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太爱关注格莱美颁奖典礼,在唱片市场一片萧条的情况下谈论它多少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每年农历年底格莱美颁奖典礼来临之际,各方热评一并涌来,让你目不暇接,相比较而言,这时候出来嘚吧几句,聊一下自己心里的格莱美,顺便借下它的风光,看起来该是多“聪明”的事情呀!
很惭愧自己有一段时间没买唱片了!在网上就能够听到那么多的音乐,再也不用拿着格莱美颁奖典礼的名单去寻找唱片,不花钱就陶冶了情操,还提升了品味,“真是天上掉了块馅饼。
格莱美颁奖典礼已经举办了50届了,已经渐入中年,有一段时间,我居然还一度幻想着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格莱美颁奖典礼能够出现华语乐坛“骄子”们的身影,过了许久才发现我真的错了!指望他们入围和期待中国足球能够驰骋世界杯赛场一样,绝对都属于痴心妄想,当所有的幻想都灰飞烟灭时,我仿佛看到自己走在冰冷雨中瑟瑟发抖的身躯,慢慢体会着那一刻的悲伤。
一个朋友曾经说过,如今的格莱美如同中国的春节晚会一般光鲜,四平八稳、皆大欢喜、让人觉得不太妥当但又挑不出来什么毛病。对于我们中国乐迷来说,一堆衣着光鲜的大牌歌手聚在一起,在同一时刻为一个人鼓掌在上台的时候统一口径说,感谢经纪人感谢唱片公司感谢我妈妈感谢我媳妇儿,真的怀疑年夜饭他们能不能吃下去?我的这位仁兄说得多好呀!真是倒出了许多中国媒体从业者的媒体从业者的心声。
华语乐坛的歌手为什么不能出现在格莱美颁奖典礼上?这看似天方夜谭,却并不是一个永远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关键是在完成它的前提下,我们究竟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是在音乐上选择百花齐放的博大精深,还是随波逐流中固步自封?知耻而后勇没错,关键是你做了没有?你只学会了格莱美颁奖典礼的皮毛!内涵、精髓又在哪里呢?我们看不到。举个简单的例子,把格莱美的那些奖项做个表格,面对名目繁多的音乐形式主办方能不能把空格完整的填满都是个问题?何谈入围二字?
中国华语乐坛也有名目繁多众多的颁奖典礼,但割猪肉的做法令人作呕,歌手拿奖拿到手软,难怪会出现郑钧把奖杯放在舞台上,韩红在后台得知最佳男歌手奖因为央视某领导的孤陋寡闻,而把许巍突然换成了韩磊时,愤然离场的画面,这些都是对颁奖礼最有力的回击。记得我做记者时,在第五届CCTV—MTV 音乐盛典颁奖典礼上,我和那英就“把奖项留给需要奖项的人”针锋相对时相比,我如今真的变得沉默了起来,对颁奖典礼已经失去兴趣是必然的。
其实,随着英国的水星音乐奖、欧洲MTV奖等各路音乐奖的蓬勃发展,格莱美已经不再是不容置疑的权威了!如何做好我们自己的音乐颁奖典礼是当务之急,这除了需要所有有关人士的鼎力支持外,还需要许多客观、公正的前提,更需要歌手在做音乐时多一些耐心、一切一切都归于平坦,循规蹈矩健康发展,中国的颁奖典礼才会焕发出真正的魅力!那才是最理想的旅程!只有那样我想才会再次喜欢上它!只有那样他们邀请我当颁奖典礼评委时才不会被我无情的拒绝。
很多人一直认为中国的颁奖典礼之所有变得不伦不类,和媒体从业者以及体制有莫大的关联,奖项的设立可以允许不全,但获奖者一定要让大家心服口服,而不是让大家当作笑料来看。奖对于那些在幕后默默耕耘的音乐人来讲是很重要的,颁这个奖给他,最起码对他是个鼓励,能激励他们做出好听一点的音乐。只有当一切都步入正轨,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颁奖典礼。(文/郭志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