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音乐频道-搜狐网站

乐评人孙孟晋:30年听觉从革命化到生活化(图)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26日10:23 | 作者: | 我来说两句 | 来源:东方早报

  著名乐评人孙孟晋对于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听觉上的变迁感受颇深。他认为这30年来整个乐坛还是向成熟化发展,“以前我们听到的都是像‘社会主义好’这样的革命歌曲。但从198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跟我们生活有关的创作开始涌现出来。”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这30年在浩瀚的时间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生活其间的人们而言,用“天翻地覆”来形容却一点也不为过。至于这30年来音乐发展的脉络,孙孟晋边回忆边梳理了一番:“1980年代初期,主要还是停留在模仿的阶段,最常用的两种形式就是翻唱和扒带,比如崔健他们一开始都是走这条路。后来有了原创音乐,各种热潮是一阵一阵产生的。比如说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西北风’,《信天游》和《黄土高坡》之类传唱率都很广;比如‘摇滚乐’,崔健的《一无所有》也很红;比如‘台湾民歌运动’催生的歌曲传到内地,《童年》、《鹿港小镇》被翻唱,其中都包含有模仿的成分。到了1990年代,由于各种晚会越来越多,大批歌手也应运而生,同时也催生了不同种类的音乐形式。到了1990年代中期,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一度掀起小高潮,当时上海是发行重镇;广州成立了许多中小型的唱片公司;而全国各地的音乐创作人都喜欢去北京。然而进入2000年后,这种发展势头就衰弱了,因为各地办晚会的热情减退了,对于歌手和新的音乐创作都没有那么大的需求。不过,各种选秀活动催生出了一批‘平民英雄’,同时网络的普及,也令乐坛更平民化、口水化。”至于港台流行音乐和欧美音乐对中国内地音乐的影响,孙孟晋认为既有形式上的影响又有观念上的影响,因为对于外来的音乐势必先是通过模仿,学习它的形式,继而理解它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和立场。

  谈到这30年来中国内地音乐创作的最大变化,孙孟晋认为:“后10年和前20年相比,理想主义的东西少了。”不过他强调,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放眼全球,最近这10年来唱片业普遍不景气,创作上也变得有些停滞不前了。”或许,这也是改革开放之后,带来的必然问题,中国的音乐兴衰也开始与全球同步。

  而审视当今中国流行乐坛,孙孟晋以“生活化”来概括,不过他也指出,生活化的创作固然值得欢欣雀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的流行乐坛却是被“越来越生活化”的理念所累,变得有些“畸形”了。“好的一方面是现在的流行音乐,歌词越来越年轻化,随意、自然、不拘于主题,感性的东西越来越多。我想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我们的歌词都会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状态。”然而,量变最终会造成质变,当创作的人被“生活化”三个字所困,造成现在流行音乐的局面变得越来越狭隘,特别在形式上,越来越单一。“像爵士、摇滚这些类型的音乐在中国就只能是小部分的喜好,无法成为大众的流行。但这种现象在其他国家就并不存在。”同时,孙孟晋指出,“生活化”也造成进入流行音乐的门槛较低,因此在“制造出”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的同时,也“制造出”大量莫名其妙的歌手。

  收听“引擎”

  请您录音

  作为传播音乐最重要的媒介,改革开放初期的广播电台仍然在用一种“土枪土炮”的方式进行着对流行音乐的介绍。因为资源相对匮乏,与港台甚至国外唱片公司之间的联系还不够顺畅,电台一档一个小时的节目,需要编辑上天入地在幕后进行长达一个星期的准备,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磁带,比如托人从海外带,或者翻录,最后听众听到的,是播音员王丽类似新闻联播式的播音,节目大多以录播为主。而听众之间,则流行着一种“录音”文化——从电台里录下好听的歌曲以便日后可以反复聆听,在DJ李欣的一盘英语磁带里,就曾翻录过电影原声带,“爸爸还以为我是在学英文,原本想听听看我的学习进程,后来竟然发觉里面全都是歌曲,所以气到把我的磁带整个扯出来,为此我们冷战了一个月。”

  在上海广播电台,还曾有过这样一个栏目,“请您录音”,欢迎听众自制专辑,极富时代特色。而当时在内地作为较早推广港台以及欧美流行音乐的上海广播电台里所播放的一些节目或者音乐,甚至也曾被其他一些地方台“录音”后进行再播放。朋友之间会互相“炫耀”手抄的歌词本,细心的人会用简谱标注,甚至画插话或者贴喜欢的明星大头照的“不干胶”进行装饰。

  虽然在当时的老师家长看来,这帮孩子就是不务正业,不好好学习,但每逢下课铃响,最先学会新歌的孩子身边总是会围上一大帮同学——展示自己的歌本,或者演唱一首新歌,旁人羡慕的眼光所带来的荣耀,不输于考试得第一名时的兴奋。

