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晚,“神话”韩国首尔一场小型演唱会,也是他们第8张专辑的首发,李孝利等一批韩国大腕捧场,自1998年3月14日成立,他们已经成为韩国最长寿的组合。88体育馆当晚3000席位,座无虚席。“不过,现在韩国最红的组合是SG
WANNA
BE”,韩国流行舞曲教父级制作人李尚仁说:“他们正代表接近欧美的风格和水平,成为韩国流行乐的主流,现在只有韩国二线的艺人才会考虑以韩国舞曲的方式演唱。 ”HOT、东方神起、神话,或者曾经的天皇巨星,都将成为一个即将过去时代的符号,现在韩国流行乐面对的是:非法下载、依赖包装、演出萧条、传统拖累、投资倾向电影,等等。“韩国特色将蜕变为记忆”马雪说。本报记者近日随王恩琦前往韩国拍摄MV《辛瑞德拉魔法》,其间遍访韩国艺人和制作人,全面解析韩国流行音乐的现状。
本报记者亲赴韩国探秘流行音乐兴衰第一节
受访对象 李珉宇/神话组合主唱 ELLA/原THE’S主唱 简美妍/BABY BOX主唱STAR/RAIN师妹
杨馨心/RAIN、张东健、李孝利等人御用造型师 安在旭 河莉秀(blog) 张佑赫/原HOT主唱 权相俊
李尚仁/韩国舞曲“教父”级制作人(曾制作过神话、东方神起、李珉宇、张娜拉等很多韩国大牌的专辑 卢铃周/SG WANNA BE、东方神起、张娜拉、宝儿等人的声乐老师
马雪/KBS国际部对外节目《韩流冲击波》和《明星有约》主持人,从事中韩音乐交流工作 申先生/韩国《世界日报》资深记者
HOT、东方神起、神话等人将成为一个时代被人们铭记,当然由RAIN创造的神话,则将成为一个不可超越的高峰,大部分歌手将变得无所适从,而曾经令世界瞩目的“韩流音乐”也将不易察觉地被欧美音乐所吞噬,面对着他们的将是一个更为成熟、但更为艰辛的音乐历程。
韩流现状:告别出产天皇巨星的时代
“现在韩国的流行乐坛,已经告别了那些批量生产天皇巨星的时代了。”卢铃周说。
上世纪90年代初,是韩国流行音乐走向辉煌的开始,当时诸如徐太志、HOT、申升勋(国人最为熟悉的作品是《I
BELIEVE》)等一批被韩国民众视为天皇巨星的人,将标有“韩国制造”的流行乐带到了一个举国疯狂的程度。
“他们的地位好似我们今天看到的谭咏麟等人。”马雪打出一个比方。
始于当时的GOLD
DISC颁奖,成为衡量韩国歌手质量的标准。对这个标准,李尚仁说:“在韩国成功的秘诀不在于某一首歌曲、某一段时间来判断这个人,而是在于多少年之后,这个人还一直活跃在歌坛上。”所以争取每年的白金销量,几乎是每个歌手努力的方向。马雪则对流行乐坛的现状说:“但现在能够获得这个奖的人不多了,连能够参加评选的人都少了。”
2000年,“PD”事件在韩国爆发(事件影响巨大,至今连韩国媒体都避免谈及),改变了整个韩国音乐的走向。当时几个垄断韩国音乐市场的公司,因为行贿电视台和控制排行榜被政府全面调查,结果不少制作人和公司老板出逃,令韩国音乐在一个时期内一蹶不振。
马雪说:“以前排行榜名为TOP
TEN,以歌曲受欢迎程度按顺序排,现在就尽量不排;以前很多歌手都会以排第一为奋斗目标,但现在知道自己进去了,就可以了。”
韩国流行音乐如今面临的困境,从以下三人的说法中可见端倪
1、 非法下载,依赖包装
对韩国流行音乐的迅速衰退,李尚仁分析说:“韩国唱片走下坡路有很多原因,我们的唱片市场已经从原始的唱片市场变成了线上的网络的市场,中国同样存在非法下载的事情,虽然增强了韩国音乐在海外的知名度,但导致了人们不去买唱片的习惯。对于我们做音乐的人,利益也不能够得到保障;以前音乐市场太过于火爆,形成了很多泡沫,通过音乐成名的人很多。那种现象让大家有点得意忘形,很多人都不努力做音乐,而是依赖于公司的包装宣传,作曲家不愿意为了音乐本身去花太多的心思,这是我认为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2、 投资电影,传统拖累
卢铃周则有不同看法,他认为电影发展过快,导致投资全部偏向,“现在是电影的上升时期,电影投资的赚钱速度比音乐要快,所以资金都流向电影制作业了。”另外他认为韩国的国民接受程度也是一个原因:“韩国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国家,民众对音乐的接受程度都不一样,次序也都不一样,他们最能接受的是民谣等一些主流音乐,流行音乐以及摇滚都属于后面的,其实越先进的国家越会重视后面的。”
