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碎瓜乐队主唱Billy Corgan
| |
Billy Corgan曾带领Smashing Pumpkins成为上世纪90年代继Nirvana之后最辉煌的美国另类乐队,作为乐队吉他手、主唱及主要词曲作者,他的个人光芒遮盖了整个团队的荣耀,自大与张狂给他带来太多麻烦,连当时的制作人都把他咒骂为"自以为是的秃头怪物"。乐队解散后,他组建过一支阵容强大的乐队Zwan,但只推出了一张唱片即因成员之间分歧太大而寿终正寝,2006年,Billy Corgan重组碎瓜,并于今年展开了乐队首张专辑《Gish》发行20周年的几年巡演。(文中Billy Corgan简称BC) 你的很多作品都是在头脑中完成的,是吧? BC: 对。 那当中究竟有多少被录制下来或者被记在了纸上? BC: 大概有25%。 那可不少啊 BC: 很早之前我就知道,如果有灵感的话,赶紧找张纸记下来。大多数的歌词都是在我躺在床上的时候冒出第一句,然后当我拿笔把它写下来的时候,便滔滔不绝的涌出来后面的部分。 十几岁的时候你就那么做吗?如果是的话那可太令人惊讶了。 BC: 我也不是很确定,我记得大概我五岁的时候就知道把一些想法记下来了,那是我的第一个梦想,当一个作家,直到很久之后我才爱上音乐。 那你还记不记得5岁的时候你都看过什么书? BC: 说来好像有点怪,其实我两岁半的时候就开始看书了。 谁教你阅读的? BC: 我不记得了,我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算是我诸多无法考证的故事之一,我记得二年级的时候他们给我做过测试,那时候我已经能能阅读六年级的内容了,老师说,"你的测试成绩太棒了,你应该看一些大孩子看的读物了。"我让她给我推荐一本,她说"你为什么不读读《Anne Frank: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呢?那便是我读过的第一本书,从那以后,我便如饥似渴的阅读。 我发现对于那些读书或不读书的音乐人来说,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在我跟你交谈之前,我就能从你的歌词里读出你有着超高的文学素养。 BC: 但这在摇滚领域来说似乎是件非常令人失望的事情--我的读写和表达能力都很强。 当我读Kurt Cobain(科特科本)的日记的时候,我很惊讶他对自我的认识很不清晰,这些在他的作品中也能反映出来,不过这也是一种特点吧? BC: 他是用着诗一样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最好的摇滚人都是这样做的。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爬山,有些人能爬的很高,有些人很失败,有些人变得疯狂了,还有的人跟我一样仅仅是一个人呆坐在房间里,不吸毒,也没有什么别的。(笑) 你的床头曾摆着一个笔记本,后来那变成了一本漂亮的诗集,是什么促使你决定把这本诗集发行出来的? BC:恩,最初的想法是,我想出一本关于我的歌词的书,插入一部分诗,但是当我看到我的作品的时候,我发现这些诗会发出声音,它们跟歌词不同,这让我很惊讶。 为了音乐而抒写和仅仅是为了表达而写有什么不同? BC: 歌词是有力量的,它们需要被赋予力量,并且能被演唱。即便没有现成的歌,我也在头脑中听得到旋律。即使很慢,它们也充满了力量。但是诗歌就好比对话,就好像我在围着一个东西画圈,它以自己的速度移动,不需要有自己的高峰时刻,也不需要歌曲里所必须的措辞,它更接近真实的我。 你写歌词或者诗歌的时候,会把这两者分得很清吗? BC: 对,有时候我在写歌词,但是脑子里会冒出一两句诗,我会想“不管它,我用不上它们。” Smashing Pumpkins(碎瓜乐队)解散的时候,你是不是早就想要离开? BC:我从来没有想要离开过碎瓜,从来都没有这样预想过。我尽力想挽留,但是这对于其他队员来说似乎行不通。 那时候都发生了些什么? BC:我们开了一个会,我说"咱们应该坚持25年以上,我们没有理由不继续前进,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肯定能继续前进的。我们应该证明给大家看,咱们就像The Who那样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前进和改变。我们都有过高潮和低潮,但是不应该就此放弃。"但是其他人不这么觉得,于是这种局面就变得很糟糕,其实我并不想离开乐队,不想让它结束。 |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