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2000
寓言
重新定义王菲在主流艺术领域的表现,体现天后才华横溢的一面
她在歌坛认真打拼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可以把她从天后的宝座上拉下来。唯一可以和她相比的人,只有自己。所以一直以来她的风格都在转变,正是她一次次和自己较量的结果。 《寓言》是十年中她事业重新上路的起点,由此开始王菲不再是单纯的模仿者,她渐渐用一种成熟的演唱方式,融入歌曲当中,成为作品灵魂的一部分。
在宝记时期王菲的作品偏向保守,毕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新人,即使已经有登顶的资格,也要为市场和公司考虑。来到百代唱片之后她的空间变得更加广阔,和张亚东、AlvinL e o n g 以及林夕的合作越发显得默契。《寓言》即是这种情势下的一个产品,它重新定义王菲在主流艺术领域的表现。林夕包办专辑内所有歌词,王菲自己创作了前面五首歌曲,而且把它们用爱情寓言的方式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概念。有点后现代意识的标题可能有些晦涩,于是在唱片中专门做了解释。其实从《浮躁》开始王菲就在探索自我的表达方式,从随意到严谨,显然《寓言》从完整性和内容上更胜一筹。
专辑后半段照顾市场,放入的全部为平易近人的流行作品。寓言般的感觉依旧不时跳跃在歌曲当中。如果王菲能坚持自己的创作,用前面五首歌的形式完成,《寓言》可能会更上一层楼。
《寓言》以最极端的形式表现了王菲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游移不定的徘徊矛盾,呈现出的割裂状态倒表露出王菲在驾驭歌曲方面的过人能力。张亚东的音乐才能在唱片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电子弦乐加上林夕融会传说文学电影宗教的歌词,体现出作为天后的王菲才华横溢的一面。
黄耀明1997
人山人海
颠覆性的翻唱,强烈的末世情怀,成立香港最重要的独立厂牌
人山人海以及黄耀明,一定会成为这十年来最耀眼的标记之一。随着1997年黄耀明在香港艺术节上的“人山人海”节目中成功表演,引发之后他在红馆举行的“创作人山人海演唱会”。意犹未尽的他们,出版了名为《人山人海》的唱片。站在1997这个对于香港和港人来说至关重要的年代浪尖,黄耀明向人们发出“大时代曲现在进行式—我们都在这里”的宣告。这个醒目的侧标,成为他们之后的风向标:一是成员们都以特殊的方式聚在一起;二是他们用进行式表达着时代的气息和曾经时代的感动。
曾经有不少探究香港回归港人心态的作品,也有过无数各有千秋的翻唱。却没有一次能像《人山人海》那样承载了许多的同时,又那么出色,具备强烈的末世情怀。之前的翻唱作品,都是歌手从歌曲本身出发,用自己的理解来诠释歌曲本身的内涵。只有黄耀明能够用独到的颠覆性手段,深度挖掘作品内部的情绪,用电子的手法表现自己需要的内容。所以,《人山人海》从本质上来说,根本不是翻唱而是全新创作。然而其中的情结,却很容易就为听众所抓住。因为二十世纪并没有过去,很多经典老歌仍然立体地存在于大家的脑海当中,黄耀明恰当地击中怀旧的心灵,为下个世纪的到来铺平道路。所以在唱片的后面,他补充了一句“下世纪再Call你”。于是在十年之后,仍有《明日之歌》的经典重现,有《电幻狂想曲》的古典现代非常规交织,其实他早就在十年前埋下伏笔。一是提前证明电子音乐在潮流中的重要地位,二是不断提醒人们对经典的重温。
自此之后,人山人海成为组合,成为厂牌,成为一个很奇妙的组织。它团结在黄耀明的周围,又有各自独立的发展,为香港十年来的主流、非主流音乐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许巍1997
在别处
感动无数在摇滚音乐中迷茫绝望忧伤的心
