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频道首页 > 新闻 > 内地乐闻

解析“唱片之死”命运之路:音乐未来与此无关

来源:法制晚报
2011年10月23日16:01
2005年以来全球实体唱片销量
2005年以来全球实体唱片销量

唱片之死
唱片之死


  中国内地,唱片销量连年下滑,到今年,已经比2005年减少了96%。唱片卖得好不好,早已经不是歌手们的人气晴雨表,出网络单曲、开演唱会、跨行转战影视圈,已经成为他们的新出路。

  辉煌已成过往,唱片被网络挤压到了历史的墙角,内地唱片工业的顶尖操盘手宋柯面对行业的现状发出这样的感叹:“唱片已死!”

  本期新闻聚焦周刊,通过触目惊心的数字、业内行家大腕的访谈以及第一时间的越洋连线,带你触摸“唱片”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时代宠儿走向迟暮,甚至走向死亡的命运之路。文/记者 寿鹏寰

  鼎盛年代 全球因你而“颤栗”

  在互联网时代,唱片业的低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不过,就像一位迟暮的老人,他也曾经历人生的巅峰。

  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辉煌时期的唱片业以它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人。

  音像出版、销售商 曾经多如牛毛

  唱片业作为“舶来品”早年在中国并没有形成规模,起初还只是在中国录音,在国外制作完成唱片。直到上世纪30年代,随着唱片在国内的普及,逐渐形成了“百代”、“胜利”、“大中华”三大唱片厂牌以及十几家小型唱片公司的体系。

  1979年,太平洋影音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唱片业进入音像时代。

  随着音乐卡带的流行,在此后短短10余年间,300多家音像出版单位、数百家复制生产厂家、10余万家销售商平地而起。环球唱片公司、滚石唱片公司、华纳唱片公司等大牌唱片公司相继在内地做得风生水起,中国的唱片业开始腾飞。

  上世纪90年代,华谊音乐老总袁涛还在滚石唱片工作。据他回忆,那个时候,流行音乐在内地大受欢迎。当时卡带和CD成为人们接触音乐的主要工具,虽然当时也有很多盗版出来,但由于歌迷热情极高,唱片的销量仍然非常好,唱片业的利润很高。

  “像羽泉的《冷酷到底》一张专辑就卖了145万张,除了专辑销量外,唱片公司还可以通过商演等活动回收利润。”袁涛说。

  袁涛介绍,虽然那个时候唱片业不像电影业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但因为利润和前景很好,不少资金进入这个行业,大大小小的唱片公司相继成立,这让内地的唱片行业着实热闹了一阵。

  两岸三地歌星云集 一度各领风骚

  经过80年代的起步腾飞,到了90年代,唱片业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铺天盖地的歌手海报、贴纸、卡带席卷内地,能数得上名字的歌手如过江之鲫。

  尤其是1994年前后,随着流行音乐的火爆,内地出现了毛宁、杨钰莹、黄格选、高林生、陈明、林依轮、陈红、潘劲东、谢东、孙悦等一批有特点的歌手,大街小巷的音箱里回响的都是他们的歌声。

  除了内地的歌手,这段时间,香港的天王天后们也在内地掀起一阵追星热潮:张国荣和谭咏麟两位乐坛老将,张学友、郭富城、刘德华、黎明“四大天王”,还有张信哲、莫文蔚、林忆莲、任贤齐、赵传、辛晓琪等风格不同的歌星,成为那个年代最引人注目的“精品”。

  一时间,中国的乐坛呈现百花齐放的盛况。这些歌手在当时都有一批固定的歌迷,一旦有新专辑发行、演唱会举行,歌迷们都会给予极高的热情支持。从1993年春节晚会,赵丽蓉、蔡明、郭达表演的小品《追星族》中就不难看出当时歌迷们的狂热程度。

  词作家、导演甲丁回忆起当年的盛况坦言,在这么短的时间里,30多个歌手能够同时占领市场,同时被歌迷所喜爱所接受,这在世界流行音乐史上可以说都是一个奇迹。

  1990年至2000年这10年,堪称中国流行音乐辉煌的10年,无数资金如洪水般涌入乐坛,把唱片业捧成一轮红日,无数音乐人纷纷闯荡乐坛,希望能够一曲成名。

  《弯弯的月亮》的曲作者李海鹰生动地比喻道:“在当时一个砖头砸下来,砸中三个人里边可能有两个是做音乐的”。

  唱片销量达巅峰

  破百万曾很常见

  李克勤不久前在内地的一个颁奖礼上领奖时发表获奖感言,他说道:“如果我跟陈奕迅的唱片加起来能卖30万张,我们所有人都要开香槟庆祝了。”

  如今唱片业的衰败与黄金时期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香港唱片业最辉煌的90年代,不包含内地,张学友的专辑《吻别》仅在香港就卖到了40万张,在台湾则销售出136万张。同期,刘德华的《忘情水》也不甘示弱,仅一周时间唱片就热卖超过80万张。

  当时的内地市场对于唱片的需求更是巨大。1993年,李春波演唱的《小芳》红遍大江南北。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这张唱片销量突破200万张,一举获得1995年第三届中国金唱片奖。在那个年代,一个歌手的唱片销量突破百万似乎已经成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唱片业的兴盛由此可见一斑。

  而到了2000年后,随着唱片业的衰败,国内极少能有歌手发行的唱片销量能突破百万张。

  唱片公司学会“包装” 媒体推出“娱乐版”

