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搜狐首页 >> 音乐频道首页 >> 星光无限 >> 明星访谈

张培仁:摇滚是态度 不是有巨星就可以形成的

MUSIC.SOHU.COM  2005年03月07日16:28    来源:搜狐音乐独家稿件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魔岩唱片创始人张培仁深圳电台专访——中国摇滚乐的春天

  人物:深圳电台《我唱我歌》节目主持人刘洋

  魔岩文化创始人 张培仁

  刘 洋:首先我想知道,您觉得音乐当中哪部分最重要、能够最有力地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是歌词,旋律,还是编曲,还是演唱,还是宣传工作?

  张培仁:我觉得这真的是因人而异了,每一个人的状况都不一样。如果真的要说的话全都重要,不能轻视任何一端。

  可是有的人的唱片就是词写得真好,这个曲也没问题,唱也没问题,录音也没问题,可最后的结果它就是不好听。它有些东西是火花,是灵魂,有些好象是难以言喻的东西。你说的很对,这是很奇妙的东西。每一个人掌握的分寸都不一样。有的人一把吉他,演唱就特别合适,有的人就配器越复杂越好,越前卫越好。有的人就是甚至没有词,只有旋律,甚至到了Techno的时候他只是节奏,旋律都变得不重要了。所以每种不同的音乐形式跟不同的创作甚至跟个人时代环境都会产生变化。我听这么多我从来没有觉得哪一个东西是关键。

  刘 洋:你当初为什么会选窦唯,何勇和张楚作为魔岩文化在内地签约的第一批人?

  张培仁:第一批签约的艺人其实是唐朝,第一个签的是唐朝,那个时候我头一次来北京,是89年的冬天,一月份。然后在北京的时候就通过朋友的介绍在北京王府井的咖啡厅里头第一次见到唐朝,他们几个长发彪形大汉走过来,个儿也高,看见了以后就突然从心里有一种仰慕之意,觉得大伙儿真的可以变朋友。北京也是我的故乡,是我祖籍,所以感觉就特别强烈,一路聊下来的时候就突然觉得这就是我们从以前到现在都一直在想的事,跟他们特别投缘,听的音乐想的事都一样,所以马上就决定说可以开始做。

  当时在台湾我们能够看见的华语流行音乐就只能是抒情跟偶像这两种形式,然后所有的人都还把摇滚乐当成是洪水猛兽,是一种当时文化里不会有的东西。可是像我们这种在台湾长大的小孩,某一个状况下面还是存在着一些压抑,这些压抑会转换成愤怒,在摇滚乐里会得到能量的释放,就很期待能够有机会看见它的实现。到了88年89年的时候在台湾,我当时在负责滚石的国语唱片,当时觉得在商业上面或者在某一些人文的部分的确已经做得不错,可是我们要找到更解放一点的音乐形式或者是创作状态,在台湾就比较困难。

  唐朝是头一个,做的过程也比较艰苦,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哪个制作人真的对北京的摇滚乐有信心,而且甚至没有几个专业的摇滚乐制作人。你想,没有人会做的话,再怎么样都会有问题,所以其实前后我试过很多个制作人要他们到北京去,很多制作人都放弃了,说做不了,要不就是吃不了北京的苦。因为在那个时候我们的预算肯定是低嘛,直到找着峦树,才进棚录了两个月,最后把它做出来,所以头一个其实是唐朝,发行的时候是在九二年。

  另外当时也请峦树录了一盘叫《中国火》的拼盘,在那个拼盘里边就有收张楚的《姐姐》。当时在北京我们希望找一些小样,我们的朋友就去找了很多个小样过来,其中就有小窦和张楚,当时小窦还在黑豹。我记得那个时候也是冬天,但已经事隔一年,90年的1月份,我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带着一个walkman,放着张楚的这个小样听,听了他唱《姐姐》,在那个冰天雪地里边,听的时候就,马上眼泪就要流出来,真是特别感人的歌。后来我就急着跟张楚见面,所以张楚是第二个做的决定。

