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音乐频道首页 > 新闻 > 欧美乐闻

鲍勃-迪伦即将开唱 郑钧等明星预备“朝圣”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
2011年04月06日02:44
正如迪伦《始终是那座瞭望台》中所唱的一样,他已不是“丰碑人物”那么简单,更像是个无可取代的“瞭望台”.jpg
正如迪伦《始终是那座瞭望台》中所唱的一样,他已不是“丰碑人物”那么简单,更像是个无可取代的“瞭望台”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不同侧面的鲍勃-迪伦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不同侧面的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Bob Dylan

  生日:1941年5月24日 星座:双子

  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

  身份: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

  代表:《答案在风中飘荡》《像一块滚石》《暴雨将至》《敲响天堂之门》《重访61号公路》

  嘉奖:1988年入选摇滚名人堂,200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008年4月7日获得美国第92届普利策奖。

  “鲍勃-迪伦考卷”:答案在风中飘荡

  “民谣老将”鲍勃-迪伦:一块滚石 四张面孔

  搜狐独家策划:鲍勃-迪伦入门指南

  新京报4月6日讯 今晚,被音乐圈和大小文艺青年期待许多年的鲍勃-迪伦北京演唱会终于要在工人体育馆登场了。对于前去观演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显然不是一场普通的小长假后“压轴娱乐”,当然更不是什么K歌大合唱之夜,大家一本正经的态度足以用“朝圣”二字概括。尽管无法预期所“朝拜”的那个流行文化圣人将会戴着怎样的面具去演唱,即便是拥趸未必真正明白其面具背后的多重身份。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洞悉其神秘的轨迹,哪怕是迪伦的铁杆歌迷,抑或是拥有无数张他的正式专辑以及Bootleg的人,也没有人敢说自己懂得了谜样的他。这种“不明白”除了因为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具有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他天生低调的性格以外,还因为他在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年代就已经被赋予了许多个纵横交错的标签。他是摇滚歌手,他是和平斗士,他是诗人,他是“垮掉的一代”代言人……就像每个人心里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们也可以说,每一个听过鲍勃·迪伦声音和故事的人,都完全可以拼凑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鲍勃·迪伦。

  关于他的故事和歌词,你无需真的懂,因为那个时代的故事从来都没有明确的答案。关于今晚的演唱会,无论是“到此一游”还是“多年圆梦”,你只需坐在现场,从他不复当年的歌声里撷取到一点属于自己的感性认知,录一张属于你自己的Bootleg,已足以算是经过了宝贵的时光通道,弥补上一点“身不在此”的遗憾了。如果你还准备为自己的“朝圣”做些什么,不妨去做足功课,在http://www.hisbobness.info/参考一下鲍勃-迪伦过去十多年的现场曲目单,让这个即兴的老歌手在转换调门的时候,不至于和现场其他人一样猝不及防。总之,他不在那儿,他在这儿,北京。没错,鲍勃-迪伦,他来了。

  他来了

  演出是怎么成行的?

  滚石乐队、林肯公园杀手乐队的北京之行都因为种种原因而宣布告吹,这让鲍勃-迪伦的开唱在众人眼里从开始就是一个让人半信半疑的传言。前年,音乐圈里疯传迪伦要在台北和京沪开唱,后来被证实是个泡影。上海乐评人孙孟晋曾撰写博客称是因为台湾某演出公司要的“转手费太高”而未能成行,这使得迪伦的中国之行曾经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3月3日,北京歌华莱恩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微博宣布,70岁的鲍勃-迪伦将于4月6日、8日分别在北京、上海举办中国演唱会,消息瞬间被转发了上万次。歌华公司总经理魏明表示,迪伦的演出从未在报批上出现任何问题,而和迪伦经纪公司的接触也并没有通过香港和台湾的公司,整场演出都是歌华莱恩利用自己的海外资源促成。

  消息一经发布,在媒体圈和摇滚乐圈都掀起了轩然大波,第一时间订票的歌迷有不少,各家媒体也都认为迪伦的北京行是个“绕不开的选题”,上海一家报纸甚至把另一位乡村歌王威利-尼尔森的照片配以迪伦来华演出的稿子刊发,证明了国人对这位标志性的人物欠缺了解但又不得不作为议题去讨论的尴尬。

  他看到了

  偶像是怎样炼成的?

  鲍勃-迪伦究竟是谁?所有的说法都把他捧上一个“里程碑”的高位,究竟该如何在他看似晦涩的歌词中触及他可被理解的实质?

  要了解迪伦,首先必须沉下心思让自己回到50年前的美国。对于当时的美国年轻人来说,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享受父辈梦想中的“美国梦”,但丰富的物质生活却带来了精神的空虚,不少中产阶级的年轻一代把目光投向了政治领域,积极参与反战、民权、女权、环境保护等社会活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反社会、古巴革命、民权运动和欧洲左派思潮影响下诞生的“垮掉的一代”的基础上,形成了新一代的思潮。

  这个时代背景也影响了当时的音乐创作者们,他们以纽约的格林威治村为平台,写了大量针贬时事并且充满火药味的“抗议歌曲”,让流行音乐的娱乐功能,让位于文学功能。鲍勃·迪伦开始以翻唱老民歌和布鲁斯起家,后来以领导者的语气告诉听众“时代变了,未来属于我们年轻人”。对于迪伦本人和他忠实的歌迷来说,领袖、斗士等“代言人”的身份只是他不断剥离的身份而已,他对自己的真正定位是“60年代的行吟诗人和一个从逝去时代过来的词语匠人”之类去社会化的身份。

  他征服了

  瞭望台是怎样筑成的?

