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异乡人眼中的一座城市所包含的快乐与疾苦,有时候会比一个土生土长的人的体会来得更透彻。那是因为,他必须付出比属于这个城市的人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努力,才能够换得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在这个过程里面,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挣扎与对抗,有许多对前途漫无边际的幻想,也有许多找不到人分享的收获与幸福……在王凡瑞的歌声之中,我们能够找到这些东西——一个异乡人挥洒在一座城市的青春时光,黯淡,迷茫,激烈,浓艳,点点滴滴,甜的苦的酸的辣的经历,由此而凝聚下来的思考。 他的首张个人创作大碟《青春》,好比一卷密封的胶卷,等待着曝光,等待着冲洗。
一个后来者,是很难避免跟前人作比较的。有人说,王凡瑞是朴树与许巍的混合体,有着他们当年的才气,但我认为,他只是他自己,跟其他人并没有可比性,他只是一个用自己的努力与信仰逐渐接近一座城市的歌者。
与许多一夜成名的歌手不同的是,王凡瑞在出专辑之前,经历过很多时间的沉寂与不少的磨练。曾经跟一些热爱摇滚的哥们一起组乐队,到最后却各奔东西。然后孤身一人,从西安跑到北京发展,开始漂泊不定的生活,有过长期在酒吧里驻场演出的生涯,这些过往的生活痕迹,都能够在这张专辑中得到印证,他用不那么尖锐也不那么愤怒的声音,时而安静时而有力地述说着这段红色的光影。
以一段无法分辨来源的细碎音效作为衬底,开始了对《这个城市》的叙说。幻想。孤独。忧伤。纯洁。美丽。宽容。这是"我"眼中的城市,它曾经给"我"带来了温暖和愤怒,然后,"我"怀着一些记忆一些孤寂的心情,在这个开始变得苍老与畏惧的城市中游荡。这是专辑的开端,也是专辑整体的基调。不说乡愁,也不说挫败,只是冷眼旁观一个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地方的丑陋与美好,然后,用冷静而沉稳的笔调,一一记录下来。这样的角度,是王凡瑞的创作中,最能体现他个人特色之处。
其后的《幸福》与《青春》沿袭了这样的基调,呈现出一种柔和的暖色调,也许是红色,但却不是浓烈的红。而到了中段的《傻东西》、《时间一枪打在我身上》、《战争》等,情绪才开始变得强烈,前者表面是一种自我戏谑,实则却是对世态的一种讥讽,"在这个肮脏的世界我却不空虚/我宁愿彻彻底底变成一个傻东西/看着你们虚构的表情我只能提醒我自己/我会在没人看见的时候悄悄死去。"而在《青春》里面"刀一样的时光",顷刻就变成了"枪",这是王凡瑞对时光的感念与定义,并非独一无二的比喻,但足够直白明了地阐明心声,这是这张专辑最为深刻的地方,无论你是年少还是已经苍老,都会对这一段时光,有过似曾相识的体会。
《战争》是专辑之中颇有趣味的作品,画面感十足。前奏的枪声与中段的广告词采样,再加上电子编曲合成,给这首歌带出了一定的新鲜意味,王凡瑞的演绎颇为自如放松,很贴近歌词的意境。《爱》、《海》则是两首抒情小品,讲述每一个人的青春里面,不可或缺的爱情,以清新的木吉他伴奏,筑垒起爱的场景。
专辑的最后,是一首长度只有短短1分多钟的《祷告良辰歌》,王凡瑞用很内敛的声音来演绎,像一个信徒坐在烛光摇曳的教堂里,双手合十,闭目对上帝祷告的场景。这是一个颇为温暖的结尾。记得在早前的一张单曲宣传碟上,王凡瑞撰写的文案里面,有这样的句子:"总的来说,我是一个靠上帝给予灵感写作的人。",这个专辑结尾恰恰呼应了他的这句话,他似在感恩,又似在点出一个音乐信徒的信仰所在。其实给予他写作灵感的"上帝",也许正是他自己。
音乐停止,而青春依然继续。用自己的目光和内心来体会一座城市,又用一卷胶卷来记录收藏,定格它不同的表情。这就是王凡瑞的《青春》。 (责任编辑: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