  然后小窦就要从黑豹离开,他要自己要做“梦”乐队。于是我们就跟小窦谈,他的音乐才华我想是有目共睹,大家就马上开始进行合作。

  何勇当时比较有意思,他当时是在大地唱片,大地当时走的是比较校园民歌的路线,比较主流抒情的路线。而魔岩在当时比较相信真实人性的释放,我们做魔岩不是要去满足现有市场,而是要创造一个现在还没有的市场,我觉得这样才有价值,所以何勇当时看了我们做唐朝之后,交谈的感觉也非常好,然后何勇就跟大地解了约,当然他的说法是投奔魔岩。

  总之,我觉得我做音乐从头到尾我都是只做我喜欢的,而且不可自拔,非得想尽办法把它做好不可。当时碰到他们的确就是这样。

  刘 洋:对他们上述这几位的现状了解多少?

  张培仁:我大概都知道吧,大概都知道。

  刘 洋:那我举一个例子给您,据我所知现在黑豹主唱秦勇,包括李彤他们几个开的都是奥迪A6以上的车,但是上周我刚刚做过唐朝丁武、赵年的访问,他们到深圳来演出,当时也问到了他们的情况,而他们开最好的车也就是切诺基。我不知道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培仁: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分很多层面了。它分成两个角度吧,一个是我自我反省的角度,另一个就是针对整个文化环境发展的角度。我想先讲一下大环境。

  其实在某些环境里面,才华越洋溢,越想要超越时代的人,你可能吃的苦会越多。你创造的东西可能有非常多是从灵魂里面出来的力量,然后你又想去把这些东西给扩散。就像我们在90年初的时候,在那个时候我觉得是时机是比较适合,因为在那时,我们有过去的累积的一些东西在心里面,然后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能量,我当时觉得我听见他们每一个人的作品时,我觉得那都不是在写歌,不是一字一字在磕,而是心口里积压了特别多的东西,然后嘴巴一张就飞出一把刀,就射过来了。那个东西它是压抑累积能量的结果,当时前方也没有阻挡。所谓没有阻挡是什么呢,就是这个文化这个行业最怕的莫名其妙虚拟的、功利的商业机制!

  从我们文化发展的进程来说,最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是文艺复兴的时候,比如说我们看整个欧洲的西方的文明,它都是在文艺复兴以后逐步累积的东西,如果没有文化上的大爆发,就没有商业机制。你知道所有的艺术都是钱跟着好的艺术走才对,如果艺术跟着钱走的时候,那市场上面它的路就会越来越窄。

  其实文化的本质是bring better live,就是帮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本来文化的创作价值不是在于片刻的享受(当然它可以是),但只要是片刻的它就会形成一种娱乐的状态,生活形态绝对不是仅仅只是物质而已。

  在过去一段时间国内正是在经济大起飞,因为大家都在致富,大伙都在急着要挣钱,让自己的生活基础可以改善,比如说,要房要车,要有好房要有好车,人跟人在这个时间又特别有比较和竞争的心理,别人买了好房子而我们还没有,心里就比较急,其实这时它已经形成了一种物质价值,物质金钱变成唯一的衡量人的社会地位和快乐与不快乐之间的标准。

  这个其实可能是一种有问题的价值观,从我自己来看,有钱绝对不表示你就会快乐,而且保证你不快乐的事更多一些,你会想得更复杂。那生活呢,是从自己的一种态度里面来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过什么样的日子,它其实是一种信仰。

  就像我听摇滚乐,我这辈子就听摇滚乐,我在北京做摇滚乐的时候是我人生最快乐的一段时间,从这里得到的快乐别人是不能想象的,而那时是我这辈子挣钱挣最少的时候。所以我觉得,快乐和有钱并不是绝对相关的,90年代是我们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理想主义的十年,太有机会先创造文艺复兴了,当时大家在寻找这样一个文化爆发的状态,在寻找逐步地建构用商业机制来服务文化所产生出来的价值,可能如果那样反而挣的钱会更多,我看会比现在大伙儿一刀一刀磕可能挣的钱还要多一些,但是这个事情最终是没有发生的,比较遗憾。

