与精选辑60余张,费玉清的歌迷从十几岁到八十几岁跨越了大半了世纪,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同时出现在他世界各地的演唱会中也是常见的画面。他的歌声散发的古朴典雅以及浓厚的文化底蕴,使他因此赢得“歌坛常青树”与“金嗓歌王”的雅号。很多歌迷会追随他在世界各演唱会,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的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就有闻讯赶来歌迷与费玉清及主办方代表共同敲响了象征演唱会正式启动的两座古钟。
记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采访了费玉清的歌迷,才真正了解这位歌者的魅力所在。宋女士是最早预定演唱会门票的歌迷之一,电话中她激动地说:“终于等到小哥来北京开演唱会了,虽然我没有钱,但我肯定会去现场,请给我订一张最低价的票。”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记者遇到宋女士,她提前两个小时出门,早早就来到现场。已经是中年人了,却第一次有了追星的感觉,有些羞涩的她让小哥在她常听的那张唱片上签了名字,还委托旁人给她与小哥合影。宋女士对记者说,“费玉清的歌特别美,我从《梦驼铃》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我在家里没事就听,愁事都忘了。他的声音就是好听,慢慢静下来听,特别有韵味。现在的流行歌曲太闹,我不喜欢。这是我第一次花钱买票看演唱会,现场的感觉肯定不一样。本来订的是低价票,女儿知道后花钱给我改订了1000元的套票,她会陪我一起去看演唱会。”第一次接近偶像,费玉清的简单与平易近人给宋女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费玉清在台上讲话的时候,她在台下忍不住让别人又给她照了几张合影,看着她尽量隐藏兴奋的表情,让人觉得是那么真实与可爱。
另一位来到现场的忠实歌迷是从事画画的肖小姐,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听《一剪梅》、《梦驼铃》,后来就到处找费玉清的磁带,直到现在只要费玉清出唱片,她就会尽量托朋友在台湾帮她买到。肖小姐说,“费玉清的歌很清新,他的声音和人都很儒雅,我现在听其他歌手的歌都听不下去,觉得特闹。我画画的时候就会听他的歌,觉得特别有感觉。去年他在上海的演唱会我去看了三次,国庆节还特地飞到上海去看,他本人很亲切,演唱会很值得一看。其实他的歌迷有很多年轻人,上海的每场演唱会都有很多年轻的观众。这次我和朋友一起订了两张1000元的门票,还能来到新闻发布会现场见到小哥,特别高兴。”
与肖小姐一同订票的朋友是位姓姜的先生,他是学佛的,喜欢的正是费玉清歌声中的那份安静与空灵。姜先生话不多,只是在一旁看着,不时微笑点头。
媒体的记者当中也不乏费玉清的忠实歌迷,他们对费玉清的评论更为客观,比如某报刊的记者邢先生就这样说:“我特别喜欢费玉清的歌,但我不是追星族。前些年他曾经参加过中央电视台的元宵晚会,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费玉清本人。我最喜欢的还是他与谭健常、小轩的那个时代,比如《梦驼铃》、《凯旋》这两张专辑,那里面还有一首《一场游戏》是翻唱恰克飞鸟的作品,这在费玉清的音乐里并不多见。台湾音乐经历了流行经历了三个时期,后来就完全变了,而费玉清跨越了早期流行与校园民歌时期,使他不同于一般的流行歌手。他的歌声很唯美,是一种传统的唯美,那是台湾歌曲中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东西,说穿了其实就是情怀,但现在已经很少了。他的情怀的东西做得很好,已经做到极致了。他的歌旋律简单,优美,通常你以为自己也可以唱,其实很难唱,因为他的音域很高。虽然十二月的北京有太多的演唱会,但我觉得费玉清与其他歌手最大的不同是他的作品量够多,旋律好听,他的受众群是特定的一群人,是有阅历、有经历的一群人,大家会带着相关的记忆去听,这里面有情感,也有画面。他不需要花哨的舞台效果,也不需要舞动三节棍、四节棍,毕竟演唱会不是足球赛,他的歌迷都是真正去‘听’演唱会,而不是去‘看’演唱会。”
当天恰巧有一支马来西亚的旅游团参观大钟寺,现场立刻响起了欢呼声,原来这些人也都是费玉清的歌迷,却意外在这里见到小哥。旅游团的洪先生一直在旁边等到新闻发布会结束,兴奋的他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一直询问小哥的近况,时而凑到台前专注聆听小哥的讲话。洪先生是第一次来北京,他对记者说自己听费玉清的歌也有十几年了,在海外有很多像他这样的忠实歌迷,虽然他第二天就要离开北京,但能见到小哥让他觉得此次行程充满了美好的回忆。说到这里,他有些激动,问记者发布会现场能否买到小哥的唱片,他想让小哥签名。记者与主办方沟通后,告诉洪先生现场没有费玉清的唱片,但可以送给他费玉清的签名海报,直到旅游团结束大钟寺之行,洪先生才恋恋不舍地拿着海报离开。
像这样的歌迷很多,在台湾就有歌迷特地为费玉清设立了一个名为“玉树清音”的网站,有很多歌迷在此地与朋友交流,小哥本人有时间也常常去那里看看。网站的发起人HKY说,“我还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时,台湾三家无线电视台都在晚上九点联播《国恩家庆》连续剧,主题曲《晴空万里,大地含笑》令人印象深刻,那是我第一次在荧光屏上听见小哥的歌声,也从此深深地被它吸引。80年代的小哥,是台湾最红的男歌星之一,当时我就读国民中学,每天在打扫时间都会播放《梦驼铃》专辑,从那时起,我开始收集小哥的唱片。2002、2003年在座无虚席的演唱会现场,看到许多准备的献花的歌迷,我才知道自己并不孤独,在《这一路走来》的歌声中,小哥历年的专辑封面一张张呈现在银幕上,当时的我不禁潸然泪下:那是小哥二十多年来的成长,不知不觉中我也竟然从当年的小学生迈过而立之年,岁月的痕迹,生命的旅程,是多么奇妙,却又令人感慨。”
在这些歌迷的描述中,费玉清的歌声曾带给他们无数的感动,在一个多变的年代里,他们感谢费玉清帮他们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而且是那么的美好与宁静,回忆在歌声里变成了可以定格的画面,可以珍藏到永远。
这次“我想像中的费玉清”漫画征集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费玉清这个人,重新去听他那些可以感动岁月的歌,让那些没有见过他的歌迷或者非歌迷在一个充满想像的空间开始一个难忘的音乐之旅,或许,那会是生命重新出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