许巍的出现惊动了整个中国摇滚圈。《在别处》一经出版当即得到听众和评论的双面支持,成为中国摇滚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的分水岭。并在今后的十年中,树立了许巍自己特有的音乐风格,感动了无数在摇滚音乐中曾经彷徨迷茫绝望忧伤的心。
1997年之前的中国摇滚音乐,尚在摸索前进的阶段。摇滚在大家的眼中也是吵闹和疯狂的代名词。许巍的出现开始改变人们这一观点。他的音乐从旋律上来讲十分动听,每一首歌都具备被传唱的能力。然而他不是像黑豹后来那样无病呻吟,灰暗的歌词和当时很多喜欢音乐、理想和现实有明显冲突的人们的状态不谋而合——其实就是生动地刻画了这批人的内心。茫然、孤独、绝望、忧伤、等待、漂泊等词语大量出现在他的作品当中。另外,他与李延亮合作的编曲大量使用吉他噪音,从形式上也对以规矩的金属形式起家的中国摇滚带来新的体验。这些迷幻的噪音和歌词一起表达出那个时代那些生活在别处的人的真实情感和情绪。
陈建年1999
海洋
大地和海洋的儿子,台湾独立音乐支柱
当陈建年接过当年的金曲奖“最佳男演唱人奖”奖杯,击败当时如日中天的王力宏时,大家忽然明白评委们的良苦用心。好的音乐不应该只停留在角头音乐有限的几张唱片当中,而是应该通过更多渠道让人们了解到。角头音乐是台湾独立音乐的支柱,而陈建年则是其中给公司打响名头又不居功的好干将。
陈建年是台东的一位原住民警察,歌手的经历并不会改变他的工作和生活。他的作品里,描写的全部是自己周围的生活,比如乡村里的情况、故乡的模样、工作的场景以及下班时所见的景象。他就是大地、海洋的儿子,用音乐诉说自己对生养自己的亲人的眷恋和爱。一把吉他几乎贯穿了整张唱片,时而加入的排笛则给画面增添不少妙笔。原住民的血成就建年的嗓音,他一开口就把海洋的芬香和泥土的气息传达到每一位听众的脑海里。虽然专辑的创作背景是台东等小地方,可是音乐产生的共鸣早就超越语言和地域的界限。
孙燕姿2000
孙燕姿
没有一个同龄女性像她那样唱歌,一反以长相定成绩的暗流
孙燕姿的红,是意料之外又是在情理之中的。她的出现,颠覆了歌坛很多不成文的规矩;她的出现,引发一轮不可预料的风暴;她的出现,让实力超越外力成为成功的起点;她的出现,让22岁的女生又有了新的定义,好像没有一个同龄女性像她那样唱歌。十年内,没有一个新生代女歌手能像她那样两岸通吃,销量如此迅猛。在偶像早就泛滥的年代,她能够凭自己的综合实力成为一个让人难以割舍的歌手,实在不容易。
《孙燕姿》用自己的名字做标题,隐藏着一种坚忍而自信的态度在其中。这张同名专辑的推出,混合着世纪末的忧伤,和千禧年的兴奋。她可以说长得并不出众,身材也不够出色,一反当时以长相定成绩的暗流。华纳很重视地派出两组双胞胎制作人包小松包小柏、李思崧李伟崧来担任她的制作人。从常规上来看,这并不是一张传统的新人处女作,起码它并不像一般唱片那样平平稳稳,四面讨巧。《天黑黑》成为孙燕姿乃至新世纪以来的一首经典,从童谣到副歌的情感过渡然后归于单纯的平淡,很好地表现出一种类似孙燕姿本身的清凉气质。这种成熟的少年情怀,对亲情和童年的回忆,超越了爱情给人的感动,已经很久没有在流行歌坛上出现过了。于是她的风格和形象,瞬间扭转很多人对流行音乐的理解。而且,不敢想象的是,唱片的销量和接受程度也是一段时间以内无人可及的。
周杰伦2001
范特西
创造天马行空的做梦空间,引领主流音乐的R&B风潮
周杰伦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就树立起十年内许多歌手望尘莫及的地位和影响力,这和他的音乐风格与形式是分不开的。从他开始,R&B和Hip Hop完全成为主流,让这种人们只能浅尝即止的音乐真正变成大众套餐。作为一名年轻歌手,他在《范特西》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和冲劲也是同龄人所不具备的。之后周杰伦即便大热,都没有跳出这张专辑的范围。可以说它是十年内主流界最令人感觉“范特西”,最具风向标的一张专辑。