  如果比较的话,当年黑豹的音乐就是在一个比较普及性的基础上出发,它比较跟生活的关系更亲切一些。那唐朝的音乐所有的人都认为应该不会卖啊不会怎么样,可是我还是觉得必须得做,主要的原因是当时整个华人的音乐环境,我们当时看见的就是抒情跟偶像。像我们这种听音乐听得很多的人都知道,抒情跟偶像只是那么其中一点很小的范围,其实在整个的流行音乐里面是有着很庞大的世界,而华语音乐世界里却只有抒情跟偶像,我对这个状况是有意见的,我觉得文化如果只存在于一种基本的价值观,以后我们绝对不能抵挡全球的竞争。

  当时我看见内地在开放,全球的文化都在进来,我在想十年以后才是决战关键,面对全球竞争不是你自己跟自己打,是要去竞争!除了本地的市场要建构好以外,更重要的是你要有多元的形式诞生!

  所以我们看见唐朝的时候,我就觉得在主流音乐最边缘的地方竖立起了一个灯塔,它一旦成功就会解放音乐上的所有创意和想象,才会让音乐自由,所以,你做下去就会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唐朝、小窦、张楚、何勇都有这种特性,他们都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们音乐里的创作真的是在关切着社会人性和自己敏感的创作天性。

  先前跟大家讲的,94年当时做完这些事以后,滚石一直都没有办法通过或者容许我有一个更长的时间计划,因为我必须要建构一个比较长期的计划,才能够逐步地发展。

  虽然我当时我在做魔岩的时候,看起来结果还不错,一方面是当时我们公司的状态不允许,另外一个部分是我自己的状态——因为我们当时是满腔热血在做,而这个行业的很多财务管理部分并不是我们的专业,而且我们都作的音乐比较边缘、另类,甚至前卫,所以在工作上环境里面愿意认同这种音乐的人其实并不多,到了后期才有比较多的人愿意出来帮忙,可在当时并不多。所以我们在当时就比较难把一个长期计划做出来甚至落实,非常难。

  然后到了1994年12月17号,在香港红勘体育馆办了“中国摇滚乐势力”演唱会,当时我们就觉得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正打算我们再往下怎么发展的时候,滚石就有了一个政策——就是希望我们回台湾去,做台湾的魔岩唱片。当时叫我们回去当然有它的道理,公司财务方面的道理,所以我们回到台湾。可是当时我回去以后,就立誓:回去三年以后积累足够的资金,然后再来北京!

  可是阴错阳差,有非常多的问题发生,就一直没有回来。到了2001年年底的时候,发现那个梦想大概永远也来不了了,我就决定离开滚石,才开始一个新的计划。

  这就是我自己的状况,因为我的状况可能会带给他们的影响。

  其实当时我离开的时候,是把中国火的品牌交给另外一个滚石的同事,当然这中间就存在许多对世界对人的观点的差异,所以就没有办法延续下去。

  所以对我来讲,我是怎么样都还是亏欠他们一个正式的道歉,从朋友来说。也可能中间有非常多的东西是很难说得清楚。

  我后来写了那一封信给何勇他们,就是说有可能再过十年二十年有些话我才说得清楚,才整理得明白,甚至有些事我才能说得透吧。

  (附)12月17日,在北京九霄俱乐部举办纪念红磡十年演唱会前夕,张培仁给相关组织者发来一封信……

   谢谢你们的来电,接到电话之后,如同我过去的这十年间一样,只要想到我们以前的一些事,就彻夜难眠。

  我和贾敏恕,确实有一个巨大的梦想,在当年那个仍然封闭保守的环境里,我们选择了低调的工作方式,希望自己勤谨地耕耘,能够看到鲜花盛开,野火燎原。我们相信,要先有文艺的复兴,才能有产业的繁荣。

  我们确实有长期的计划,以及辉煌的理想,但是我们的母公司当时的财力不允许,我们自己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持续下去。所以奉命调回台湾,经营台湾的唱片事业。这中间许多难言的痛苦,深切的挣扎与反省,都在这十年间,让我们彻夜难眠。

