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光辉岁月》或《水中花》这些经典歌曲的前奏响起,你的记忆是会首先进入国语版模式还是粤语版模式?以常理来讲,对于非粤语地区的歌迷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但结果却偏偏是那么多的非两广地区的歌迷,甚至远到西北、塞北和东北的歌迷,都更愿意卷起舌头,以夹杂着普通话发音的方式,去用粤语演唱那些香港歌手的名作,即使有时候唱得惨不忍睹,却让人觉得亲切比字正腔圆的国语版更亲切。为什么这么多的歌迷会在面对粤语歌的时候,弃母语而投他乡之语?又什么同样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台语歌,却始终没有在中国形成过像粤语歌那样的时代影响力?答案当然不是粤语比台语或国语好听,而是粤语歌曲的魅力使然。
当代的粤语流行歌,兴趣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以许冠杰等为代表的香港歌手,融合了一些粤曲的旋律元素,再加上“甲壳虫”和“猫王”等西洋乐队的音乐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在歌词里注入了许多市井巷陌的“俗”内容,所以很快以亲切、时髦和动听,取代了之前英文歌曲在香港流行乐坛的地位。
而将粤语歌真正发扬光大的,则当属有“校长”之称的谭咏麟。正是谭咏麟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以《爱的根源》和《雾之恋》等专辑,才让粤语歌真正达到了一个巅峰,尤其是将许冠杰时代的俚语,改换成更能够让粤语地区以外歌迷也能接受的半文半百歌词,也为粤语歌真正的扩张,奠定了基础。加上罗文、甄妮、关正杰、陈百强、梅艳芳、徐小凤和张国荣等歌手的齐头并进,再加上顾嘉辉、郑国江、卢东尼、黎小田、林振强、潘伟源、潘源良、林敏怡和向雪怀等填词作曲人在幕后的妙笔,才让粤语歌曲在上世纪8、90年代达到了一个发展的高峰。
8、90年代的粤语歌之所以如此受欢迎,首先当然还是旋律好听,虽然那个时代的香港乐坛,最受人诟病的还是原创作曲力量的不足,使得几乎每位歌手的专辑,都必须用翻唱欧美和日本歌曲的方式,才能解决僧多粥少的窘境。也正是如此,歌词的份量也才会在粤语歌曲中的地位更为突出。那个时代的粤语歌词,不仅文笔扎实、而且意境优美,最重要的是,即使是文学色彩非常浓郁,甚至像是一首首的优质散文诗,但这些歌词却往往浅显意懂、雅俗共赏。
而进入90年代中后期之后,由于过度追求两岸三地的一体化,希望在一体化的情况下占领更大的市场,因此很多香港歌手都纷纷推出国语专辑,但由于多数香港歌手在国语发音上有问题,再加上所谓的国语版本大多来自粤语版本的改编,两相比较,粤语歌词里那些半文半白、更接近古典韵味的歌词,显然要比仿佛兑了水的国语版优美许多,这就难怪有许多歌迷宁可为隽永而放弃自己更为熟悉的国语,而愿意为了听歌而去学习陌生的语言了。
这几年的香港歌手,除了一直只发国语专辑的方大同之外,真正能同时唱响在国语和粤语歌坛的,几乎只剩下了陈奕迅。其实,从“英皇娱乐”的容祖儿和Twins时代开始,粤语歌曲虽然在整个华语乐坛开始式微,但林夕和黄伟在文字上的坐镇,加上郭伟亮、陈辉阳、“人山人海”、陈奂仁等新一批音乐人和制作团队更为开放的音乐创作和制作,其实在质量上,同样拥有许多高质的作品。如何韵诗、陈奕迅和杨千嬅等歌手的许多国语专辑,亦很容易让人感觉明显不如粤语专辑那么入心入肺。但如果说许冠杰时代的粤语歌曲,是因为太“俗”而不能冲出香港走遍两岸的话,那么这个时代粤语歌的影响力不大,则更主要源于歌词的太“雅”。由于林夕和黄伟文等词人,更多将香港本土的文化贯穿粤语歌词始终,也使得现在许多的粤语歌,对于不了解香港文化的歌迷来讲,显得非常深奥甚至晦涩,并直接造成了共鸣的障碍。
这不由又让人想起粤语歌曲的黄金时代,以谭咏麟为代表,以张学友为终结,这个时代的粤语歌曲,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粤语唱全中国人都能理解的情怀、烦恼、忧愁和快乐。而且由于粤语语系的发音更接近于中国古语,在文字的表达上,在音节的传递上,更能体现出一种传统的东方古典美,而这一点,恰恰是在发音上更为平直、缺乏变化的国语的弱势。所以,粤语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不仅仅只是流通于香港和广东甚或广西的语言,它同样是一种在当代还能够连接中国传统的语言模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粤语歌同样不应该仅仅只局限在两广和香港,振兴粤语歌,就不仅仅只是为了追梦和怀旧,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林夕和黄伟文等已经将粤语歌曲带入香港时代的同时,随着他们后来的接班人更为开放的眼界,想必也会在他们的文学修养和基础上,以更为开阔的创作视野,从而为现在这个偏雅的粤语歌曲时代,注入更多更新的俗元素,那个时候,也许就是粤语歌曲的第二个辉煌期。(爱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