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音乐诗人”童安格(童安格新闻,童安格音乐,童安格说吧)与八名京华时报读者在中关村汉莱国际美食百汇进行了“密谈”。在近两个小时的亲密接触中,童安格认真聆听着歌迷对他几年等一回的演唱会和专辑的抱怨,耐心解释自己不为开唱而开演唱会、不为出专辑而做专辑的音乐原则,劝歌迷理解他并耐心等待。自己会以最好的状态做出最好的专辑。对于12月1日至2日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举办的“把歌留住———童安格06北展演唱会”的详细情况,童安格依然以“什么都还在讨论中”“不想讲不确定的东西”为由搪塞过去。 自认不是一个好父亲的童安格希望女儿不要选自己这样的人,长得怎样无所谓,要肯多读书、有智慧,最重要的是要实在。
教育歌迷保护版权
自2003年推出距离上张专辑七年的《青春手卷》后,童安格又没动静了。自打见面起,歌迷们就没停了就这个问题声讨他,童安格有点难为情地说:“其实我的资料库里已经有足够的歌曲出专辑了,但那些都是小样,与出品的东西非常不同,还有配器的问题需要考量。总之,要等一切条件都到最好的状态时,水到渠成,专辑自然就会与大家见面。我是个既不愿埋没自己的想法,又不愿时机不成熟就做事的人。”顿了顿,童安格收不住了,滔滔不绝地讲起来,“音乐是一辈子的朋友,我永远不会出卖它。我写歌不会为写歌而写歌,写歌不是捏造感觉,它是我成长中流动的礼物。每个人的喜好都不一样,R&B也有被追寻、保留的意义。我不会因为要改变而改变,我只做自己更有把握的事情。”
童安格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做专辑真的是件很难的事情,有次我录音录了一个多月,嘴都肿了,脾气也暴了,一想到专辑发行后就会有盗版,心里就更恼了。我们那么困难地才做出一张专辑,出去转一圈拿在手里的却是翻版,我的心在滴血啊。这是创作歌手最不愿意却又经常遇到的打击。希望大家不要怨恨这环境,好好收藏好作品、好好努力,把握自己,即使你们保护不了安格的作品,环境也会因你们的努力一天天好起来。”
演唱会是与歌迷共同的任务
对于12月1
日至2日的北展演唱会的具体情况,童安格表示非常头疼,“我也是演唱会工作人员之一,我不会故意不唱你们想听的歌,真是因为时间限制不能安排得尽如各位的意。每首歌对我来说都是手心手背,曲目的安排还真的需要好好考量。我现在唯一能说的是,两场演唱会的曲目差不多,大家不必担心我的身体状况和嗓子。没有嘉宾,嘉宾就是各位。虽然不一定非得上台,但还是希望你们能跟我一起唱。每个人都有另外一个自己,歌就是另外一个我自己,是我的知心朋友。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为挣钱而写歌。”
希望女儿嫁个实在人
作为大多数女歌迷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童安格希望自己的女儿嫁个什么样的男人呢?他有点痛心地说:“我整天忙于做音乐,不是一个及格的父亲,对小孩有些要求又不好启齿。她有自己的想法,但我不会让她选我这样的男人。希望她能找个实实在在的人,肯多读书、有智慧,了解活在世上的意义。不要好逸恶劳、急功近利,要随性。最重要是实在。长什么样无所谓,她喜欢就好。”对于女儿是音乐天分高还是绘画天分高,童安格表示现在还看不出来,因为他从来没有刻意要求女儿做什么。
■安格语录
☆音乐是我的日记、记载,是我生活的脚步和礼物,不会为改变而改变。
☆民谣属于中国自己的民族文化,我想像王洛宾那样,写一些世代流传的歌,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不要怨恨这环境,好好努力,把握好自己,不要跟一两个不好的人生气。
☆我很老旧,在某方面,不喜欢跟在别人后面解释什么。