3、 演出萧条
韩国音乐衰退还明显表现在演出上,以往艺人演出频密,几乎每天都有,但现在一个月都难有一次,马雪说:“KBS有档《演出家播报》的节目,常因没演出,而在节目中播出明星教化妆等内容。国家电视台KBS尚且如此,SBS、MBC就不用说了。”
在曾被全球音乐圈惊呼为“韩流”的韩国流行乐萎缩后,这个国家的音乐市场呈现了以下一些新变化:
歌手开始主宰音乐市场
随着流行音乐的逐渐降温,韩国流行乐的制作、市场、艺人与公司关系的格局也发生了改变。
在“PD”事件前,韩国音乐市场在一定时期甚至只被SM(现有艺人东方神起、宝儿、安七炫等)一家掌握,他们控制电视台的节目、排行榜,完全控制艺人,所以才发生了至今都被韩国乐坛津津乐道的神话组合逃出SM的事件。
现在韩国娱乐公司至少超过百家,大的公司有SM、GM(现有艺人SG WANNA
BE、金宗国、SEEYA等人)、JYP(RAIN的经纪公司),还有小公司合并上市的,诸如张佑赫的SPONGE、TAKE所在的SEDNOA、神话的GOOD等。
在以前的韩国音乐公司,经常发生体罚艺人的现象,神话出逃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SM的体罚过度,对此,马雪说:“不过现在的艺人地位提高很多,艺人逐渐成为公司的股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安七炫成为SM的股东,宝儿前两天也成为股东,神话6名成员都是GOOD的理事,他们相比以前都有了主动权。”
5月27日,众多韩国歌手还在一场名为“AI CONCERT”的演唱会上,联合向韩国移动通讯示威,他们认为SP(彩铃下载等)分成太少,所以要求韩国移动通讯改变分成,否则就将撤下所有的音源。
“我觉得掌握市场的应该是音乐制作人,而不是歌手。”卢铃周则表达了不同意见:“一般对歌手投入很多,如声乐指导,作曲编曲都要专业音乐人去制作,单凭歌手是很难去操作的,这样只能让培养出来的新人不适合市场。”
现在韩国娱乐公司都在不断推出新人,SM每周都选秀,但新人辈出的市场却不再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巨星。
马雪说:“韩国的艺人一般都是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培养,李珉宇1979年出生,已经出道8年,BABY
BOX的简美妍1982年出生,出道近10年了,要最后成为真正的艺人要培养很多年,所以韩国的艺人一出道就能站住脚跟,因为素质比较全面,所以能影响周边国家的市场,但现在的新人大多都是昙花一现,其在舞台上的水准,已经连一般的韩国民众都不能吸引了。”
组合仍然是韩国乐坛主流
虽然韩国流行音乐的格局已经变化,但以组合为模式的音乐阵容却保持了下来。
之前度过组合成立8周年的神话则在两年潜伏后,推出了出道以来的第8张专辑,对组合长寿的原因,神话成员李珉宇说:“就是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有实力,每个人单独站在舞台上都不胆怯,都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拍了电影,我拍了电视剧,所以才可以发展下去。”
最近开始单飞的BABY BOX主唱,离队的主要原因就因为个人实力过强,她对单飞的原因解释说:“想得到更大的上升空间。”
“韩国的组合还是受日本影响较多,培养他们主要目的是增强竞争和素质。”卢铃周对组合现象大规模存在的原因说:“一个组合中,都有唱得好的和长得好的,这样他们就可以互补,歌迷可以喜欢不同的人,这样他们就可以红得久一点,因此组合要比个人直接出来发展稳妥很多,也比较容易红起来。”
相对舞曲组合,韩国音乐人普遍认为掌握器乐的乐队更能发展,卢铃周说:“单纯的舞曲组合,已经不太受欢迎了,乐队现在是韩国市场的主流。”李尚仁则说:“掌握一定的乐器,也是组合能够超出常人的一种方式。”
抒情音乐成为流行主流
“我们的民族是受过侵略和歧视的,整个人种都带有悲伤的情绪,所以切合黑人音乐,但我们的音乐最早是受到日本影响,”卢铃周说:“在我看来,发音和吐字最好的应该是中国和欧美地区,韩日的发音比较少,不是很丰富。”