在第一张唱片当中,周杰伦就以中国形式加R&B风格的方式试探市场。作为一个没有美国背景的台湾小子,能够拿捏到R&B创作的精髓所在已是不易,若能有自己的特点渗入就更加难得。《范特西》没有辜负大众和公司的期望,不但有天马行空的做梦空间,也有脚踏实地精雕细琢出来的音乐作为基础。R&B情歌和HipHop 快板成为音乐类型的主力,从情和劲两方面吸引人。《开不了口》完全地成为周氏情歌的典范,《双截棍》的口齿不清和经典的杰式武术情结也成为日后他个人的唱作标志。《爸,我回来了》的现实意味让很多有类似感受的人认同。《爱在西元前》则有浪漫的想象力。方文山和周董的搭档成为金字招牌,合二为一,在今后的市场比拼中屡战屡胜。
自此之后,R&B大潮风靡台湾业界,也迅速影响到香港和内地市场,成为十年内音乐风格变化的最终产物。连黄舒骏都在歌中感慨“全台湾都在R&B”。世界性的潮流不可避免地在中国爆发,周杰伦以其不凡的创作能力和古怪的演唱特色成为这股潮流中最为抢眼的一分子。
崔健1998
无能的力量
扛着大旗为中国摇滚拼杀
崔健是否无能了,是否能够充满力量,是否还能继续担任中国摇滚的领头军,是否可以继续把握时代的脉搏?一切问题都在《无能的力量》中得到解决。这张唱片是他从开始玩摇滚到目前为止变化最大也最彻底的一张唱片,也是现实主义色彩浓厚的一张唱片,还是开创电子和HipHop音乐风潮的一张唱片。当时它也许饱受怀疑,而时间为它作出公正的评判。
如果说以前崔健的歌词像诗,那么在《无能的力量》中歌词就不再像当年那样抒情,而是具备了更现实的力量。里面包含的感情也许用文字不大好表达,却令很多听众感同身受。放长的歌词和周围的结合愈加密切,往往达到一语中的的效果。处于世纪末和局势变动的时刻,他敏锐地抓住时代的脉搏,在描述中尝试总结。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艺术家,崔健在唱片里表现出来的现实意义,就足以令它伟大。
另一方面,作为音乐家的崔健再次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他一直都是中国摇滚的开创性人物。玩摇滚玩朋克玩爵士再到玩HipHop,他又一次提前几年走到大家前面。节奏和饶舌成为他新的兴趣所在,在其中又适当地插进爵士和中国民乐的成分,使整个作品感觉很丰满但不臃肿。他及时摆脱自己的过去,坚定地转向自己喜爱的新风格,并把自己擅长的有特色的因素放入其中。这种不断突破的精神,也正是一名摇滚战士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新时代来临之际,崔健找到自己新的立场和表达方式,也提出自己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节奏和音色已经超越抒情所能表达的效果,使老崔更为现实也更为坚韧。他既具备了石头的坚硬,也拥有蛋一样的生命力,在之后的十年当中,扛着大旗继续为中国摇滚拼杀。
刀郎2004
2002年的第一场雪
把俗转变成为大众所能接受的通俗,在日益萎缩的市场中创造奇迹
在市场日益萎缩的十年中,有一个人居然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光是正版销量就达到270万张的天文数字,盗版更是不计其数。而且这样的事情居然发生在唱片购买力并不强大、盗版情况严重的内地市场,不得不说是多年来的一大奇迹。而创造奇迹的人,名字叫刀郎,唱片的名字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
刀郎不是新疆人,却扎根在新疆,创作出感觉很纯粹的新疆式的流行歌曲。很多人听过刀郎作品之后感觉很惊讶,他的音乐从配器、演唱上都显得那么简单,甚至还有点舞厅跑场乐队的影子,却能够迅速地抓住听众的耳朵。这张专辑也不是刀郎原创,有一半歌曲来自泛黄记忆的老歌翻唱。刀郎引发的不同争议,和他的唱片一样红火。