  “那个时候人们接触流行音乐的渠道还比较单一,要么是听广播,要么就是买卡带。”种子音乐(微博)总监、乐评人朱迪回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想随时随地听到自己喜欢歌手的音乐,唯一的方式就是买卡带。而且当时由于卡带成本较低,一盘正版卡带只要8元左右,很受歌迷欢迎。大街小巷一时间涌现了很多音像店,卡带几乎影响了一代人的生活。

  此外,乐评人科尔沁夫(微博)告诉记者,当时唱片公司的明星制以及全国媒体娱乐版面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唱片的销量。

  他表示,很多唱片公司从那时候开始有了包装艺人的意识,而在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时代,明星的出现让很多年轻人为之疯狂。而不少报纸有了专门的文娱版面,这对艺人的宣传推广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些明星以及他们推出的新唱片。

  光盘制作公司 那时盆满钵满

  在90年代,由于音乐媒介载体的变化,唱片业的辉煌直接带动了它的制作终端——光盘。在这十年中,大大小小数百家光盘制作公司成立,原先以卡带制作为主的音像制作公司也再慢慢转型。

  专门从事光盘复制的北京海传光盘公司可谓见证了唱片行业的兴衰。据该公司资深员工陈优丽介绍,90年代后期可以说是音像制品公司业绩最好的时候,一张光盘的加工费最高达到10元,利润非常丰厚。与唱片公司合作是海传光盘公司的重头项目,华谊、太合麦田等唱片公司发行的唱片就都是在这里生产的。

  “那时候,一个歌手发片,每月做几十万张的大有人在,我们甚至接过上百万的单。但这几年,基本上一个歌手能做几千张就已经很不错了。”陈优丽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全球唱片大繁荣

  在国外,由于唱片工业兴起较早,黄金时期维持得更长。上世纪50年代,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音乐红遍全球,震撼了当时的流行乐坛,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美国唱片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猫王个人就售出了超过5亿张唱片,销量惊人。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唱片工作的日益成熟,美国的唱片业达到巅峰。在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这近20年中,华纳、环球、百代、博德曼、索尼五家唱片公司霸占了全球大部分唱片市场。

  尤其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传统的唱片转化为数字化的CD,唱片业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在美国,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小甜甜布兰妮在这个时期都红极一时。1982年,杰克逊的《颤栗》一张专辑的全球销量就达到了1.04亿张(注:被认证的专辑销量为6000万张,其余均为盗版,2006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目前仍是全球销量最高的专辑。

  90年代,日本的唱片业也进入巅峰时期,为中国歌迷所熟悉的滨崎步、幸田未来、安室奈美惠都是在这个时期登上了巨星舞台。

  可以说,在80年代、90年代这20年中,全球唱片业普遍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大繁荣时期。

  被困网络 唱片公司“太委屈”

  内地最大的唱片公司太合麦田宣布不再签艺人,其CEO宋柯称“唱片已死”。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曾经签过布兰妮、贾斯汀等大牌明星的Jive唱片、Arista唱片和J唱片公司也宣布倒闭,都似乎进一步说明唱片业已是“穷途末路”。

  唱片业的现状到底怎样,是否真像宋柯说的唱片已死?本报通过数据统计以及采访业内人士,全面展示唱片业现状,发现内地唱片销量已经7年来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唱片,已经由歌迷们热门的消费品,变成了发烧友的“收藏品”。

  衰落·现象扫描

  销量连年下滑

  比2005年减少96%

  9月28日,歌手王啸坤发行第三张专辑《唱片》,这张专辑在市面上买不到,只能通过网上下载。作为歌手,他放弃了传统CD销售渠道,改为提供免费网络下载。

  王啸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之前发行过两张专辑,但从未拿到唱片挣来的一分钱。他认为CD终会过时,唱片业衰退,他的此举也只是顺应,而非对抗。 他现在很少听CD,听歌都听网上下载的免费MP3,但也都是免费的。

  2009年内地市场唱片销量总计500万张,只有2005年的十分之一。从2005年的4500万张到2009年的500万张,内地唱片销量如同搭上了“跳楼机”,急速下降。

  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数据,近7年来,我国内地唱片的销量是“一降再降”,平均每年降幅达到了41%。2006年和2009年甚至出现了“拦腰斩断”的情况,销量直接“减半”。

  今年,预计销量不足200万张,这一成绩仅为2005年的4%。

  收入一路下降 与电影对比鲜明

  唱片销量逐年下降,自然唱片收入也不容乐观,歌手和唱片公司难以通过卖唱片而获利。

  以前唱片公司一张唱片能卖到100多万张,按照一张10元的收益也能到1000万元。现在一张能卖到5万就是大卖了,收益也就50万元,有时可能还不够一张专辑的制作成本。

  相比节节攀升的电影票房,唱片收入可以说“少得可怜”。

  本报记者统计发现,从2005年到2011年的7年时间,电影票房从20亿元一跃过百亿,从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全年电影票房收入更有望突破13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31%。反观唱片收入则一路下滑,从7年前的7.64亿元下降到了1.13亿元,速度同样是31%,只不过是“负增长”。

  沦为宣传噱头 不再比拼销量

  唱片销量日益下滑,为何歌手和唱片公司还在乐此不疲地出唱片或EP?

