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音乐频道首页 > 新闻 > 内地乐闻

吉他老高 Flymen乐团Flybop新印象音乐首演北京

来源:搜狐音乐
2010年04月27日17:43

  点击欣赏高清大图

  四月二十四日晚间,刚由德国载誉归来的吉他老高先生携flymen乐团在位于大众汽车服务(北京)中心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印象音乐晚会。这是吉他老高在结缘德国门德尔松之后又牵手德国大众。本次演出是吉他老高& Flymen乐团将音乐文化与汽车文化完美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也是精神与物质的一次有机结合。

  据悉,晚会上,吉他老高&Flymen乐团给大家带来的不是期待已久《E小调吉他狂想曲》,而是Flybop新印象音乐。这是吉他老高在成功改编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开创中国新古典主义吉他音乐风格先河之后,又一次在音乐上的突破。

  据了解,Flybop新印象音乐的形式特点就好像是印象派绘画,是要抓住创作者即时的瞬间感受,它的音乐原理内核是爵士乐的和声基础,演奏者表现的是他自己的生活感悟与现场情景即时的即兴结合。现场的每一景、每一物都将是演出道具,现场的每一个观众都可能成为是演员的一份子参与现场音乐创作。如果要做一个形象的比喻:“那么《E小调吉他狂想曲》好像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Flybop新印象音乐就好像是梵高的‘向日葵’”。

  此次吉他老高携手Flymen乐团与大众牵手,就是Flybop新印象音乐一次实地创作。整晚,吉他老高手中的吉他所奏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是他即时即兴创作的,有的轻飘优雅,犹如敞篷车在草原奔驰;有的钢筋顿挫,犹如在山间疾驰;有仙人潺潺流水的音乐;有温馨清脆悦耳之声;有在优美动听的琴声下的起舞;有伴随动人心弦的歌声……

  最后,音乐会的高潮更是让人惊心动魄,永生难忘。在演奏到最后一曲时,情之所至的吉他老高竟然以高速转动的车轮来转动他手中的琴弦,在飞轮转动的吉他咆哮声中老高竟然使出了“无影手”高超的吉他演奏技法,真正达到了人车合一,琴轮合一,在场观众无不震撼的目瞪口呆,将晚会推向高潮……据有关人员透露,当时车轮的转速超过了时速100公里。据记载,这是吉他问世以来,汽车问世以来,全球第一次的人、琴、轮完美合一。

  另外,吉他老高与Flymen乐团演出与观众互动是一大亮点,观众也成为节目内容的一部分,现场气氛活跃热烈。大众(北京)孙总也对吉他有着难以割舍的音乐情怀,年轻时也是一位吉他爱好者,看到吉他老高先生如此的琴技,不禁也拿起了久违的吉他,与吉他老高先生同台合奏。

  此次新印象音乐的演出老高是带着强大制作班底的,经纪团队刘奇学、王芳、含竹、赵刚、于泉、宋超。现场调音、录制、监制是著名音乐制作人老哥。老哥此次参加新印象音乐创作也玩起了“前卫”,他摒弃了传统的调音方式,舍去了传统的调音台、周边设施,完全用电脑完成了现场的调音与录制。Flymen乐团依然是老班底,贝司王磊(乐队队长),鼓手关菲,吉他手纪云飞、王帆,键盘张明军,增加打击乐王宏涛。另外,晚会还特邀了新近窜红的实力女歌手朱娜友情客演。

  吉他老高&flymen乐团在努力推广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同时,相互辉映地创立了新印象派音乐风格,此音乐形式有别于现有音乐风格独立存在。如果说梵高的艺术作品是美术界的骄傲,那么吉他老高&Flymen乐团就是现代音乐新印象派的领军人。

  另悉:

  四月十五日,是“吉他老高大师培训计划” 报名试奏的最后一天。到截止时止,仍无一人报名试奏《E小调吉他狂想曲》。据爱好者普遍反映,该改编吉他曲演奏难度太大,需要经过长期、认真地学习、练习才有可能实现全版演奏。吉他老高先生表示,他改编推出《E小调吉他狂想曲》的初衷之一,就是让弹吉他的朋友们多了解世界古典音乐中的的音乐瑰宝,以便从中吸取养分,丰富自己,提高琴技和自身音乐修养。为此,吉他老高将会尽全力继续努力支持类似活动,现拟计划今后定期举办“新古典主义吉他大赛”,意在挖掘、培育华人优秀吉他爱好者,在全球文化交流和互动的大背景下,推动华人吉他演奏在国际业界地位的不断提升,为华人早日步入国际级吉他大师行列,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外,四月十五日,又是《E小调吉他狂想曲》改编乐谱黄金卷轴珍藏版认购收藏的最后一天。截止该日24时止,全球共有编号01、02的两件正式发行卷轴珍藏版被收藏。其中01号被德国门德尔松博物馆永久地收藏在德国莱比锡门德尔松的故乡,02号被不知名民间人士收藏。目前,该黄金卷轴珍藏版已经消版,收藏工作结束,有希望在公众场合一睹这全球最长黄金乐谱卷轴风采的朋友们,恐怕只有前往德国莱比锡市门德尔松博物馆才能如愿了。

