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7月6日,是披头士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列侬和麦卡特尼“历史性地会晤了”。
上世纪50年代末,一种名为Skiffle的音乐潮流席卷英国。简单地说,这种音乐方式就是使用自制乐器表演,乐器有时只是日常的家庭用具。 因为“谁都可以玩”,当时几乎所有10多岁的孩子都在组建属于自己的Skiffle乐队,约翰·列侬就是其中之一。1957年的列侬只有16岁,他出生在利物浦,家庭破碎,从小被姨妈抚养。1957年3月他组建自己首个乐队“黑杰克”,成员仅两人。列侬的乐器是央求姨妈花17英镑买来的吉他,而另一位成员皮特·舒顿的乐器是搓衣板。“黑杰克”在成立一周后改名为“Quarry
Men”。“Quarry
Men”逐渐成长并开始在利物浦的一些音乐比赛上露脸,那年的7月6日,乐队被安排在沃尔顿市圣彼得教堂的夏季节上演出,这次演出,造就了列侬和麦卡特尼“历史性的会晤”。
表演前,乐队一个成员极力劝说他的朋友麦卡特尼去看演出,说那里是发掘漂亮女孩的好地方。谁知道麦卡特尼没有发掘到女孩,却找到了自己一生中最出色的音乐伴侣。那次表演上,列侬是惟一让麦卡特尼欣赏的人,同样,当麦卡特尼弹起吉他助兴时,列侬也在暗想:“这个家伙弹得几乎和我一样好。”
两个天才惺惺相惜。那年秋天,麦卡特尼正式加入“Quarry Men”。他们梦想着乐队有朝一日能闯出名堂。
与此同时,14岁的乔治·哈里森正在苦练吉他技巧,后来,他被誉为有史以来在利物浦球场演出过的最杰出的吉他手。哈里森非常崇拜列侬,想加入“Quarry
Men”。但列侬最初拒绝了他,理由是年纪太小。哈里森并不放弃,他采用死缠烂打的战术,并决定从“心软”的麦卡特尼入手。在校车上、在学校的食堂,在任何麦卡特尼可能出现的地方,总能看到哈里森追随的脚步。逐渐地,麦卡特尼不再排斥哈里森,于是校园里经常能看到他们“形影不离”。尽管关系亲密了,但对于加入乐队的事情,麦卡特尼始终没有松口。
直到1958年的3月,麦卡特尼才安排哈里森和列侬正式见面。列侬承认,哈里森的吉他演奏水平是他所知道的最高的,但他最大的担心还是哈里森年龄太小。要知道长着一张娃娃脸的麦卡特尼看上去才10岁,而哈里森看上去比麦卡特尼还要小,这可能会给观众一种“娃娃乐队”的感觉,对于乐队日后的发展和跨国表演很可能不利。不过哈里森的演奏水平让列侬无法拒绝,于是3个出色的吉他手首次在一起合奏,3人心里都隐隐觉得,这样的组合将会迎来“伟大”的一天。
1960年8月,“Quarry
Men”正式改名为“披头士”。3个成员一致决定,乐队更名以后,必须创作属于自己的歌,而不是翻唱或者重新演绎明星的老歌。但是进入单曲创作使他们遇到了一个大问题——乐队没有鼓手。哈里森说他认识一个从俱乐部出来的家伙,会打鼓,名叫彼得·贝斯特,在没有太多选择余地的情况下,贝斯特作为鼓手加入了乐队。
从1961年开始,披头士经常在汉堡演出,他们辗转在一些俱乐部里表演,但并不是很顺利。
(责任编辑:天蓝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