  唱片策划人吴颖说,现在出唱片,和过去不同,不是为了拼销量,而是一种宣传的手段。

  “即使唱片卖不动,艺人还是要定期出唱片,还会隆重举办发布会,邀请媒体报道,这一切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博人气。艺人必须要有自己的作品,不然怎么走穴,怎么参加商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唱片公司企宣这样说。

  唱片公司资深宣传苗伟表示,现在唱片已经完全成为歌手的宣传名片,“出专辑”这三个字已经和“卖唱片”没太大关系了,只不过是歌手们发表新作品的一种方式,告诉大家这些歌是他们唱的。

  一首歌唱红了,谁会知道或者追问它来自某个歌手的哪张专辑,只会记住歌名,然后去网上搜索、免费下载,放进自己的MP3里,不花一分钱。

  太合麦田CEO宋柯说,歌手在很多时候觉得专辑是一个名片,觉得歌手总归是要有专辑的,这是惯性思维,可以理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唱片已经不是主流的音乐消费方式。目前唱片的确已经成为一种宣传的手段,毕竟大家多年来的观念是出专辑才能叫真正的歌手。

  衰落·寻求改变

  公司纷纷转型

  改做经纪与演出

  唱片公司的功能不再以卖唱片为主,而是集制作唱片、艺人经纪以及数字化音乐为一身。金牌大风早年间就从单纯的唱片公司转型为全能娱乐公司,今年太合麦田也做了一个决定:不再签歌手,不做唱片制作。

  宋柯说,太麦七成收入跟旗下所签艺人已没关系:20%是版权代理费,50%是数字音乐和移动音乐方面的收入,剩下30%是公司艺人带来的利润,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艺人在电影、代言、广告等方面的收入。

  他认为,市场如果不改变现状的话,唱片这条路必定是死路。像EMI早前退出华语市场,就是因为固守实体唱片这一传统方式,最终被淘汰,“现在我们放弃了一类业务,艺人唱片约和经纪约不签了,无线业务还在做。我们未来两大方向,一个是版权管理,一个是产品创新。最主要的新业务是数字音乐团队在花精力研发新的互联网上的音乐产品。”

  音像店改变经营 唱片将成收藏品

  唱片业的衰退,导致不少音像店关门,连卖盗版的音像店很多都改成餐厅了。三联书店的唱片架,从原来的几排展架,到今天只剩下一面墙,并且大多是古典唱片。

  今年6月,FAB音像店王府井店因与商场合约到期撤店,在7年多的时间里,FAB王府井店已成为无数歌迷的圣地。这里提供内地最全的正版CD,王力宏、蔡依林、潘玮柏等歌手的签售会都选在这里举办。

  昨日记者采访了FAB音像卖场经理肖伟,他表示,唱片销量下滑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FAB实体唱片销量每年也在递减,幅度在15%-25%左右。

  因为互联网的发展,FAB也改变了经营模式,从传统出版零售转到下载超市,在传统的音像卖场的基础上,发展数字下载业务,开拓连锁下载超市。目前店内的业务由很多部分构成:手机、数码产品、音像制品、动漫和明星周边产品,如果从整体来讲,唱片收入所占整体收入的比重非常小,如果只从文化产品来讲,占到60%左右。

  肖伟认为,虽然整个唱片业在衰退,但音像店不会消亡,CD唱片也还会存在,唱片会从以前的普通消费品变成收藏品。

  衰落·原因剖析

  数字音乐大行其道 唱片被网络宣判死刑

  “可以说是网络宣判了唱片的死刑。”十二乐坊经纪人王晓京说。

  自从网络下载成为流行,人们就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从网上下载什么都应该是免费的,音乐也不例外。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2008年的统计,中国数字音乐的盗版率已超过90%,导致实体唱片销量逐步走下坡路。

  崔健的经纪人尤优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传统的唱片业从一开始,就遭受到盗版的严重冲击,很多歌手、公司从一开始就无法靠唱片赚钱。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传统唱片的销量更受冲击,以前的几百万张唱片销量,现在想都不敢想。

  “崔健的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销量,盗版、正版加起来超过千万张,但是崔健本人根本没拿到那么多版税。”尤优说,“比如发行公司可能反馈这张专辑还有库存,但实际上早就再版了,但是我们并不知道。”

  “内地应该加大版权保护的力度,这对整个唱片业以及相关行业来说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我们跟国外版权公司合作,都会阶段性地收到一个很详细的使用清单,国外这方面要规范得多。”尤优说。

  音乐人拿不到钱 版权问题是关键

  据统计,2010年网络音乐收入23亿元,无线音乐收入20亿元,大型演唱会收入13.2亿元,电信运营商的音乐增值服务收入279亿元,但回到内容制造商的不足2%。而2010年的电影票房不过100亿元,却有40亿回到了内容制造商。

  唱片公司资深宣传苗伟说,大众的音乐消费模式已经转变了,这些收入和艺人、创作者之间缺乏良性循环,导致收益无法到达作者和唱片公司。

  宋柯表示,唱片公司已经成为整个产业链中的弱者,完全不具备跟互联网企业和运营商叫板的实力,如果不能通过强有力的资本整合,拥有市场份额35%以上,那么国内唱片公司基本上只有两个抉择——要么倒闭,要么转型。

  宋柯认为,除了商业模式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在CD之后,目前还没有更好的音乐产品。MP3是一个过渡,虽然比CD更方便,但无论从音质上还是创新性上都有很大的缺点,因此还需要有一种或者几种新产品,让消费者愿意从互联网上购买,愿意去花这份钱。