  被歌迷们最津津乐道的故事是他彻底对抗议民谣的背叛。出现在1965年新港民谣音乐节现场的迪伦,虽然依然还是在脖子上套了口琴架,保持着许多传统美国民歌手的演出特色,但在他的身旁,却出现了一支由吉他、贝斯和鼓组成的摇滚乐队。当一曲暴烈的《Maggie’s Farm》结束后,现场歌迷发出了经久不息的嘘声。即使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歌迷们都难以忘记迪伦的离经叛道,以及对传统民谣精神的背叛,为他取了个“犹大”的绰号。

  从民谣到背叛民谣的摇滚乐,再到借助毒品的力量疯狂巡演。1966年,迪伦在伍德斯托克附近出了一场差点要了他的命的车祸,此后的他又一次背叛了之前的自己,他结婚生子,让自己回归家庭并贴近神性,一头扎进内心世界。同时他的音乐再次回归乡谣和情歌,火红的60年代在他后来的音乐里,不过是一场没做完的梦。年近七旬,迪伦又一次开始了他的巡演之路。当然你不可能从一场演唱会上窥视到一个人丰富的一生,甚至抱着“补课”的心态去看一个老人的吟唱也似乎有些太上纲上线,或许最好的对于他的观看方式,就是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吟游诗人,听他哼唱那些在岁月里模糊的字句,而他的人生有多么重或是多么轻,答案依然在空中飘。

  【九人谈】

  ●郑钧(音乐人)

  鲍勃-迪伦对于喜欢摇滚乐的人来说,就像神一样。摇滚乐从猫王开始,但鲍勃-迪伦却是真正赋予它灵魂的人,因为他的歌词探讨的都是关于人生、人文主义。他的音乐不仅仅是娱乐,而是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反思的东西,他让音乐真正变成表达人生观和态度的一个工具。鲍勃-迪伦的不少歌词已经写入美国的小学课本,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答案在风中飘荡》(blowing in the wind)。

  ●朴树(音乐人)

  我眼中的鲍勃-迪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老头,我推荐大家看他那本很有意思的传记《像一块滚石》,将他心里软弱的那一面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了大家。鲍勃-迪伦的这次中国行我肯定会去看,希望这些国外的摇滚大师来得越多越好。

  ●何勇(摇滚歌手)

  我眼中的鲍勃-迪伦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音乐家,他是我对整个上世纪六十年代最感兴趣的代表人物。我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听他的歌,最喜欢的他的作品和大家都差不多,都是他最有名的那几首,比如《答案在风中飘荡》(blowing in the wind)和《敲响天堂之门》(Knockin on heaven's door)。

  ●张楚(摇滚歌手)

  鲍勃-迪伦对我的影响主要是他的歌词,非常朴素诚恳,在音乐上又去掉了很多花哨的东西,只有那个时代才能出现像他那样的艺术家和文学家。他的形象也是经典的,虽然是一个明星,却又不像一个明星,就像塞林格小说里的人物。

  ●左小祖咒(音乐人)

  鲍勃-迪伦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最具创作才华的民谣摇滚歌手和音乐家,他和猫王不同的是他对于政治的敏锐判断力,在他看来摇滚歌手必须为底层和弱势群体说话。他写歌的方式影响了同时代的很多人,像披头士、滚石乐队、地下丝绒等,这些人大部分也都不同程度地影响过我,我对他非常感恩。我最喜欢的其实是《敲响天堂之门》(Knockin on heaven's door)的“枪花”翻唱版。

  ●高晓松(音乐人)

  鲍勃-迪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在音乐上的意义,更多的是文化意义上的影响,用“教父”两个字都不足以概括他的地位。他生而逢时,在那个风起云涌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影响了千百万人,1994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就开始纪念他了,现在又过去了17年。他的歌也是我心中的大爱,特别喜欢《敲响天堂之门》(Knockin on heaven's door),好多个翻唱版本都特别好,包括“枪花”翻唱的金属版本。

  ●张有待(DJ)

  鲍勃-迪伦是一个伟大的人,影响力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直到现在,早期的音乐比较有批判性,后期的音乐更多的是自醒和反思人性。我最喜欢的一首鲍勃·迪伦的歌是《再一杯咖啡》(one more cup of coffee),这是他写的一首情歌,虽然他有名的作品都不是情歌,但这首情歌比其他的情歌更深刻地探索了人类的情感。

  ●孙凌生(果味VC主唱)

  鲍勃·迪伦对我来说是民谣音乐和摇滚音乐的鼻祖,他歌词的意义超越了他音乐的意义,当你深刻地理解了他的歌词时,他会指引你一条路,让你打开许多你自己意识不到的一些想法。我会推荐朋友去看他的演唱会,因为他能在这个岁数来到中国真的不容易。我最喜欢的他的歌应该和大家一样是《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

  ●杨樾(乐评人)

  鲍勃-迪伦是一个为20世纪世界摇滚乐树立了标杆和定义的人,他证明了摇滚乐首先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然后才是一种音乐类型。说实话,我觉得他的歌挺难听的,越老越难听。但他的创作自由度很大,即兴性也很强,中国人骨子里没有他所生存的那种社会与文化环境,所以并不容易融入到他的音乐里。最有印象的是他的两张专辑《重访61号公路》(Highway 61 Revisited)和《帝国杂剧》(Empire Burlesque)。

       本报记者 康沛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责任编辑:衣云鹤)

新京报

14290粉丝

关注

搜狐音乐

3216粉丝

关注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