  拷带

  DJ唐永砺回忆,那个时候的人会特别用心去听一个东西,“因为接触的东西太少”,《音像世界》前主编张磊回忆,自己曾在城隍庙逛街的时候,在一家服装店买到过“摩登talking”的卡带。而好听的东西则会在朋友之间被“拷”来“拷”去,“最初我听齐秦的《大约在冬季》的时候,根本听不出那是一个男生还是女生在唱歌,脑子里记住的只有旋律,也不知道歌名,更不知道他的名字。因为是翻录的磁带,被翻过太多次,被听过太多次,声音已经完全走样了。但仍然很喜欢,因为旋律太好听了。”唐永砺说。

  当时在位于延安路茂名路的中图上海公司门口,出现了一个特殊族群——“拷兄”,他们将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拿来的磁带进行翻录后再销售,每盘磁带5-7块一盘,里面除了歌曲,还有复印的歌词本。早期,这些“拷兄”可以直接在路边摆摊,后来由于被城管打击,“拷兄”们打起了游击战。一般有人路过那边,就会有人很神秘的在你耳边低语,“片子要伐?”如果你说要,那么他就会带你七拐八拐到一个箱子里,打开一辆黄鱼车的盖子,下面全是磁带。如果加一块钱,除了歌词本,还可以得到一本复印的文案。有趣的是,“拷兄”自己其实也是音乐爱好者,甚至非常专业。当时一般被用来翻录的磁带为60分钟的磁带,翻录一张专辑十首歌后会空出小部分时间,所以“拷兄”会在里面加录一些别的东西,比如黄舒骏的磁带后面多了一首陈升的歌,而陈升的磁带后面又多了一首赵传的歌……借此,也成为歌迷了解其他音乐的重要渠道。

  滚石音乐杂志

  “大家好,欢迎收听《滚石音乐杂志》,我是张培仁。”1993年开始,这档名为《滚石音乐杂志》的电台节目,在东方广播电台103.7频率每周三的《音乐万花筒》栏目播出(该栏目前身为1981年创办的《上录音乐万花筒》,随1992年电台改革转到东方广播电台103.7频率,此后更名为“音乐万花筒”)。节目由当时滚石子公司魔岩厂牌的老总张培仁担当主播,除了播音乐,还会有艺人、制作人、企划、文宣等唱片工业里各个工种的人担当嘉宾,详细介绍一张唱片的由来。比如聊到齐豫的一张唱片,你会知道原来里面的弦乐,是音乐人在莫斯科找到的。比如陈升的唱片发行时,公司里所有人都没底,所以公司所有人包括陈升,大半夜一起在街上贴海报时会担心,是不是第二天这些海报会被人收走……对于一代人而言,台湾滚石唱片那个黄色小箭靶,至今仍是是无法被磨灭的记忆。

  唐永砺回忆,自己曾经有一次去参加音像制品博览会,包括台湾华星等唱片公司都有参加,当拿到滚石唱片的目录,“里面有一张当时‘滚石’所有艺人的大合照,旁边有一行字,上面写着‘在滚石的每个名字都是经典’。在我看来,事实上它也真的做到了。滚石唱片所发行的每一张专辑,不单单只是一张专辑,而是掷地有声地集结了华语乐坛最好的有创作力的人。并且就企划而言,是滚石唱片最早在台湾乃至内地树立了这样一个概念。”

  迄今为止,滚石唱片那黄色小箭靶的LOGO仍然深刻在乐迷心中。

  从为磁带翻面到电脑排音

  在电台改革后的初期曾经在电台业界流行过一个笑话,主持人在直播节目里镇定地说,“听众朋友请稍等一下,我为磁带翻个面。”之所以1992年-2002年被称为电台黄金十年,一个原因是东方广播电台开台,大量的音乐节目,大量的与台湾、香港甚至海外合作的节目开始出现,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那十年里,由于网络并不像现在这样发达,电台仍然是接受音乐资讯最好最直接的一个渠道。

  1993年初,《怀旧金曲》开播,1993年6月1日,《三至五流行世界》开播,1993年10月《东方风云榜》开播……此外,东方广播电台购买了大量的节目,包括《滚石音乐杂志》、余光音乐杂志等,还曾与大量海外电台展开合作,如《环球音响》中与日本赛拉公司合作的“日本排行榜”,由日本赛拉公司提供ORICON榜单和相关唱片,介绍日本流行音乐……

  当然,最初在电台用来播放音乐的,是磁带,所以才会有“翻个面”的笑话。在电台实行电脑化前,直播室外面会特别又一个放音员,负责播放广告带等。而且,特别是对于直播的节目,如果主持人晚到,节目就会出现“开天窗”的情况。录播的节目,无论编辑还是主播都需要学习一个本领——剪带子,剪完后必须要跟现在用电脑剪辑的效果一样,不容听出一丝失误。随着电台彻底的电脑化,音乐、广告都由电脑提前安排好,时间一到,广告就自动播出了。便捷化的同时,听众也随之慢慢流失——因为网上可以听到所有的音乐,现在的、以前的……

(责任编辑:董文)

HIP-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