  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总裁许晓峰认为,唱片消费不再是主流,可能会与黑胶一样成为收藏品,音乐本身不会消亡,但需要新的播放格式。

  “一种新载体的出现对于好音乐来说,是有好处的,它可以重新被卖一次。最关键的就是行业的正版化。不一定是听众付费,而是应该谁获利谁付费。”许晓峰说。

  销量滑坡 “好日子”一去难返

  从全球范围来看,实体唱片产业每况愈下,情况不容乐观,美国、日本、德国以及英国等几大唱片市场的实体销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收入连续6年出现负增长,在唱片业发达的美国甚至缩水65%。

  另一方面,数字音乐在悄然迅速地崛起。去年,数字音乐在全球揽金107亿美元,而5年前仅为15亿美元。这一变化使得歌手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也促使盗版变得更加容易。

  美国音乐杂志《滚石》的产业编辑约翰·本杰明称,唱片业在经历时代的变迁,而目前至少已经是在白垩纪了。

  全球数据

  实体唱片6年负增长

  “龙头”美国缩水65%

  根据国际音乐行业协会提供的历年全球实体唱片销量数据,本报记者发现,在进入2000年以后,全球实体唱片销量持续下降。而在2005年以后,下降幅度进一步增大,连续6年呈现负增长。

  2007年的总体销量仅比2006年下降3.3%,销售收入为193亿美元,而2010年则比2009年下降8.4%,销售收入仅为159亿美元。截至2010年,与6年前相比,全球实体唱片销量收入骤降了将近25%,市场缩水严重。

  全球实体唱片销量收入下降,美国、日本、德国以及英国几大唱片市场也无一能够逃脱,不仅连续6年呈现负增长状态,而且与2005年以前相比,销售量下降均在10%以上。

  其中,作为“龙头老大”的美国,情况最让业内人士失望,最新数据显示,美国2010年实体专辑销售量仅为2.46亿张,这一成绩仅为2005年销售量的35%。

  时代变迁

  从磁带到网络 如今面临消亡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音乐产业在其传播媒介上的选择已经经历了多次变迁。上世纪60年代,荷兰飞利浦公司在欧洲市场上推出了卡式磁带,而飞利浦的合作唱片公司水星唱片1966年9月在美国开始推出音乐卡带。最初发行为49种音乐带。

  在众多唱片公司的追捧下,70年代后期,卡带逐渐演变成了乙烯唱片的替代品,并且在80年代,卡带的销量也超过了乙烯唱片,并最终成为音乐传播的主要媒介。

  但是好景不长,在上世纪90年代,仿佛一夜之间,街头巷尾音像店中的卡带都变成了CD唱片,卡带随身听也相继淘汰,CD机成为人们常用的播放设备。

  虽然有前例可循,但与以前不同的是,这次数字音乐的流行却意味着延续了将近百年的实体唱片产业即将消亡。

  “唱片现在就像恐龙,时代变迁,虽然说不上已经在侏罗纪即将灭绝,但至少已经在白垩纪。”本杰明说。

  收入结构改变 卖唱片难生存

  就在几年前,对于歌手的定义还可以归结为“以卖唱片为生”的人。直到现在,衡量一个歌手的成就,仍然会以这名歌手的专辑销量成绩来计算。但是事实上,音乐产业结构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已经发生改变,专辑不再是音乐产业占据垄断地位的收入来源。

  以美国为例,著名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根据美国音乐行业协会的数据,发现从2003年左右,美国音乐产业的收入来源日益多样化。原本占据美国音乐产业收入来源90%的专辑销量,现在仅占到65%左右,而剩下的35%则来自于视频、手机、单曲以及其他的一些途径。

  这篇博文的作者、自由撰稿人迈克尔·德古斯塔在美从事行业分析将近20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音乐产业收入日渐多元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于专辑的需求相较10年前有很大的下降。

  10年前,美国人会比现在多花费3倍的时间来听音乐,而且即便是在携带唱片不是很方便的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人也会比现在听音乐的时间要多出两倍。手机、网络等多样的输出终端冲淡了人们对专辑的购买欲望。

  据了解,在法国,唱片只占一个艺术家音乐工作的25%收入,还有15%是来自授权许可(微博)的纪念品收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制作家、作曲者已经体验到他们没有办法从唱片当中获取音乐价值,也就没有办法持续他们对音乐的创作动力。

  “数字”崛起

  以前,我用录音机录下卡带中我所喜欢的歌曲,后来用CD翻录,但是现在我只要上网,便可以很方便地选择喜欢的歌曲,不用专门为了某首歌去买下整张唱片,这是人们热爱这种方式的原因。当人们习惯了这种方式,旧的就将被淘汰,这是产业遵循的规律。

  ——美国音乐杂志《滚石》产业编辑约翰·本杰明

  去年创造107亿美元 保持平稳增长

  数字音乐真正成为主流也不过几年的时间,但是几项简单的数据却证明了它的实力。

  1995年9月9日,Fraunhofer-Gesellschaft发布了第一款实时软件MP3播放器,使得普通用户很容易地播放和制作MP3文件。随后网络流行,从网上下载MP3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数字音乐逐渐取代了CD唱片。

  到了2005年,全世界数字音乐的销售额在15亿美元;2010年,这一数字已经迅速变成了107亿美元,并且还在持续平稳地增长。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数字音乐市场,从2007年到2008年,数字音乐销量涨幅为28%。2008年到2009年的涨幅为13%,而近两年的销量涨幅趋于平稳。

