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流行“跨界”,在如今的华语流行乐坛其实是没有形成气候的,它不是一种争相跟风的现象,更没有呈现出一种显而易见的流行趋势。它只是不同的歌手,为了充实与丰满自己的专辑音乐风格的一种小伎俩。
“跨界”一说,无疑已经成了一种噱头,随时随地,被加插于唱片公司的唱片通稿中,招摇过市。
十年前,王菲(王菲新闻,王菲音乐,王菲说吧)的声音突然出现在英国4AD乐队极地双子星的唱片《Milkand
Kisses》、与乐队女主唱ElizabethFraser合唱了一曲《SerpentSkirt》,“跨界”这一话题,就已经在华语流行乐坛引起过关注。但这样的合作,最终并没有形成风气。十年后,周杰伦(周杰伦新闻,周杰伦音乐,周杰伦说吧)貌似心血来潮地找来了台湾民歌圣手费玉清与他合作新专辑的主打歌《千里之外》、潘美辰在翻唱自电影《第五元素》原声曲目的新歌《魔鬼天使》中秀了一段花腔女高音……由此,引发又一轮关于“跨界”的讨论,无非是,流行歌手们哪些作品属于“跨界”演绎,其中成败如何云云。
“跨界”在西方音乐传统中,特指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相互借鉴和相互包容,譬如在格莱美颁奖中,就设置了一个名为“最佳古典跨界专辑”的奖项。而在华语流行音乐领域中,关于“跨界”的说法,似乎相对的广义,只要在一张唱片中,出现了音乐风格的交叉,就会有人频频以“跨界”作为定义。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华语歌手,都只是在自己的专辑里,对“跨界”轻尝浅酌,很少会把此作为整张专辑的主线。张学友(张学友新闻,张学友音乐,张学友说吧)早期与香港交响乐团合作推出的《爱与交响曲》、张国荣(张国荣新闻,张国荣音乐,张国荣说吧)与黄耀明合作的《Crossover》、李克群在这个月初发行的《李克勤(李克勤新闻,李克勤音乐,李克勤说吧)演奏厅Ⅱ》等,算是其中音乐概念与执行比较完整的“跨界”。张学友与李克勤的做法比较类似,皆是以流行歌的模式,融入古典乐手组成的班底,以现场感十足、讲究一气呵成的气氛,带出跟一般录音室作品惯常运用的后期合成截然不同的编排;而张国荣与黄耀明已成“绝版”的合作,虽同属于“流行”的范畴,却是同一气质类型歌手、不同音乐风格的互为镶嵌,那种细微的“跨越”,似乎更耐人寻味。
整体来说,所谓的流行“跨界”,在如今的华语流行乐坛其实是没有形成气候的,它不是一种争相跟风的现象,更没有呈现出一种显而易见的流行趋势。它只是不同的歌手,为了充实与丰满自己的专辑音乐风格的一种小伎俩。但到底又有多少人,在乎“跨界”的真正含义?”跨界”一说,无疑已经成了一种噱头,随时随地,被加插于唱片公司的唱片通稿中,招摇过市。
于是,又有人说,周杰伦邀请费玉清加盟演绎新歌,是对“跨界”的一种抹黑,这似乎有点言过其实了。他不过是明目张胆地玩了一把小聪明而已,还抵不上“抹黑”的地步。这在他的专辑中,也不过是一次不痛不痒的尝试,对这张专辑本身、对如今的流行乐坛,并未造成什么深远的影响。
说到底,“跨界”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我颠覆,把自己从前积累下来的、根深蒂固的一大部分东西“舍弃”掉,给出足够的空间,来纳入更多新的元素,才能抵达真正意义上的“跨界”。 (责任编辑: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