  十年前红磡的那个晚上,我们确实在一起做了一件事,是内地、香港和台湾的年轻人首次在一起完成一个共同的梦想,也是第一次,让文化带来的震动,超过了娱乐的感官刺激。无论后来的发展如何,我都认为当时在舞台上的乐手,站在一个历史的起点上。我仍然对他们的倾力演出,以及当时两岸三地的年轻中国人共同完成的专业表现,充满敬意。

  这十年间,我和我的同事各自经历许多的考验,我们都在过程中付出巨大的、成长的代价。对所有的老友,充满怀念,但是无以为报,甚至不敢相见,惟恐泪水夺眶而出。在十年后的今天回顾,我只想说,红磡的演出,也许是一个历史的起点,但是现在,却绝对不是历史的终点。

  有许多事,可能要再过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整理清楚,才能证明,我们都还没有走到终点。

  刘 洋:您怎么看待现在的“魔岩三杰”呢?

  张培仁:我觉得到目前为止,像你前面讲的,他们没有好车没有好房,可是以我从旁观来看,虽然我这样讲不够真实,因为我一段时间没有跟他们正式接触,可是我还是相信他们有创作的好灵魂。张楚回了西安,大伙也找不到他,可能这里边还有非常多的颓丧、放弃,可是我相信他内在的工作能量是没有消失甚至还有积累的。我知道国内有一些品牌正在跟他接触,那我觉得不管任何人有机会跟他工作的话,都要想办法keep他最好的那个东西,不要把市场当作是固定的什么的状态,要让它的最好的发挥来影响人,而不要让市场来影响他。

  刘 洋:您觉得这些公司跟他接触的目的是商业的需要还是为了弘扬音乐的需求?

  张培仁:在文化这上头,商业跟艺术创作之间永远存在一种拔河。其实我们真正期待的是市场本身的品味提高,生活好了,喜欢的东西就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可是在市场存在刚开始的时候,这样的人还是金字塔的顶端,少部分的,所以它并不代表整体市场的状态。

  在这个时候,艺术家和歌手之间要有一点自觉——就是说不会每一次或者每一个状态都能够去让市场完全接受。如果你原来就不是一个想取悦市场的人,那你要保有就是你自己的创作和观察。也许你愿意接受一点调整,可你没办法接受整体的变革和自我的改变,这个时候就要去接受市场现实和自我坚持中的一种拔河结果。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去了这个公司薪水特别高,但老板特讨厌,没事乱要求,然后待人也不厚道,可是他有钱,可能有人就会选择:“我就干吧,就是拿多些钱过日子呗,过好一点”。也有些人就会说:我不能干这事,必须得走。

  这和我刚才说的其实是一样的意思。

  刘 洋:您怎么认为窦唯呢?

  张培仁:窦唯现在的路子越走越远,甚至有的时候连我都接受不了,因为我不知道他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也许他表达的是他自己的状态。

  刘 洋:那你认为他就不考虑市场的需求?

  张培仁:小窦做音乐跟心理状态有关。小窦是一个天才型的音乐人,他音乐创作的思路是源源不绝而且是不会断的,他会一直做下去,他有强大的创作能力跟欲望,所以他选择的方式就是:我自己做我喜欢的东西。我觉得其他人去评价他的东西真的有点多余,说理解不理解,他根本不期待你理解他,他也不期待你去买他的CD。他就做了,他就用比较低的成本做他自己喜欢的东西,他高兴。我觉得等到机缘合适或者伙伴合适的时候,窦唯可能会有全球震惊的作品。小窦会做得出来这个东西,因为他的才华一直都在,他也一直在实验,可是他现在还没有一个机缘把他所有的资源、能量、经验和人才都组合在一起去做这样一个东西。

[1] [2] [3下一页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商城
影视|漫长的婚约DVD
影视|3Q童趣英语
音乐|《家有琴童》
音乐|Rain新专辑送MV
书籍|宝宝的六一礼物
书籍|韦尔奇《赢》
-- 给编辑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