  尼尔森音乐业务主管吉恩·里托弗称:“数字音乐下载只是进入稳定期,而不是将出现大幅下滑。这只是暂时的稳定,而不是已经饱和。”国际作者作曲协会联合会拉美地区主任圣地亚哥·斯库斯特表示,“数字音乐是多么巨大的产业,重造了音乐产业链。”

  据国际作者作曲协会联合会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个拥有100多个会员的国际行业协会,其会员在数字音乐版权的税收方面已经超过了70亿欧元。

  就在年初,在纽约召开的“数字音乐论坛”上,业内专家一致认为,在未来3-5年内,CD唱片将逐渐被在线音乐服务取代。

  促使盗版变容易 挤压实体唱片

  漂亮的数字和公认的趋势让数字音乐享受着发展初期的快速和认同,但是其背后的盗版猖狂不但令自己受到伤害,对实体唱片更是“致命一击”。

  在日本,一张CD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是2500-3500日元,数字下载一首曲子只需要300-400日元。而如果通过非法下载,费用则是0日元。

  对于数字音乐而言,几乎所有的数字音乐都可以免费在各种各样的网络链接中被发现,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完善,这些“免费”的盗版数字音乐无形中将大众的付费倾向牢牢地卡住,取而代之的是流向各层盗版生产商的腰包。

  多年以来,盗版问题一直存在,但是数字音乐的出现令盗版现象更为严重,这也是唱片业者颇为头疼的原因。

  美国产经网站eMarketer记者维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唱片公司就受到盗版的影响,但是数字音乐的出现让盗版变得更为容易。

  “相较于实体唱片的价格而言,正版数字音乐还算低廉,在iTune上花99美分就可以下一首自己喜欢的歌,并没有花钱的感觉。但是如果花几十美元买一张专辑,而专辑里的歌曲参差不齐,这对于消费者而言吸引力真的不大。”维娜说。

  唱片卖不出去,使得整个行业越来越不景气,于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只好另谋出路。 以前歌手靠唱片的销量来证明自己的歌唱实力和走红程度,但现在靠这个销量数字已经难以说明问题。

  现在的歌手红不红,要看他的新歌在网上的点击率和排行情况,还要看他开过多少次个人演唱会。

  而影视业的逐渐发展,则吸引更多的歌手转战影视圈。音乐人也纷纷进行影视音乐的创作、制作,以期在商业上获得更好的回报。

  出路·现场演出

  唱片业不景气

  演唱会却开得欢

  如果说以往看演唱会只是在做去或者不去的选择题,那这两年则要考虑的是去看谁的演唱会。

  张学友、刘德华、周杰伦、张信哲、陈奕迅、梁静茹、蔡依林等众多大牌明星纷纷在今年开唱,而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光北京一地,就有胡彦斌、方大同、卢广仲、阎维文、张靓颖、林宥嘉、谭咏麟、屠洪刚、韩红、杨坤、苏打绿、张宇等奉上的音乐“饕餮盛宴”。

  去年演唱会井喷,大部分周末被演唱会填满。而今年,根据大麦网数据,未来三个月,北京已经确定时间的演唱会将有43场左右,加上1-9月份已经唱罢的63场,北京演唱会将近110场,这一数字比去年的98场增加了12%。放眼全国,今年音乐会场数将达到300场。

  办个唱一举两得 收入超过卖唱片

  歌手举办个唱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演唱会除了是歌手个人综合实力的证明和展示以外,一场演唱会的收入不菲,也是歌手的主要收入来源。歌手一场个唱的收入,远远要比卖一张唱片的全部收入多得多。

  崔健的经纪人尤优认为,演唱会是对歌手实力最好的印证,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实力来做一场演唱会。

  太合麦田CEO宋柯也承认,目前歌手们挣钱不是靠发行唱片,商演和广告代言的收入才是最主要的收入,卖唱片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一个歌手进行一场演出的收入,比他卖一张唱片的全部收入还高。

  “音乐本身变成了艺人综合能力的一个展示,没有这个不行,有了才能去商演、开个唱、做代言。”宋柯说。

  现场音乐不可复制 成为最大盈利点

  内地原创音乐领军人物许晓峰认为,现在音乐企业中比较大的盈利点就是现场音乐,有门票收入、有广告赞助,这些都是能获得价值的部分,而且无法盗版。

  将于11月11日举办出道以来在京的首场个唱的歌手沙宝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音乐已经是一个免费获得的形式,做音乐的人做唱片、卖唱片,根本养活不了自己,必须寻找其他出路。

  “唱片市场已经衰退,只有演唱会现场无法复制,只有现场演出的形式,才可以让这些对音乐有梦想的人继续走下去,还有欲望去做音乐。”沙宝亮说。

  歌唱界新人转战网络 热衷出单曲、EP

  大牌歌手开演唱会,而歌唱界的新人们则选择出单曲、EP在网络打榜以增加知名度。

  据记者统计,仅今年1-9月份新出的1700多张专辑中,单曲和EP就占到了六成多,比起2007年,这一比例翻了近20倍。

  专辑是越出越少,而单曲和EP却一路上扬,从2007年的仅14首,到2010年的1152首,歌手似乎都热衷于此。原因在于单曲适合打榜,榜单上的名次越靠前,也就越能证明歌手是否当红。