☆沉默是我唯一可以做的事。
☆(被歌迷追问何时出新专辑)我只能无语问苍天了,没有特别让大家等,要等到一切都是最好的状态时,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最好。
☆北京人豪爽,说话直白,讲不明白的时候就打一架。
■茶博士碎碎念
不浪费一点粮食
说话音量小,语速慢,说着说着有时还会跑题;喝薄荷茶,不浪费点心,画得一手好速写;面带微笑,为人谦恭,没有一点大牌的作风———这就是已届中年、有些脱发的童安格。
童安格的歌迷们大都是中年人士,在现场都比较安静,比较矜持。从一开始就上来的蛋糕一直安静地躺在桌上,主持人多次善意地提醒大家边吃边聊,还是没有一个人动手。活动结束后,大家在合影留念后欲纷纷离去。这时童安格突然起身对歌迷们说,不要浪费东西啊,大家一起把点心吃完了再走吧。这时,大家才纷纷再次坐下,开心地与偶像一起吃点心。
歌迷以歌名作网名
来参加见面会的八名歌迷都是听童安格的歌十几年的人,从他们以《听海的歌》《思念》《三生三世》等童安格的歌名做网名来看,他们确实都是“骨灰级”的歌迷。有个歌迷为了来见童安格,还佩戴了特意制作的带有童安格图像的徽章,他指着徽章给童安格讲解,“这是您,您肩膀上的手是杨朔(徽章制作者)的”。童安格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噢,我说奇怪怎么有个垫肩呢。”众人闻听哈哈大笑,拘谨的气氛一扫而空。如此小范围、近距离地跟偶像见面,对大多说歌迷来说还是第一次,他们既兴奋又紧张地用自己所能想得到的所有词汇来表达对童安格的喜爱,有的说自己对童安格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有的说自己十几年如一日地听童安格的歌,每天家里的音响都至少播放两个小时以上,十几岁的孩子受自己的影响,也变成了“童叔叔”的忠实粉丝。
歌迷集体“批斗”童安格
听完歌迷的自我介绍,童安格颇有大家风范地说,“欢迎大家来,安排不周,多多包涵”。随后他诚恳地表示,这次聚会除了聊聊天,还希望歌迷能多提点问题和建议,自己想记录点想法作为参考。实在的歌迷闻听此言,也就不再客气,先是就童安格兑现2003年首体演唱会时许下的“下场演唱会不会再让大家等十年”的诺言表示感谢,随后就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对童安格的不满:“什么时候再发新专辑?我们真的急了。”“能开个博客方便沟通吗?因为总是没有你的消息。”对歌迷这些因爱生“恨”的抱怨,童安格都报以理解的微笑。
童老师作画送歌迷
童安格的绘画功底也是不薄,作为送给歌迷的礼物。童安格通过现场猜歌名的方式选出两名歌迷,挥毫为他们画速写。有趣的是,童安格对自己的歌的熟悉程度还远不及歌迷。猜《草原》这首歌时,歌迷给出了“内蒙古、有牛、羊”这些条件后,童安格竟说出《牵挂》的答案。无奈的歌迷又加上“那一望无际的”,童老师才给出了正确答案。更气人的是,猜《一世情缘》时,忠实歌迷给出“1993年巡回演唱会的主题,四个字”这么明确的提示后,童老师还是两眼迷茫,歌迷急了,大声说道:“就是你吞自己口水的那首,原来给姜育恒(姜育恒新闻,姜育恒音乐,姜育恒说吧)唱了,后来又拿回来自己唱的那首。”童老师才茅塞顿开。选出两名歌迷后,为表公平,童老师又追加了一个名额。工作人员递上画板后,童老师从口袋里掏出三支铅笔,仔细地从中选出一根,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旋笔刀转了两下,才开始动手。当天童安格的状态不错,不但画的速度比较快,相似度也大为提高。一个歌迷拿到自己的速写后赞叹道:“像,真像,连眼镜都那么像。” (责任编辑:乐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