李尚仁也说:“以前的音乐基调特别惨,是很伤感的基调,现在则稍微明快了一点儿,舞曲旋律也偏于简单,而抒情歌曲则完全与黑人音乐为代表的欧美音乐接轨。”
SG WANNA
BE的抒情风格就完全代表了欧美的风格,在他们上个月第3张专辑《MASTERPIECG》推出后,就受到韩国民众的疯狂抢购,原THE’S主唱的ELLA说:“他们现在已经成为韩国歌手的一个方向。”
“国际市场的RAIN创造了高度,但国内市场只有SG WANNA BE。”韩国《世界日报》的资深记者申先生说。
韩国能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跟的,还有在日本受到关注的宝儿,卢铃周说:“宝儿能在日本得到发展,主要是日本没有这样的歌手,特别能把舞曲演绎到极致,但现在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李尚仁则说:“韩国流行趋势是舞曲正在逐渐变少,和1990年代不同,那时韩国舞曲是比较热门的,现在市场的需求是抒情和慢版的歌曲比较占上风。现在女歌手基本上只有宝儿、李孝利还在带舞曲出来。”
马雪说:“虽然SG WANNA BE很火,但和以前韩国艺人火的程度,是无法相比的。”
本报记者亲赴韩国探秘流行音乐兴衰第二节
韩流出路:把心思放在中国人身上
中国流行音乐仍处过渡期
韩国音乐再创辉煌的通道要走中国市场,这是几乎所有韩国歌手、音乐人在内的普遍认知,但就中国音乐本身,发出的声音却并不相同。
李尚仁说:“之前有一些中国的歌手找我约歌,我也有意识地去接触一些中国的流行音乐,我最喜欢周杰伦的音乐,我感觉这两年中国音乐的变化特别大,几年前还停留在很简单的水平,但现在有一些歌曲让我听起来都会竖起大拇指。周杰伦的歌已经接近国际路线,中国的大众也能喜欢,我感觉很意外。另外中国流行音乐的特点,并不是完全去模仿欧美的音乐,而是加入了很多自己民族的元素,包括戏剧,这是很难得的。”
他同时也对中国流行音乐的不足之处说:“我觉得中国音乐的两极分化是非常严重的。有一些歌曲让我听起来都会竖起大拇指。但是也有一些听起来好像1980年代的,制作费很少,配器编曲好像未完成,这样的唱片就发了。所以我认为中国流行音乐目前仍旧处于一个过渡期。同时我还了解到,中国的创作人在创作音乐的时候可能面临一些限制。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去发挥自己对音乐的一些理解。可能有一些政府需要或者市场需求的音乐创作。比如说晚会歌曲。怎么有那么多晚会可以做呢?”
卢铃周则认为:“新出的歌手想要成功的话,不断的进步这个过程很重要。不在乎一个人刚刚出来,就有特别好的机会,被大家认可就特别火了,我觉得这个并不重要。如果不能坚持,也就是瞬息间的泡沫,很快就会被大家所遗忘。一开始的泡沫越高,摔得越疼。所谓媒体的吹捧、公司的包装,和音乐本身比起来都不重要,我觉得无论中国还是韩国的歌手,都需要时间的锻造。”
在韩国流行音乐衰退中,出现了比任何一个韩国歌手都要国际化的RAIN,虽然RAIN取得了令韩国足以自豪的成绩,但大部分韩国音乐人认为那不是令人骄傲的事情,李尚仁说:“RAIN是百年一遇的歌手,也是电视和音乐完美的结合,他完全是一个特例,现在没有一家韩国公司可以培养得出,这不代表韩国的整体水平。”对此,马雪也说:“RAIN创造的成绩,的确许多中国人都做不到,中国的音乐还处在与国际音乐磨合的阶段。”
包装中国艺人然后再出口中国
对中韩音乐的交流方式,作为在韩国工作的中国人,马雪则倾向于“在韩国本土包装中国艺人,然后再输出到中国”的观点,她特别以此次王恩琦在韩国拍摄MV为例。
马雪说:“之前有很多中国内地艺人通过我来联系韩国的包装,包括李宇春(blog)在内,但只有王恩琦这一次阵容最为豪华,李尚仁编曲、录音,卢铃周指导演唱,李珉宇出任MV男一号,张佑赫教舞等,RAIN造型师为她化妆造型,一切都为她量身定做,就算是韩国歌手也未必有这样的待遇。其实之所以用如此强大的阵容,是因为韩国人想做一个实验,就是想看通过自身最优秀的制作,是否能将中国艺人包装出适合中国市场的效果。”
其实在这种观点之外,还有另外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培养中国艺人在韩国发展,比如陈升等一批以韩国舞曲为基础的艺人,这类艺人基本没有获得韩国的认可;一种则是韩国歌手到中国发展,比如张娜拉、SEVEN,还有上月在中国发碟的TAKE,其实早期的RAIN也是在中国发展的,这一类歌手走得比较远,而且在中国发展得较好,获得中国比较广泛的认可。