  歌曲排名靠前,能带来高传唱度。传唱度高了,能带动彩铃下载,也就意味着在商业上可以获得高收益。

  从2005年开始,彩铃、手机铃声等音乐衍生周边应用,为一直以来惨淡经营的唱片行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这几年唱片不赚钱,但彩铃、手机铃声业却风生水起。一首歌的彩铃下载量高,利润就高,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

  出路·网络打榜

  出路·进军影视

  大腕唱而优则演

  “超女”演戏粉丝支持

  除了开演唱会,进军影视界也是歌手们的一大出路。

  不少男歌手在歌唱事业上取得辉煌成绩后,就想在大银幕上一显身手,如崔健、周杰伦、王力宏等,他们不仅在电影中出演重要角色,还饶有兴致地做起了导演,从简单的唱而优则演,做到了能够“一切尽在掌握”的电影人。

  崔健的经纪人尤优表示,今年崔健一直专注于他自编自导的首部电影长片《蓝色骨头》的后期制作,预计明年上映。

  “崔健涉足影视,主要还是兴趣和爱好,这么多年他一直对电影非常感兴趣,看过上千部电影,自然会有表达的欲望。也许通过音乐不能完全表达的时候,就想通过电影这种方式去表达。”尤优说。

  尤优表示,音乐还是崔健的主业,永远是第一位,崔健也在筹备新专辑,正在创作阶段。“专辑肯定要出,只是时间问题。”尤优说。

  女歌手们也不甘示弱,大银幕也在向她们频频招手。“超女”出身的偶像歌手李宇春自出演电影《十月围城》后,今年又与李连杰、陈坤、周迅等大牌影星合作,出演徐克的3D武侠巨制《龙门飞甲》,该片预计12月中旬上映。有强大的“玉米”粉丝团体做后盾,李宇春在电影圈应该会走得很好。

  同为“超女”出身的歌手何洁也参演了多部影视剧,如张一白导演的电影《将爱》等。而尚雯婕、厉娜、刘力扬等从选秀比赛脱颖而出的“快女”也开始参演电影、电视剧,逐步完成从选秀歌手到歌影双栖艺人的转变。

  影视音乐需求多 音乐人转战影视圈

  宋柯直言,歌手转向影视,就是因为唱片业的衰退,他们肯定要寻求更好的领域去发展。

  “周杰伦的专辑目前还算能卖的,但他依然转战影视圈,如果唱片好,我相信他没那么大精神去弄电影。包括小柯也专注影视音乐,张亚东也去拍电影。这样一个现状很正常。”宋柯说。

  崔健的经纪人尤优表示,歌手转战影视圈,多了一个对自己推广和营销的渠道,也能在商业上获得更多回报。

  此外,还有不少音乐人不再做唱片,而是转做影视、广告音乐,如音乐人捞仔、刘沁、丁薇等。捞仔曾为电影《南京南京》担任音乐指导,为电视剧《浪漫的事》、《常回家看看》创作主题音乐;丁薇为电视剧《蜗居》演唱主题曲;刘沁为电视剧《奋斗》创作片头曲《I'm fine》。

  乐评人郭志凯(微博)认为,近几年内地影视业发展迅速,影视音乐自然受到重视,这也给很多音乐人创造了条件。唱片市场不景气,音乐人需要另谋出路,于是纷纷转向影视音乐的创作、制作。

  歌手导演、参演的影视作品情况一览

  周杰伦:《头文字D》、《满城尽带黄金甲》、《不能说的秘密》、《大灌篮》、《青蜂侠》

  王力宏:《恋爱通告》 阿牛:《初恋红豆冰》

  崔健:《成都,我爱你》、《蓝色骨头》

  李宇春:《十月围城》、《龙门飞甲》

  尚雯婕 :《熊出没注意》、《回马枪》

  厉娜:《桃花运》客串、《越光宝盒》客串、电视剧《虎妈》、《中国式母亲》

  何洁:《倾城之爱》、《Hello!树先生》、 《活该你单身》、《刀客外传》、《将爱》、《夏日乐悠悠》、《国父孙中山》

  刘力扬:《搜神记》

  数据展示

  注:这些歌手的个唱出场费为50万-200万元

  内地一线歌手名单

  男歌手 刘欢、崔健、孙楠、沙宝亮、 满文军、 羽泉两人、许巍、

  郑钧、杨坤、汪峰

  女歌手 那英、韩红、毛阿敏、田震、

  孙悦、李宇春、张靓颖

  内地单曲、EP年增产数量

  年份 总数 专辑数 单曲数 EP数 单曲及EP

  占总数百分比

  2007年 1535 1484 14 37 3.3%

  2008年 1678 1321 317 40 21.3%

  2009年 1947 1203 702 42 38.2%

  2010年 2381 1005 1152 224 57.8%

  2011年 1712 587 870 255 65.7%

  (截至9月)

  注:数据来源于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及媒体公开报道

  “情非得已” 操盘手度势转型

  摸着书架上一排未开封的唱片,宋柯轻轻叹了口气。“不签歌手”、“唱片已死”……内地最大的唱片公司太合麦田掌门人宋柯今年以来的一系列言论,引起业内外强烈关注及各种猜测,同时被很多人误读为“音乐已死”。

  近日,宋柯接受了《法制晚报》专访,回应外界诸多猜测,并解读太合麦田在音乐界的生存之道。

  唱片业衰败,导致歌手出唱片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仅仅作为自己开演唱会或者商演的名片。 而宋柯之所以有底气喊出放弃唱片业务,是因为其公司近年来在无线音乐和创新产品领域的良好发展——足够赚得盆满钵满。

  现状

  销量逐年下滑

  唱片确实“死了”

  对于目前唱片业现状,宋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欧美唱片有史以来最佳销量前20名中,第1名是迈克尔·杰克逊的《颤栗》6000万张,第20名都是3000万张起,2005年以后就再也没有唱片进入这个排行榜。

  面对2005年至今90%的衰退,并且还在继续以每年百分之十几的速度下降,不得不承认,唱片的确死了。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FW):目前唱片业是怎样的一个状况?

