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总是与时代脉搏紧紧相连,在沉闷的年代,摇滚有如惊雷,给平庸的人们一记耳光,然而在歌舞升平的年代,人心向归,激烈的呐喊已过时,这个世界太喧嚣,每天车流的轰鸣在你身上碾过,偶尔听到一首好歌,就像一个猛扎进入游泳池,那种沉寂的幸福淹没了你。
最近比较耐听是一张陈琳的新碟《13131》,陈琳是一位我比较喜欢的歌手,缘于上世纪90年代的那一首《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那时就惊叹女子的“态度鲜明”,而作为中国最早期的流行歌手,陈琳一路时尚,竟也一路流行,从《爱就爱了》到了今天,陈琳在很好的底子上坚持着情感的始终如一与风格的始乱终弃———千变万幻,终究是要让你的耳朵舒服了。在新专辑里,她多了一份小女子的情怀,如随口呼出的一道烟圈,袅娜惊艳,也许对于女人来讲,有时候反抗不如顺从?反正情感的多样性是存在的,不见得一味地反抗到底才分得出谁输谁赢,让对方举起白旗不一定就成全了自己,于是,连陈琳都回归了,变得如此平和,但作为一名男性听众,我毫不讳言对这种风格的喜好。“你可以不一样,看自己怎么想,爱可以更自由”,“误解就像一个第三者,不停地闯祸,也许换个角度会更加适合,再纠缠又如何”,当然,态度还是有的,“每天你都躲在厕所,手里捧着同样的小说,眼中闪着寂寞……我不想再这样生活,赶快离开枕边的刺客,踏上夜半的火车。”只是旋律还是那么的和缓、朗朗上口,让人受用多了。而为了让她的“意见”更入耳,唱片多处用了国外的模拟声效空灵再现,音乐更轻了。
在这个浮躁到刀郎那样的音乐都可以名噪一时、影视明星纷纷出碟的年代,我总觉得中国流行乐坛不该如此善罢甘休,真正的音乐人要更加细腻,制作更精良,风格更成熟,经得过挑剔的耳朵的辨别。比如该专辑的一首《雨夜》,我就认为堪与王菲与林忆莲全盛时期的作品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