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了很久,才从那无彩色、无牌匾、无人看守的家私店的二楼找到林奕华,虽然他正为明年1月在北京举行的舞台剧《半生缘》而忙碌,但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采访要求。这位香港著名编剧、作家、舞台剧导演,曾为达明创作《命贱》、《世纪末颜色》、《石头记》等歌曲,也曾凭《红玫瑰白玫瑰》领取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而在采访之后,他还不停地为我们张罗并安排其他被采访者,无言感激。
林奕华和达明的缘分是怎样开始的呢?
“和明哥是在进念期间相识的,已快20年了。当时进念有一个地方,专门排练演出和放一些艺术电影,我是看门口的(笑)。黄耀明很喜欢看电影,于是就熟悉了。”
“有一天他跟我说希望可以通过参与剧场的演出,令自己的舞台表演在形式上更多样化一些,活泼一些。我就说既然如此我们一起排一个戏吧,于是就有了《石头记》。主题曲的词作我提议找一个我很欣赏的朋友填词,这个朋友就是迈克,所以《石头记》是迈克填了第一稿,我和郭启华修改了一下,但不是很多。当时大家还怕“兜兜转转”不好唱,但是我就坚持“兜兜转转”一定要保留,因为这首歌要有它文字上的特色。”
“《石头记》在进念的演出历史上也是一个里程碑,观众人数破纪录,也首开找流行歌手参与制作前卫艺术的先河,剧中也很强烈地表达了香港人对政治的一些看法,更显得它是一个社会事件多于一个艺术活动。”
那么林奕华和达明合作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呢?
“在与达明相处的过程中,最难忘是《石头记》的合作。一来是当时大家都还年轻,好像石头未变玉一样,大家在一起磨啊磨啊的;二来,目睹一个成功的发生,那种喜悦与不可置信,会在你的脑海里停留很长很长的时间,留下非常深刻的记忆。”
“而明哥其实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上的伙伴,有一个阶段,大约是1987年到1990年,我们几乎每晚都在一起。在皇后戏院后面的小巷子里有个喝奶茶、吃公仔面的档,我们几乎每晚都在那里聊天聊通宵,无所不谈。因为那里老鼠很多,我们把它叫做老鼠面档,一直到1990年我去了英国。那时正好是达明的第一个演唱会,意义重大,明哥就出机票让我飞回来帮手做这个演唱会。”
“而在英国的时候,我曾经和明哥互通过很多信件。记得有一次,我刚看完《暴雨骄阳》,就在电影院前的路边电话亭打对方付费的电话给他,一聊就聊了几个小时。”
最爱三首达明歌曲
□《十个救火的少年》
□《半生缘》
□《石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