  宋柯:其实唱片大部分时间应该算是粉丝产品,跟粉丝电影差不多,我这次去香港买了3000多块的唱片,我自己清楚这三十张估计能拆封的都不超过五张,就是收藏,往那一搁心里踏实。

  FW:唱片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宋柯:我不太好说这话,太得罪人,之前的言论已经遭致很多同行的抨击。

  唱片确实不行了。欧美唱片有史以来最佳销量前20名,2005年以后的就没进过这个排行榜,因为第20名也是单片销量3000万张。第一名是迈克尔·杰克逊的《颤栗》——6000万张,这个数现在绝没有了。现在全世界单片能到两三百万张的,就很了不起了,几乎没有过五百万张的。

  这是什么差别?百分之九十的衰退,唱片销量每年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在下降,你说唱片没死么?我觉得死了。

  FW:但是唱片还是有人听的,你不是也在买唱片?

  宋柯:对,唱片这个产品你说有没有人听?确实有人听。龚琳娜(微博)如果出实体专辑,我相信肯定有不少人买。但唱片确实不是主流的消费方式,我聊的是主流消费方式,不能拿俩个案说唱片没死,那黑胶还在呢。有人说黑胶这产品依然有生命力,我打死也不信,全球能生产黑胶的公司现在一个手都能数过来,当年几千家生产商,现在连盗版都没了。

  FW:大牌歌手的唱片销量还行吧?

  宋柯:周杰伦这么能卖的不也拍电影去了?有才华的人怎么不会往更好的领域发展呢?如果唱片好我相信他们没那么大精神头去弄电影。王力宏也是,小柯早就去弄影视音乐了,张亚东、高晓松(微博)也在拍电影,这很正常。

  唱片已成“非主流” 出专辑就似印名片

  现在一张唱片并不能为一个歌手带来多少直接收益,但是会间接地让歌手有资格去接受商演、个唱、代言。如果没有作品,就像没有身份一样,和草根没有区别。

  所以尽管宋柯认为“唱片已死”,但他并不否认歌手出唱片会为其带来其他价值。

  FW:现在唱片对于歌手来说,是不是只是宣传手段?

  宋柯:歌手在很多时候觉得专辑是一个名片,没专辑不行。音乐变成了艺人综合能力的一个展示,有了这个才能去商演、演出、个唱和代言,这已经是惯性思维。

  FW:你们公司目前唯一还有合约在身的就是偶像男团MIC了,他们还会出唱片?

  宋柯:前一阵他们还特别认真地对我说,想发专辑,不想发EP。我说发吧,成本上没差多少钱,如果他们和粉丝们拿到专辑觉得心满意足,干吗不做?

  但我还是坚定地认为,唱片绝对不是主流消费方式。我现在看演唱会或视频节目已经不看DVD的了,因为网上各种高清格式的都有。整个音乐产品我认为就是要更新换代。

  FW: MIC上张EP成绩怎么样?

  宋柯:上张EP收入很少,他们主要还是靠代言和演出,代言还不错,上升很快。

  宋柯档案

  太合麦田创始人,先后推出了叶蓓(微博)、老狼(微博)、朴树等歌手,被媒体和业界人士尊为内地唱片工业的顶尖操盘手。

  供图/IC

  希望

  音乐活得“好好的” 告别唱片不必悲伤

  宋柯放出“不再签歌手”、“唱片已死”的言论后,很多人就误解为“流行音乐行业已死”。

  宋柯对这个说法很委屈。他一再强调,音乐永远不死,只是唱片这一形式的音乐产品死了而已,并且也不用为此纠结和伤感,因为这一段的终结必然意味着下一段的开始。

  FW:唱片“死了”,但不是说音乐不行了对吗?

  宋柯:很多人误读,老宋说这个行业死了——我可没说。音乐本身没问题,音乐也死不了,大家一定要听音乐的,我是说唱片这个形式的产品死了。

  很多人在网上悲伤地说,我们还写不写歌?这个完全是两码事,只不过你写完、录完歌,怎么去经营的问题,不是说这个行业死了。

  大家都有活得很好的办法,音乐肯定没衰退。你看演唱会多火爆,真有好东西的歌手开演唱会还是很赚钱,说明音乐本身消费市场不差,差的是唱片这个产品和新模式的出现。还有,这种新模式能不能让资金回到内容制造商那里。

  FW:虽然卖不动唱片,但其实音乐人们过得都好着呢对吗?

  宋柯:因为音乐活得挺好,除了版税越来越少、唱片越卖越少,所有音乐周边的收入越来越高。写词作曲的、录音师、制作人、乐手……他们的身价一点也不低。艺人的出场费都在涨,现场演出的票价也在涨,这些人的生活一点也没问题,他们并不苦,火着呢。有什么哭穷的?如果一个音乐公司的主要收入在唱片,那才真得哭。

  我们公司现在专玩数字音乐,数字音乐怎么会惨?一年好几千万收入。跟其他行业比我们算小公司,但我们过得挺好。

  FW:你经历过唱片业的黄金期,如今也经历着唱片衰败期,有没有感伤?

