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世界杯官方歌曲,即主题曲、会歌和决赛表演歌曲共三首,搜狐已经获得了无线和互联网的数字首发独家授权,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发布,但歌手魔杰有幸先听到了,即——
【1】2006年世界杯会歌《Celebrate The Day(庆祝这一天)》、
【2】2006年世界杯主题曲《The Time Of Our Lives(生命之巅)》
【3】2006年世界杯决赛表演歌曲《Hip’s Don’t Lie(不会说谎)》。
魔杰在听后认为这三首歌曲的风格完全颠覆了中国乐坛、中国乐人、中国歌手、中国乐迷认为的所谓“流行”的概念。歌手魔杰说这几首歌曲因为尚未上市所以还没引起争论,但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它们会让所有国人大跌眼镜——三首歌曲没有一首是中国乐坛目前流行的风格,不是“说唱”、不是“RB”、不是“黑炮”,以下是歌手魔杰对三首歌的分析——
歌【1】总体感觉是南美桑巴变种,有上届《生命之杯》的影子,但没有瑞奇马丁的激情;而且曲式稍显复杂,变调进行了三次,不利于缺乏音乐素养的人学唱。仔细听后,感觉在配器的背景节奏上也有非洲鼓点的风格和西班牙以及欧洲旋律的影子,没有仔细确定究竟它包容了多少类型,部分乐段、乐句的音乐动机和节奏型分属不同风格。
歌【1】前奏音乐深远,有荡气回肠的感觉,男声进入后也可令人产生极大的期待与联想,有等待爆发的感觉,紧随而来的“哦喂哦喂”气势刚刚起来歌曲随之变调了,有意犹未尽之感,当你开始适应变调后的节奏旋律时,歌曲又变调了,你顶多学会“哦喂哦喂”几句,而且我保证你唱的走调,不管你有没有音乐素养(除非你有很高的音乐素养)。整个歌曲初听起来感到世界杯的力度和万众呐喊的火爆程度不够,音乐总体虽然不错,制作当然也没什么问题,但略显气氛的“温”与情绪没有完全释放。
歌【2】是男声用美声唱法演唱加女声流行唱法演唱的美式“大回环”流行歌,用“复调方式”写作的旋律,外行听着稍显乱,因为是两个叠加起来的旋律,内行听着还是很美的,说白了像:卡雷拉斯+惠特尼休斯顿;本歌不适合一般大众演唱,因为男生的美声唱法就不是一般人唱的了的,女声部分类似惠特尼休斯顿的演唱大拐弯连专业的中国歌手也没谁敢演绎,别说普通人了。
歌【2】的气氛是足够,绝对烘托了热闹、气势,但如果你考虑“想唱就唱”似的张嘴就跟着哼哼,恐怕有很大难度,一般音乐人听四五遍,也不能跟着男声或女声任何一个主旋律唱下来,一般大众听十遍八遍估计也唱不下来,因为这歌实在不像《两只蝴蝶》《老鼠大米》那样,旋律万人可唱。
歌【3】是男女声混合演唱的美国化的南美小调。从听觉感受来讲,比前两首更像一支正宗的流行歌曲,因为旋律好听,而且简单,说唱式开头和间奏,南美式的配器与歌【1】的配器类型相同,歌【3】是男声与女声混唱,但女声为主,该歌曲是三首中最具有流行潜质的,估计这首进入中国后肯定被人重新缩混为迪曲版,因为它非常好听,轻快,任何人听两遍甚至一遍就可以跟着主旋律哼唱,主要乐段相当上口。歌【3】如果配器上鼓点再重一些就更好了,但或许风格就不是“南美小打”(南美洲特有的一堆小型打击乐器)的味儿了。
歌手魔羯个人很喜欢歌【3】:“有可能正式发布后会把它设置成手机彩铃,但歌【2】和【1】当彩铃也是不错的选择。”
魔杰也有疑问,他觉得三首歌当中为什么有两首南美风格?既然选三首作为不同用处的歌曲,为什么不制作一首中东风格或者亚洲风格,哪么纯欧洲的、或朋克、金属、电子、迪曲等。
魔杰笑称:“其实用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欢乐颂》的主旋律改编一首也是不错的选择,第一体现了德国世界杯的意义;第二贝多芬属于世界,世界杯也属于全世界;第三,《欢乐颂》全球的无数人都会唱,改编一下更适合在球场上万众齐唱;第四,非常有气势,可令所有人宣泄奔放的情绪。”
另外,魔杰认为,世界杯歌曲也提示了所有中国乐人——别老拿“什么什么风格流行”来说事,“风格”不是“跟风”出来的,是创造出来的:“虽然我说了这话,但我给你保证,世界杯的歌曲一旦开始满街播放,你看着吧,无数的‘跟风音乐’全出来了,上届世界杯之后就有无数中国制造的拉丁风格音乐上市,这次也会是一样”。
歌手魔杰将不断在个人博客中撰写娱乐评论及与世界杯相关的博客文章,网友们可到魔杰博客与之探讨。地址:http://geshoumojie.blog.sohu.com/
(责任编辑:刘越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