对这两种观点,反对者的说法比较一致,首先是语言不同,卢铃周说:“SEVEN去中国发展,唱一些完全不懂含义的歌曲,虽然观众只注重舞台上的感觉,但歌手感觉不到情绪是会影响歌曲本身的。”
马雪认同地说:“歌手必须要有自己的经历,中国艺人在韩国接受训练,用韩国的幕后制作来打造,然后回到中国市场,这本身就把两个国家特点都具备了,这也是市场发展的一个很有利的趋势。”
另外一方面,包括韩国国内市场都认为,过于复杂的编曲让歌曲本身失去原味,反而突出歌手声音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李尚仁说:“如果现在中国歌手们还非常看重韩国编曲、效果的制作,那么他们可能听到的更多的还是一些早期的韩国音乐,现在韩国大部分音乐已经有一种简单化的趋势,尽量少用复杂的配器,而是突出歌手的演唱。”
TAKE在进入中国市场前,就很认真地研究了中国的口味,除了《双子座》等歌曲外,他们还以4个人的原声,编了不少符合中国市场的歌曲。马雪说:“这是一个趋势,关键看谁先被市场接受。”
王恩琦来到韩国后,受到韩国制作公司的空前欢迎,李珉宇在和她拍完MV后,代表神话邀请王恩琦出席他们7月8日在上海举行的演唱会,安在旭则在拍戏中间,特意抽出时间与王恩琦见面,马雪对此说:“以往韩国歌手对中国歌手评价较低,比如权相俊说,他在见到李宇春前,还以为她是个工作人员,可以说王恩琦的出现改变了他们对中国歌手的偏见,所以他们才决定有这一次大手笔的试验。”
“外电”评论
在韩国首尔,一些可以影响韩国音乐走向的音乐人、歌手,正以他的国人没有见过的方式迎接着邻国的一位刚过18岁的歌手。
他们对这名叫做王恩琦的歌手的评价是:“可爱,唱歌没有破绽,未来的亚洲巨星。”但在这次豪华制作的背后,韩国音乐人其实正在进行一场影响韩国乐坛未来的试验,因为相对10年前取得的成绩,韩国的流行乐正在迅速地跌入低谷。
他们中一位顶级音乐制作人,在不久前的一次集会中说:“我们正在失去包括韩国在内的市场,尽管我们的音乐还影响着日本人和中国人。”
在这个盛产舞蹈、华丽舞台的国家,歌手曾经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但现在大部分人认为新出的歌手不再有特色,他们正在被娱乐公司以不真实的姿态包装,还有他们仍然面临着传统国民不欢迎的情况,尽管他们仍然以领先的姿态在舞台上载歌载舞。
在这之前,一位叫RAIN的歌手,为亚洲创造了极为强大的成绩单,其中包括获得《时代周刊》100杰出人物称号,但他不能挽救韩国流行乐跌入低谷的现状,被称为“韩流”的说法将成为过去的一个概念。
韩国制作人李尚仁把这一切归于歌手的素质不高、受电影的影响,以及创作能力的下降,当然这个国家的音乐正在被欧美的音乐侵蚀,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终于追上了”,但作为一个能影响亚洲音乐的国家,他们正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
在宝儿等人将韩流席卷日本后,中国的市场越加清晰化地出现在韩国音乐人眼中,尽管舞曲的潮流逐渐被抒情取代,但面对刚起步的中国音乐,韩国的制作公司还遥遥领先着,当然要吃下这块肥肉,他们还要想出很多办法,这其中除了韩国艺人直接来发展外,包装中国歌手再输出中国,也将成为下一个高峰。
《霑前顾后流行乐》,回顾粤语流行曲的衰落
香港电台电视部制作的《霑前顾后流行乐》于2006年4月底推出,从黄霑的博士论文出发,访问多位1970年代至新世纪幕前幕后的音乐人,探索香港流行乐坛数十年来的发展与兴衰。
本节目共两集,第一集阐释1970-1980年代,以至1990年代初粤语流行曲的光辉岁月。这个年代,广东歌的热潮势不可挡,力压一度兴盛的国语时代曲和欧西流行曲。
第二集剖析黄霑对乐坛的预言,其罗列的七大死因包括翻版猖獗、人口老化、卡拉OK及音乐民主化、互联网、乐坛不务正业、并指九七后香港影业下降、广东话势必边缘化等。
本报特派韩国记者 付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责任编辑:老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