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个下午,不管是阳光还是阴雨,不管心情放松或者忧郁,最关键的是要感觉懒洋洋,在安静的显得枯燥的房间中应该播放一些音乐,戴安娜·克瑞尔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没有听过爵士,那么克瑞尔的任何一张专辑都可以作为入门唱片。
10月12日,这位世界顶级爵士天后将来到北京北展剧场,为中国观众献上一场听觉盛宴。
爵士乐中,大多数乐迷喜欢的还是类似Cool Jazz(酷调爵士)和Bossa Nova(波萨诺瓦)这样比较“休闲”的音乐,戴安娜·克瑞尔便很有代表性。
爵士美女
在这个视觉有效率高于一切的时代,戴安娜拥有美人外形。如果同时有两张唱片供你选择,一张是戴安娜·克瑞尔,另外一张则是其貌不扬的比莉·哈乐黛(教母级爵士乐歌手),那么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除去名气和音乐品位方面的原因,视觉的诱惑绝对是有一定作用的。
话题扯得有些远,如果光凭封面,戴安娜当然得不到当前在音乐界的地位。她的声音有着冷静的温暖,疏离的亲和,恰到好处的热情,陌生人之间那种无法言喻的亲切感也许是对戴安娜歌声的最好形容——似即若离,似苦还甜。
1964年11月16日,戴安娜出生在加拿大。之所以能够在日后成为一名杰出的爵士女歌手,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她有一个极富音乐细胞的父亲。她的父亲拥有几乎所有30年代爵士钢琴家Fats Waller的老唱片,是一位通晓二三十年代几乎所有爵士钢琴演奏家的超级爵士发烧迷和钢琴演奏者。正是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戴安娜从小就对爵士乐和爵士钢琴演奏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
4岁正式开始学习弹奏钢琴,戴安娜在小学的时候爵士钢琴演奏水平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15岁,就已经开始独立地在当地一些小饭馆和酒吧演奏钢琴。在随后几年时间里,她一直在北美各地学习进修。为她带来真正巨大成功的是她在1998年Verve唱片公司发行的第五张个人专辑《When I Look in Your Eyes》。这是一张在评论界和商业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专辑,从1998年到1999年这张专辑连续52周(整整一年)驻扎在Billboard爵士专辑榜的冠军位置上。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这张爵士乐专辑的销量都非常出色,不仅在美国远远突破了白金销量,在加拿大更是突破了200万的双白金销量。《When I Look in Your Eyes》在第42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上获得了包括最重量级的年度最佳专辑奖(Album of the Year)在内三项大奖提名,这是在25年时间里首次有爵士乐唱片获得格莱美年度最佳专辑奖的提名。此后的每张专辑,戴安娜都顺风顺水,既叫好又叫座。
用音乐讲述
在戴安娜之前,同时代的爵士音乐家中,还从来没有过哪一位爵士音乐家能够像流行歌手一样在演出时受到同等热烈的欢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戴安娜所代表的风格标志着一个时代:在她之前,爵士乐总被认为是一种属于黑人的音乐——虽然不乏白人音乐大师,但是没有人像她一样将爵士乐带入主流,没有人像她一样使爵士乐变得如此的清新和温文尔雅。
和戴安娜聊天,就和听她的歌一样,随意,虽然陌生但是亲切。她会滔滔不绝地讲述她是如何喜欢小哈利·康尼克(Harry Connick, Jr),如何在上海街头购买T恤,玉石首饰和中国食物让这位女伶不亦乐乎;她会说,虽然去过北京,但是繁忙的日程安排却依旧没有抹去这座古城在她心中的神秘面纱。虽然因为爵士音乐的听众越来越“小资”,但她说:“爵士永远是属于人民大众的音乐,它没有阶级之分。(Jazz is all about people,not classes.)” 所以虽然她唱过的歌曲很多都是曾经被无数歌手翻唱的经典之作,但是由于戴安娜的存在,更多的人记住的是这位美貌、琴技和歌声一样出色的歌手,她是今天极少数既有销量又获好评的女歌手,她用她的天才与成功让爵士乐的传统得以延伸。
专访戴安娜·克瑞尔
记者:即将再次来到中国,前几次来中国演出的时候,中国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戴安娜:我第一次去中国是到北京,但因为实在匆忙,根本没有时间去参观和游览。所以北京对我来说一直是个神迷的城市——历史悠久,有着不平凡的故事。上海就不一样,我在那儿有些朋友,也去过不止一次,所以会和朋友们一起逛街吃饭。我很喜欢那里的T恤,还有玉石首饰,那里的餐厅很特别。上海是一个充满惊喜的地方。
至于歌迷,我只能用伟大来形容,他们是我见过最棒的。
记者:你认为爵士乐在世界范围内是否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
戴安娜:当然,爵士乐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艺术交流平台,对此我感到很高兴。
记者:你听说过上海的老爵士乐队吗?