这张专辑之所以能够达到惊人的销量,原因还是在听众的口味上。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像旋律、简单等都是大众选择的首要标准。而刀郎的作品都具有这些要点,而且在他的手中通过通俗的方式将它们再次放大。俗,并不可怕,关键是把俗能够转变成为大众所能接受的通俗。所谓的技术层面的东西都是乐评人和专家的概念,巨大的市场中的消费者只管自己的耳朵听得是否舒服。刀郎的专辑就是直奔这个主题而来,他不做作不玩花样,用最平实的手段打动了人们。
在很多人为一小部分人演唱的时候,刀郎做的刚好是为大多数人而歌。我们不能忘了,市场到底是由哪些人构成。流行音乐真的要“流行”,就得像刀郎那样让更多的人知道并喜爱。
胡德夫2005
匆匆
台湾原住民民谣之父,成为“唱自己的歌”身体力行的推广者
这一张唱片,人们已经等了三十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老朋友老战友有的去世,有的改行,只有胡德夫一个人,看着时光匆匆,用自己的歌声鼓舞和温暖着一代又一代真正爱生命、爱土地、爱家园的人们。他不是偶像,是一个传奇。
他的成功,不是由几首歌可以说明,而是用心用血用自己的行动来谱写的。他和杨弦等人唱过西洋歌曲,又在李双泽的鼓舞下开始自己的创作,并为原住民音乐打开了道路,并成为“唱自己的歌”身体力行的推广者。在三十年的时间里,他不录唱片只唱现场,用自己的行动和歌声,把原住民的生活和感动带给每一个人,又把音乐的本质还原到最初的形式当中。
他被称为“台湾原住民民谣之父”、“台湾的鲍勃·迪伦”,这些称呼放在他身上一点不为过。民歌虽然简单,却是劳苦大众底层人民表达自己情绪最好最直接的方式。从胡德夫的歌曲当中,可以听得到泥土的气息、花儿的芬芳、大海的咸味还有热血的流淌。你可以从台湾音乐旅程、音乐的角度、台湾记录歌谣旅程,从历史的角度、原住民创作旅程和从原住民的角度去欣赏他的作品,也可以从一个“人”的角度去聆听他。他身上承载了那么多东西,而我们却在十年回顾的时候才想起来,是不是太晚了一点?
幸好胡德夫给我们留下《匆匆》这张唱片,让台湾的民歌历史没有就此断线。也让很多没有机会到现场聆听老人用心唱歌的人们,有一次好好了解他的机会。
陈奕迅2001
Shall We Dance? Shall We Talk!
用自己的功力、人气和销量宣布:香港还是有很会唱歌的人
香港始终都有用歌神称呼一个时代的代表性男歌手的习惯,最早来源于许冠杰。由于阿Sam对港人、对粤语流行曲的影响巨大,获得这个称呼当之无愧。之后这个名头落在歌唱技巧和人气都为时代之首的人身上。张学友是一个,接下来便到了陈奕迅。在十年当中,陈奕迅没有辜负这个名头,他的功力他的人气他的唱片销量都向人们宣布着:香港还是有很会唱歌的人。而《Shall We Dance?Shall We Talk!》用完整的概念和不落俗套的编配,成为他在十年中最亮眼的一枚标志。
这张专辑从形式上来说就已经和当时的主流做法不一致。唱片整个像极了一部有层次的舞台剧。《Shall We Talk》当之无愧地成为当年以及后来香港流行歌曲的一首经典。林夕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出亲情的伟大,由回忆渐渐回到现实交织出的母亲的形象,很是令在快速生活节奏中忙碌麻木到失去情感维系的人感动。赤子深情超越了缠绵爱情,成为当年至尊金曲,为Eason拿到许多奖。
不能忽视的是Eason在慢歌之外瞬间回到快节奏当中的适应能力,其中幻想空间十足的《太空漫游》、《怪物》通过Big Band Sound的舞台感和电影感觉体现出制作班底的实力。经过情感和快乐的交错,听者必须认真地把唱片整个听完才体会得到它要表现的东西。概念式的做法之前已经有很久人用到,陈奕迅靠着实力和敏锐的感触力做到了。这张唱片成为十年来新一代歌手最重要的一件作品,因为它在唱功、旋律、整体、制作上无一不是走在众人的前面。
(责任编辑:Hedw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