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是一首已经传唱了几十年的湖南民歌。最近,李谷一唱的《浏阳河》加上周笔畅唱的现代R&B曲风,使这首民歌犹如长上了一对现代的“翅膀”,获得了一次传统与现代的“嫁接”,它的新名字叫《浏阳河2008》。
《浏阳河》的艺术魅力
大概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不同,对于听《浏阳河》的感受也会不一样。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的旋律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那倒不是歌手的演唱,而是琵琶演奏大师刘德海的琵琶独奏。那个年代老百姓家里是没有电视机的,人们将收音机统称为无线电,它是人们获得心灵慰藉的工具。无线电里播的八个样板戏是人们主要的精神食粮。像《浏阳河》这样短小的乐曲,只是被作为正点报时前的垫乐来处理的。而每每到了这个时候,我都会聚精会神地倾听它的旋律和刘大师的演奏。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艺术的魅力吧。《浏阳河2008》的创意
“一首歌是一条河”,在人类音乐历史长河中,《浏阳河》的魅力不减并得以传承,不仅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个性,更因为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于民歌和民间音乐的传承,生活在不同环境的人有不同的演绎方式。有最传统的、口耳相传的、原汁原味的民歌,现在被称为“原生态民歌”;也有根据某些民歌的典型特点创作出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在市场多元化背景下,当代音乐人的创作更是呈现出千姿百态、百花齐放的景象。如陶吉吉用京剧《苏三起解》的素材创作了《苏三说》,王力宏用昆曲的元素创作了《在梅边》等。这倒也启发了周笔畅,她想到了用自己老家的湖南民歌《浏阳河》作为创作基调,与自己最熟悉的也是当前流行的R&B结合。由于她的这一创意,于是就产生了这首红极一时的《浏阳河2008》。这些歌曲之所以红,是因为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传统文化是他们创作的沃土,正如周笔畅自己所说,这首歌将触动人们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地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歌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大大改变,有些民歌正濒临失传的现状,有关专业人士正在做着传统民歌的录音录像等保存工作。周笔畅们用这样的方式来传播民歌,也许是另一种有益的尝试吧。(来源:新闻午报 作者:黎延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