  Flybop新印象音乐背景资料:

  曲目流派艺术背景:

  Flybop 属于新印象派音乐,根基来源于印象主义艺术,它不同于古典艺术注重写实,而是需要音乐人抓住和再现即时的感受.

  印象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艺术风格。印象派艺术家的活动虽然属于十九世纪的范畴,但是他们所探寻的这种新语言、新风格,却意味着同浪漫主义的一些传统形式与风格的决裂,并为二十世纪以“现代派”面目出现的各种艺术做好了准备,因此,印象派很自然地成为联结两个世纪的纽带。由于印象主义首先是在绘画中出现的,再加上法国诸姊妹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又特别密切,因此,谈论音乐上的印象主义,首先也得从法国的印象主义绘画谈起。

  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那是在1874年,巴黎一些反对学院繁琐教学和向传统绘画原则挑战的青年艺术家,第一次独立举办了旨在同官方沙龙相抗衡的画展,展出近三十位画家的作品。这次画展受到了舆论的奚落,人们无礼地嘲弄这些艺术家,随随便便地以莫奈的这幅画为他们取上“印象主义者”的诨号。

  由于这群青年艺术家对待“印象主义”这一贬称并不怎样介意,从此这个含混不清的偶得之词便保留了下来。其实印象派艺术家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他们的气质和造诣各不相同,追求的理想也各有异,因此,相继举行的八次印象派联合画展中,送展的作者常有变易,而且到1886年为止这种画展也就不再举行了。

  法国绘画上的印象主义虽如上述得名于1874年,但它的渊源还可以上溯到法国画家莫奈在1863年在“落选作品沙龙”展出的《草地上的午餐》。法国绘画上的印象主义从它在巴黎第一次公开出现后,不久便成为一种国际性的风格,它的影响相当深远,除绘画外,还涉及到姊妹艺术如文学和音乐诸领域。

  从这里可以看出,和声的进行完全是服从于音色效果的,配器方面也是这样。瓦格纳式的庞大乐队编制还是保留着,但用非常雅致的手法加以处理:铜管乐器常常加用弱音器,木管乐器则多使用其神秘动人的低音区,弦乐器的分奏也相当细密,打击乐器中的钟琴、钢片琴和三角铁,以及竖琴在色彩性处理上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印象主义绘画不同于其他绘画之处,在于它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即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印象派画家的这一选择,是同当时自然科学界对光的传播与照射的物理研究成果密切相关的。

  人们的视觉之所以能感知自然界中的物体,都得以光所提供的条件为其前提。阳光笼罩万物,使各种物体呈现出不同的色泽,换句话说,所有的物体都是染色的形,人们就是根据不同表面的不同色泽,即从不同染色面的分界才得以认知物体的形状的。如果光一消失,形和色也就不见了。所以印象派画家认为,在表现光的过程中,他们也就找到了绘画艺术的一切。

  于是,干草堆、教堂、白杨树和泰晤士河等,便在不同的时辰中一再地被描绘(同一个对象可以画出几十幅);由于艺术家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线和空气对色彩的影响方面,至于画布上所描绘的受光物体便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印象主义绘画技法的基本原理是色彩分解,即只用光谱中的七种纯色作画,像这样取消各种混合色而在画布上只并列不同纯色而让观者凭自己的视觉自行加以调合的做法,可以保持每一种纯色的新鲜和光彩,从而创造出更为强烈的发光度。

  印象主义运用光谱纯色的画法,后来在以修拉(G.Seurat,185-1891)和西涅克(P.Signac,1863-1935)为代表的新印象主义(或称点彩主义、分割主义)中又有了发展。印象主义后期(Post一Impressionnisme)的三大画家――塞尚(P.Cezanne,1839-1906)、高更(P.Gauguin,1848一1903)和凡•高(V.W.van Gogh,1853一1890),虽然有的被称为反印象主义者或象征派,而且各人也各有新的追求目标,但他们都接受印象主义的纯粹和光辉的色彩、自由的取材和运用纯色与碎笔触描绘形象的技法,同印象派还是有瓜葛的。