戴安娜:是的,他们演奏的是那种三四十年代的老爵士,但我还没机会去看他们演出。
记者:爵士现在似乎成了某种生活状态的标志,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属于中产阶级的音乐,这和早期的爵士乐似乎不太一样,那时候爵士是很平民的。
戴安娜:我不这么认为。爵士乐应该是属于所有人的,音乐是为人服务的,这些和阶级无关。任何人都可以喜欢自己的音乐。听什么音乐并不代表你的阶级。
记者:你受谁的影响比较大呢?
戴安娜:我也说不出来。我父母很喜欢爵士乐,所以小时候家里总放着那些老唱片,所以我还真不知道受谁的影响是最大的。不过我很喜欢Oscar Peterson的《Night Train》和Nat King Cole。(戴安娜·克瑞尔曾经有一张翻唱他的专辑)
记者:作为一个演奏钢琴的歌手,演唱时演奏是否会有一些难度或优势呢?
戴安娜:我没觉得这有什么困难的,事实上这样的表演很有优势,你可以同时做两件事情,歌声和琴声是相互呼应的。
记者:你觉得自己唱歌和演奏哪个更好一些?
戴安娜:我想我干得都还不赖吧,呵呵。
记者:现在有很多演奏钢琴的歌手,Nola Jones, Jamie Cullum等,你认为这是巧合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戴安娜:不知道,不过确实有很多演奏钢琴的歌手,而且不同音乐风格都有这样的音乐家。我想钢琴是一种很适合表现各种音乐的乐器吧。说起这个,我要提一提小哈利·康尼克(Harry Connick, Jr),他是我最喜欢的钢琴演奏歌手。
记者:他不久前刚来过上海。
戴安娜·克瑞尔:是吗?我还没有亲眼看过他的演出。不过没有他,也许我就不会弹钢琴和唱歌了,我太喜欢他了,他实在是个很棒的艺术家。
记者:你的丈夫是个很有成就的音乐家,他为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戴安娜:他是个伟大的音乐家。我们有着对音乐的共同热爱,一起在对音乐进行探索,我想他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就是对音乐的理解和态度。这很难说清楚,简单地说来就是我对于音乐理解的角度有些不一样了,这些都会体现在音乐创作当中。
记者:爵士乐本身是传统和创新的结合,而你演唱了很多翻唱歌曲,你认为你的个人风格体现是在哪些地方?如何使这些老经典焕发生命?
戴安娜:我认为演唱就是讲故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和经历,所以讲述故事的时候都会融入自己的经历和情感,这些就是个人风格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经典的歌曲之所以永恒,就是因为它们浓缩了不同人不同经历当中的真实情感。
记者: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吗?
戴安娜:我一直在忙着录新专辑。之后就是巡演了。这张专辑是和管弦乐队合作的,所以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经历。巡演的时候我们会找演出当地的乐团合作。
特约记者 乔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