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同是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评委,笔者和袁智聪曾有过许多Email联系,但一直无缘得见。这次为了达明,才令我有幸与他碰面。我们约在尖沙咀的HMV,趁他没到之前我问HMV售货员、以及门前一个报纸摊主,都说《MCB》早已卖光。怪不得老有人说,往往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但我看到干练的步速飞快的袁智聪之后,我深信这位《MCB》的主编和出版人,不会轻易让乐迷心目中的“音乐圣经”销声匿迹。让我们等待东山再起。
袁智聪跟达明是怎样结缘的呢?
“我第一次做达明的访问应该是1989年出《意难平》的时候,在此之后每逢他们有新的专辑我都会进行采访,不单是听他们的唱片而且是听他们讲解其中的音乐,一直维持着彼此间的接触。”
“刘以达一般在录音室里接受采访。因为刘以达的起居及录音都在那里,所以我经常有空时或者晚上12点以后没事就会上去,听一下他的新作品。他们那里像个公社一样,许多人都会聚在那里。”
在这么多次采访当中,有两次是袁智聪记忆最深刻的。
“对他们的每次采访都因为他们工作原因而断续进行,1996年达明重组的那一次采访更是分了三段进行,因为他们实在太忙了。第一部分是在TVB(无线电视台)集中后,由清水湾到九龙沿途的车上为他们做的访问。第二部分是送了刘以达到记者招待会后,在车上为黄耀明做了另一个访问,之后再到刘以达的录音室里为他做访问。第三部分是在电话中为黄耀明做的访问。”
“最长的一次是在黄耀明推出《越夜越美丽》的时候,当时在录音室安静的环境中,因为彼此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所以大家谈了3个多小时,当时真的谈得好舒服。”
达明分开会不会很可惜?
“不会,达明的出现是一个A+B的混合体,当他们个人发展时,A或许加的是CD,B加的是MN,可能会有不同的音乐产生。反而达明走在一起才有歌出来的,可能之间撞出的火花是越来越有限。一个组合维持了一段长时间后,分开各自寻找自我的感觉,在一定的时间后再次合作会有好一点的效果。达明长期地走在一起可能会有令人失望的东西产生,反观现在的短期合作可能有很大火花。艺术创作可能需要时停时发生,才使人会去懂得珍惜。”
“《MCB》的结束也是有类似原因,在顶峰结束,就不会留下什么遗憾了。”
最爱三首达明歌曲
□《模特儿》
□《那个下午我在旧居烧信》
□《尽在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