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音乐频道-搜狐网站

交响乐创作现状引关注 标题音乐盛行新作同质化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13日15:39 | 作者: | 我来说两句 | 来源:北京日报

   国家大剧院、北京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首届“中国交响乐发展”论坛,交响乐创作现状引关注。

  本报记者 李红艳

  昨天,东苑戏楼,由国家大剧院、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等主办,音乐周报协办,邀来卞祖善、谭利华、李心草、关峡、郭文景、陈怡、陈立等众多指挥家、作曲家和乐评人,在首届“中国交响乐发展”论坛上建言献策。交响乐团如何更加职业化?古典音乐如何普及?一系列话题激荡着大家的脑力。而,针对创作现状,更不乏坦诚之言和真知灼见。

  “命题作文”有时束缚作曲家

  众所周知,艺术创作讲究个性,然而真能做到这一点,实为不易。“现在作曲家创作自由度已经越来越大,‘命题作文’相对以前减少了,但仍然存在。面对约稿,有时候很头疼,因为对方要求就某个日子、某个主题写。”作曲家郭文景有些无奈。在他看来,“命题作文”有时是对作曲家的束缚。

  作曲家关峡也认为,这个问题阻碍了作曲家发挥想像力,释放活力。“从目前流传下来的那么多西方经典作品看,人家在委约时基本是以形式论,比如协奏曲、奏鸣曲、交响序曲等,而我们通常是指定一个题目让作曲家去写,导致‘标题音乐’比较盛行。”这种情况下,作曲家通常是被动创作,而非主动创作,难有激情和创新。

  作品不少但立得住的少

  “委约其实也是一种冒险,因为虽然作品多,但真正好作品很少。”作曲家陈怡说。关峡深为赞同:“作品出了不少,但立得住的少,新作品同质化问题严重。”

  郭文景对“中国作品创作”的反思,也许道出了很多人心声。他认为,目前人们对所谓“中国交响乐”,有着某种先入为主的既定看法和想象,同时认为国际社会所认知到的种种“中国元素”,就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如此,投射到创作上,就造成了选题和样式的跟风、趋同。“大家都在玩儿一种东西,最后肯定就没个性了。”他呼吁,“甩开民族风格的框框,因为它本来就是一种动态的东西。”

  乐团可联合进行委约作品

  在座各位,在忧患于“作品多但好作少”之现状的同时,也深知,从交响乐诞生、发展至今,流传下来的经典佳作,无不是从恒河沙数般的作品中沉淀下来的。因此,推动中国交响乐的创作,数量可能仍是目前难以跨越的前提。

  也因此,越来越多的交响乐团开始注重委约创作。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很多乐团由于在资金上捉襟见肘,委约也就力不从心。正如指挥家卞祖善所说:“要想让每一个团都有一个委约作品,这种可能性不太大。”他建议,不妨由一些大型音乐活动的组织方,比如主办“中国交响乐之春”活动的大剧院,来委约作品。陈怡则建议,几个乐团不妨联合起来进行委约,从而减轻各自的资金压力。而就整个国家而言,可借鉴国外模式,建立诸如艺术基金会之类的组织,“雇用”作曲家进行创作。

  “前面揉一揉,后面打几下”

  研讨者不满当下乐评环境

  版面越来越小,评论越来越少——面对如今乐评对中国交响乐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座多位音乐人难掩失落。

  指挥家卞祖善读了一段文字:乐曲写得很有气势,主题展示突出,黄河在苍茫大地上浩浩荡荡奔腾流动的形象,被作者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得惟妙惟肖,听后使人感觉到雄伟壮观,且激奋不已……“实际上,这个作品我在现场听了,感觉音多乐少,音响非常嘈杂。另外,同样是这篇文字,开头把这个乐团夸得这么好,然而结尾却是一二三四五六怎么不好。我们到底相信什么?”他把这种所谓的“中立”,称为“前面揉几下,后面打几下屁股”。他认为,评论家写文章,应该提倡真实性和科学性,对一个作品、一个演出,要说真话。当然,可以争论,但必须实事求是。

  乐评人陈立认为,目前无论是从中国交响乐创作,还是大众普及来看,乐评显然落后于时代。“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一些音乐评论,大多缺少深入、全面、理论与客观的解析。”比如,国家大剧院“中国交响乐之春”演出季,以如此密集的方式,展示中国交响乐的演奏和创作,是一次盛会,但相关音乐评论却明显没跟上。此外,大多数媒体,只是注重演出前的宣传介绍,对此后具有一定探讨意义的深度报道却没有重视。

  

(责任编辑:王皓月)

HIP-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