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嘻哈 要包容要有旋律
施晶 《嘻哈圣经》作者 唱片公司工作人员
我觉得周六晚坎耶·维斯特有些走过场。下午彩排前我采访了他,他当时就感觉挺疲惫的。但他的演出还算不错,同时也为中国嘻哈界带来反思:什么样的音乐会成功?
中国的嘻哈现在还很“地下感”,对旋律没有深刻的认识。嘻哈其实是跟着节奏走的,但中国人还是喜欢旋律。在演出现场就很容易看出来,你给老外一个节奏,老外就能跟着晃起来;但中国听众就是第一个旋律、第二个旋律,再给一个高潮,马上大家就起情绪了,满场都跟着唱起来。
这两年其实内地嘻哈歌手也在学习、在往前走,但还是缺乏公司来系统地规整“技巧”、“商业性”这些东西。没有公司操作是没有希望的,但这就有了矛盾。我曾采访过国外唱片的高层,他们主要的想法是把西方艺人拷贝过来,比如打造一个中国版“艾米纳姆(Eminem)”。但他们也发现,旋律对于中国听众市场很重要。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在我看来,从歌手到公司,现在都很迷茫。
还有,嘻哈乐本来是很包容的东西,可以融进雷鬼、摇滚等很多内容。坎耶·维斯特就把欧洲电子舞曲、摇滚都做了采样。但中国嘻哈乐就很缺乏包容性。内地嘻哈艺人也许愿意去借鉴纽约的嘻哈乐,但不愿意听一听国内的摇滚、电子、民谣。此外,还有艺人只是肤浅地把中国民歌、古琴等进行采样,却不重视对贴近生活的歌词内容的钻研。其实“哈狗帮”并没有在技术上玩什么花样,只是在歌词上表达了深刻的想法,所以他们能从地下走到地上,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欢迎,目前的状态也不错。
[上一页] [1] [2] [3]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