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十三月唱片公司发起的UTC行家华语民谣高峰论坛日前在上海金桥圆满结束。该次论坛邀请了郝舫,张晓舟,孙孟晋等知名乐评人、以及周云蓬等优秀民谣歌手共商民谣音乐发展前景,谋求以民谣旺盛的生命力和坚持原创的理念,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注入动力,带领中国流行音乐走出低谷。
UTC行家品牌总监孔晓红女士作为特邀嘉宾,在开幕式上进行了简短致辞,她说:“每一个普通的人都会有一个音乐的梦想,用音乐来阐述对人生的见解,借这个机会向参与民谣在路上的音乐人表示尊重,他们用很柔软的声音表达了坚定的自我,对梦想的坚持。”
由榕树下网站和十三月唱片公司推动的民谣巡演已经遍及二十多个城市,每一场演出都会成为一次民谣界的聚会,成为音乐人卢中强呼吁的“音乐回归现场”的最好诠释。
参与论坛的嘉宾王小山说:“自己并不懂音乐,但是很喜欢在路上这种生活状态。提及民谣在路上这个概念的诞生,是他和几位音乐人在酒憨后产生的一个想法,打算召集网友载着音乐装备和梦想开车队走遍全国,于是“民谣在路上”的一个雏形产生了。
知名音乐人周云蓬提到,这几年在演出过程中,发现了受众有了很大变化,从原来的文艺青年为主,到现在有更多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来看演出,这种状况对音乐人来说是好的,也给民谣音乐继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著名音乐人周治平先生在论坛上说:“我从来不是一个反对把音乐商业化的人。因为我从来都觉得为什么人家上班可以赚钱,为什么我们搞音乐的非要饿肚子。所以我一直觉得,做音乐想要赚钱不是一个坏事,我觉得在任何一个音乐种类,不管是民谣还是摇滚,他想要从里面取得利润,就必须要有明星。这个明星是怎样产生的?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拿自己的例子。在80年代的时候,因为我在90年代初出的唱片,其实台湾那个时候也有很多的偶像当道,比如说小虎队,可是台湾一样有李宗盛,陈升等等,我觉得我们这些人不是唱片公司捧起来的,唱片公司花一样的钱和一样的宣传费以及管道,他们把我们的资料送到电台和新媒体当中去。其实捧我们起来的是电台主持人,是记者朋友们,甚至是乐评人。他们觉得我们的东西好,他们大力的在他们能够掌握的领域里面大力的推我们,
因此我们才有红的机会,所以我也希望在现场的同样的能够推动好的音乐的人,其实包括乐评人,包括各位DJ朋友,包括各位媒体朋友。如果你们听到了好的音乐或者是好的艺人,你们一定要在你们可以掌握的领域里推动,因为你们是他的希望。 很多人都觉得这在音乐上是最暗淡的时代,可是我也觉得它是蓬勃充分生机的时代。因为我从来没有在一个音乐领域时代里面看到这么多可求好音乐的眼光。”
绍兴文艺广播电台总监李青说,“我希望,当我们民谣歌手买得起房子的时候,你们能够保持原来初创时的真正的原动力。现在民谣在路上,包括所有全国各地演出的美好时光,我希望它能够保持的长久一点。经济时代会影响很多人的思考,包括做音乐的人。所以我在这里特别感谢“UTC行家”这样的企业,刚才不知道谁说能够支持民谣音乐的企业,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我绝对他们可以非常敏锐的把握到民谣音乐的触觉。我觉得民谣带给我们的已经足够了,我们已经被深深的感动,这样的音乐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的另外一种音乐。”
华语金曲奖总策划,资深乐评人郝舫提到,“我们这个年代缺失了美好的文化,如果我们回忆起来,这个年代的文化只有网络炒作的那些人或事,我会引以为耻。所以寄希望于民谣在路上,用一股清流给我们带来音乐的美好回忆,民谣在路上是一块文化的遮羞布,缝缝补补,遮遮挡挡,才让人觉得在这个时代活下去有点意思。我们总是需要一些精神上的寄托,需要一些超越物质的东西去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