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黄耀明的御用词人,周耀辉这个名字一直在华语乐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和林夕、黄伟文并称香港三大词人,曾为诸多大牌歌手如王菲等写过词。
日前,周耀辉现身沪上出席“两代香港人,音乐与文字”的展览。在随后的专访中,他向记者讲述了他对音乐的感悟和成功的秘诀。
神思游离 精益求精 1989年凭借为达明一派所写的《爱在瘟疫蔓延时》一词,周耀辉一鸣惊人。随后和黎明、王菲等天王天后合作,周耀辉笔下的作品几乎都堪称经典。
有人说周耀辉给歌手平添的气息总是黑暗又凄凉,他笔下的情感绝望、浩渺,他所描绘的都市则是华丽与荒凉并存,这样的词句究竟是在怎样的状态下一挥而就的呢?周耀辉给出的答案出人意料,“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可以写出这样的词句。”他解释说,自己写歌词的时候喜欢一个人独处,旁边不能有别的声音干扰,“通常我会一边听音乐一边写,写着写着,就仿佛去了另一个世界,和现实生活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周耀辉的创作灵感源于生活,他在采访中不止一次地表示,“关注生活细节,多和朋友聊天或看场电影,都对写歌词很有帮助。”周耀辉的创作速度也是根据自己的状态有所不同,“快则一二个小时,慢则三四天。但唯一一个共同点是,我每写完一首歌,都会将它放置一边沉寂几天,等几天后再拿出来重新审视,看看还有没有要更改的地方。”
看来,精益求精才是周耀辉成功的秘诀。
厌恶“口水” 旋律为重
从黄耀明、谢霆锋、陈奕迅,到林忆莲、梅艳芳,周耀辉的词作品几乎将圈内大多数歌手一网打尽。风格也一度从“另类”趋向“主流”,对于这种变化,周耀辉坦言有些尝试是不太成功的,“最难的是西化的音乐,比如HipHop、R&B,这类音乐的节奏和中文的表达方式差很多,对我来说,旋律是很重要的,如果旋律不对,那歌词会差强人意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聊到旋律这个话题时,周耀辉开始变得滔滔不绝,一再深恶痛绝地表示他很反感“口水歌”,“"口水歌"的起承转合总有一个固定的方向,副歌部分永远感情浓烈、气氛高亢,这样的歌曲缺少神秘感。”为了再次证明这个观点,周耀辉将“口水歌”比喻为谈恋爱,“"口水歌"好比一场霸道的恋爱,一方总被另一方牵着鼻子走,久而久之就会觉得反感。”
善于思考 鼓励青年
有人曾这样表述“香港三大词人”,林夕多情、黄伟文摩登、周耀辉另类。写了将近20年的歌词,周耀辉早已将写词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是个心思较为敏感的人,习惯将碰到的人、事、物记录下来。”当被记者问及一直处在一个不停记录的生活状态是否觉得疲惫时,他摇了摇头,“记录其实也是思考的另一表达方式。我觉得思考是乐趣,而且是别人拿不走的乐趣,非常安全。”
此外,谈到香港“词乐坛”的未来发展,周耀辉直言最大的症结所在是信任感不够,“有些好歌词根本就没机会发表,不要那么快地就否定一些年轻人,要多给空间让他们去发展。只有对年轻人充满信心,乐坛的发展才会后浪推前浪。”本报记者霍燕妮实习 生王莎莉文
(责任编辑: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