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音乐频道首页 > 新闻 > 乐评新闻

谢和弦《于是长大了以后》 叛逆告别青春岁月

来源:搜狐音乐 作者:琳距离
2011年06月28日11:21
 


  周末,90后的外甥来我家做客,在桌上堆积如山的海量CD场里,他唯独挑中了谢和弦的专辑《于是长大了以后》,这件事让我十分惊奇。原来如今象牙塔里不再是我们那个时代男生宿舍里的周杰伦、蔡依林、S.H.E,而是被方大同、谢和弦、林宥嘉、萧敬腾这些有青春更有技术、有技术更有想法的歌手们占据,他们有可能是唱作派,也可能是实力派。更多的时候是,这是一个有脾气有态度的时代,他们不再会像前辈们那样视中庸之道为讨好粉丝的不二法则,唯唯诺诺下去。在《于是长达了以后》封面上,专辑在一片红色的背景上捧出一颗赤子之心,画着横线的标题取代了“警告需经父母辅导限制级唱片”,因为不需要爆粗口,也不需要讲敏感话题,谢和弦就能唱出这一代台湾年轻人生活和心声,虽然内容未必是劲爆的,但却提供了一条进入90后内心世界的绝佳管道。

  《于是长大了以后》不复第一张专辑《虽然很芭乐》的朴素与青涩,摇身一变,变得有力度,有态度,有激情,更有血性。整张唱片都透露着一种不露锋芒的自信,和一种“豁出去”的坦荡。一气呵成的“暗黑式”说唱大段大段的讲述着这位少年谢和弦的成长的烦恼,也不由的让人将他的音乐和他的经历联系在一起,这样纵横交错的感觉更会使得音乐的表达更加立体,有棱有角,也有血有肉。

  同名歌曲《于是长大了以后》就揭穿了不想长大的童话里的种种梦幻。长大后,“你发现圣诞节,没有圣诞老公公……你发现王子公主 居然也有在陪酒”,不过谢和弦却是用调侃的方式面对着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在节奏的拿捏把握、东西方元素的融汇上,谢和弦的音乐如今已经可以用行云流水去形容。如果说《于是长大了以后》只是一个成长的引子,那《寂寞疯了》可以说就是一壶的冷水浇头,让人遍体生凉。就像歌词里唱的,“把你的美梦敲醒,把你的憧景重击,现实只是我们都不要再骗自己”。田馥甄唱“寂寞寂寞就好”,是望不穿的文艺和落寞,“寂寞疯了”却是一种对现实对自我的纠结和无奈,他借用台湾摇滚不朽之作薛岳的《如果还有明天》的基调,喝出的是一种过分庭现实的惨淡之感。而以我的理解,这不仅仅是一手情歌,这分明是“垮掉的一代”在过于沉重的社会压力下的一种本能的反抗和呼喊。这又能让人想到谢和弦本人16岁弃学从艺,又为了组BAND的梦想退出偶像组合的经历,这种音乐气质上的拧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无论身处哪个时代,“成长”这个话题永远都比较沉重,好在谢和弦并没有一味的苦大仇深下去。而在这张专辑中,好友蛋堡、徐佳莹、庭竹的加入又使得“青春”的主题更加完整。对谢和弦、蛋堡、徐佳莹、庭竹这些人说,青春低调与才华横溢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与蛋堡合作的《CRA ZYFORU》灵气与邪气兼而有之,又有爵士乐和嘻哈乐混搭的幽默感。与徐佳莹合作的《柳树下》堪称是专辑的点睛之笔,以流行和歌仔戏的两种味道,创造了千篇一律的“中国风”的另一种可能性。而和庭竹对飚的《The Rock》又有点摇滚版《快乐崇拜》的意味,青春的释放感就这样一触即发,毫无一丝的拖泥带水。

  “我没心思读书,是班里最差的学生,就跟另外几个差生组了个乐团,老师看不起我们,说我们长大后就是小流氓。”谢和弦的叛逆经历犹如乐坛前辈们的复刻,而事实上恰恰相反,谢和弦在流行乐坛中自成一格,他的血性他的叛逆他的敢作敢为,恰恰是他音乐里最吸引人的地方。你可以简单的将这张《于是长达了以后》划分至R&B、说唱、摇滚、台语风等复古音乐风格的范畴,但这些都不足以体现其由内而外极富张扬的表现欲和冲击力,更不足以概括这张热血沸腾的青春记忆。

(责任编辑:董文)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