  同音色效果密切相关的还有力度方面的因素-一印象派作曲家为了突出音乐的恬淡、纤巧、妩媚、甚至带点伤感等情调,爱用弱奏和极弱奏,乐曲中的力度高潮大多只是短暂的闪现。至于旋律方面.在器乐作品中往往没有大段的旋律,而是一些互不连贯的短小动机的瞬息自由飘浮,其中变化多于稳定,正如德彪西所说,旋律的连绵进行从不被任何东西打断,而且永远不回复它的本来面目。

  还有,一般总是避免节拍重音的节奏型,各种调式音阶、全音音阶和东方的五声音阶,以及丰富而复杂的织体,都成为印象派音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象派音乐喜欢反映微妙和难于捉摸的东西,而不喜欢堂皇、不朽的雄伟气派;喜欢暗示和隐喻,而不喜欢过分夸张、直率和毫无保留。所以,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明显标志;它所塑造的种种幻象、印象和气氛,都同莫奈的模糊印象、塞尚的奇异梦境、雷诺阿的美妙温柔、修拉的眩目精巧相对应。印象派音乐的精致而优美的音乐语言,同浪漫派音乐夸张的响亮音调,同样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同样受人喜爱。

  印象派音乐是十九世纪最后一种富于特征的风格,它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变化的初步迹象,是新世纪音乐的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上面说过,印象派是联结两个世纪的纽带,指的也就是这一点。

  印象派画家的风景画,把过去被忽略的许多现实的色调变为众所共有的财富,这无疑是印象主义作出的巨大贡献。但是印象派画家不关心作品的思想性,这又是一个根本性缺陷。印象主义后期的大师高更曾经说过:“印象派研究色彩仅仅是为了装饰效果,这样他们就给表现带上了枷锁,因而丧失了自由……他们是明天的官方画家。”高更对印象派命运的预言确实应验了一这些标榜“独立”的印象派画家,有的却一直在指望着从官方沙龙获得荣誉,莫奈和雷诺阿等人就都是这样。

  音乐上的印象主义一词是从绘画借用过来的,印象派音乐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印象派音乐同样也有它的国际性影响,除了法国的德彪西、杜卡和拉威尔外,西班牙的法雅、英国的德留斯(F.Delius,1863一1934)和司各特(C.Scott,1879-1970)、意大利的雷斯庇基(O.Respighi,1879一1936)、德国的.雷格(M.Reger,1873一1916)和俄国的斯克里亚宾等,时常被不同程度地划入印象派;至于同印象主义有所接触、个别作品反映出受印象主义启发和影响的作曲家,为数就更多了。

  像印象派绘画一样,印象派音乐的主角是音响和音色。为了让色彩效果得以在音乐作品中突出起作用,印象派作曲家大胆地对十九世纪后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和形式提出挑战:为什么一部作品必须受自然音阶所包合的那几个音的约束?为什么和弦连接必须依据从紧张到松弛、从不协和到解决的模式?

  为什么音乐的表达要囿于呈示、对比(或发展)和再现的框框?对此,他们的回答是:用织体、色彩和响度以取代发展,他们还认为音乐只能暗示或者提供一种意象或心境,不必要去转述一则故事或者字面的含义。他们的具体做法,首先是在和声方面利用音的各种新的结合(九和弦、十三和弦、含附加音如添加不解决的二度音的和弦,以及各种增和弦等)和这些非常复杂的和弦的连接(一个个不协和和弦的并列),而创造出不断闪烁的强烈色彩,就像印象派绘画的纯色并列一样。。

  要点:

  这是老高在经过漫长十五年完成惊世之作“吉他老高《E小调吉他狂想曲》”之后又一次在音乐上的的突破。

  Flybop节目与《E小调吉他狂想曲》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E小》是注重音乐的宏大、唯美,十几人乃至上百人乐队的默契配合,演奏要求准确,精致。演出场面壮观,震撼心魄。

  Flybop则更侧重乐手的个人精湛技艺与现场即兴创作,他是放飞艺术家无穷艺术创作灵感的。演出现场演员与观众是深度互动,观众往往也是节目内容的一部分,现场气氛活跃热烈。由于Flybop含有大量即兴创作成分,故每首曲目每次演出都会有不同新的内容,对于演员及观众来说每一次都包含着初次见面的喜悦。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音乐果子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