  宋柯:一点都不悲伤。第一,我进这行时唱片已经在走下坡路;第二,在中国,盗版唱片占了百分之九十。如果我生在国外,我肯定悲伤。我们也做过几张销售冠军的碟,这要在欧美,我们不得买飞机去?美国那几个能做出那种唱片的公司不都发了?所以我不悲伤,死就死了,我本来又没享受过什么东西。

  当年卡带没的时候为什么不悲伤?就是因为有更好的产品——CD出来,更容易储存,没人悲伤。现在也是一样道理,有新产品比CD更先进,没人会哭。我愿意买新的,每次技术进步给音乐工业带来的是好事,绝不是坏事,大家没必要悲伤。

  规划

  彻底转型 谋求创新

  如今的太合麦田不再签歌手,更不再出唱片。宋柯为他们的未来制定了两大方向:版权管理和产品创新。尽管他自己也不确定新产品能否成功, 但可以肯定的是,昔日的唱片业巨头已经彻底转型。

  FW:现在太合麦田到底在做什么?

  宋柯:既然音乐有这么大的市场能量,就需要有一种或者几种非常好的新产品,让消费者愿意从互联网上买,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这几年我们积累了很强悍的数字团队,技术在同行里算有点优势,干脆用在产品创新上。现在数字音乐团队正在花精力研发新的互联网音乐产品。

  FW:还能有什么样的新产品出现?

  宋柯:这个产品虽然有雏形了,但是没法说,万一没成怪丢人的,还得保密。

  只能说一点,太合麦田未来肯定不是各个音乐公司的竞争对手,而是合作者。我们已经不做艺人,不做经纪,不做音乐制作,慢慢变成各公司合作方。

  FW:消费者会接受吗?

  宋柯:都是潜移默化的。其实音乐本身消费门槛不低,彩铃、月功能费、下载费不便宜,演唱会票更贵了,至少60块钱起。

  我们研究的这个新产品是基于互联网上一个比较方便吸引人的东西,大家愿意每月留出零花钱十块八块享受一下的玩意儿。

  本版文/记者 寿鹏寰

  实习生 苏良

  “难以抗拒” 海外厂牌谋新生

  近日,索尼唱片旗下RCA厂牌将几家子厂牌关闭,旗下布兰妮、贾斯汀·汀伯莱克等大牌歌手都将转会到RCA。 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RCA这么做似乎合情合理,子厂牌Jive运营总监蒂姆·柯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产业严重缩水,他们无法完成和以前一样的业绩。这次关闭三家唱片公司就是为了将所有资源都集中到RCA上,这样会更有利于生存。

  那么对于RCA而言,又会如何应对每况愈下的实体唱片市场呢?本报记者连线了该厂牌的运营总监皮特·埃奇。

  海外连线

  唱片产业环境改变

  为生存关闭子厂牌

  《法制晚报》 (以下简称FW):是什么原因让你们做出关闭子厂牌的决定?

  皮特·埃奇:现实就是如此,实体唱片最终还是要被数字音乐取代。数字音乐有它的优势,人们可以更加方便、舒适地去购买音乐,然后更有效地管理他们的音乐。尽管音乐产业的收入不再像10年前那么好了,但是有趣的是,它的覆盖面却变大了。

  FW:很多人认为唱片产业正在缩水,RCA是如何应对的?

  皮特·埃奇:的确,这个产业是在缩水,每个公司都在裁员,而且歌手的数量也在流失,但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去挣钱。相较而言,我们仍然还是一个高效的机器,我们将子厂牌关闭就是为了翻新RCA。产业环境发生改变,现在我们实际讨论的已经不是一家唱片公司,而是一家音乐公司。

  FW:RCA旗下都有不少当红歌手,真的有关闭的需要么?

  皮特·埃奇:为了翻新RCA,我们不得不让老的厂牌退休。虽然我们把厂牌关闭了,但是这些厂牌的歌手还在,这是最大的价值。

  重心转向巡演 专辑更像是纪念品

  FW:公司旗下有这么多的当红歌手,但是专辑的销量并不理想。那么对于RCA来说,当红歌手的意义在哪?

  皮特·埃奇:我很庆幸我们有一堆超级巨星,尤其是摇滚乐,像戴夫·格罗尔、喷火战机乐队等等,再加上Jive那边的宽限三天乐队等等真的不少。我们投资了很多在摇滚乐上。我们认为摇滚乐队在巡回演唱会、商演上仍然是有利可图的。

  FW:演唱会现在比唱片更赚钱?

  皮特·埃奇:这是显而易见的。以前演唱会只是为了贩卖专辑而采用的一种宣传方式,专辑的收入才是最主要的。但是现在演唱会的盈利要远远超过专辑,也是不少唱片公司的收入来源之一,而专辑更像是一种纪念品了。

  FW:也就是说,你们不再局限于唱片产业,而是多元化发展?

  皮特·埃奇:嗯,我们将活跃于音乐产业的多个方面。我们将会和索尼/ATV合作同步发行,我们将会发掘艺人更多的价值。可能我们还不能像华纳音乐那样做到360度全方位发展,但是我们试图向那方面转变。原本的唱片厂牌必须进行转型。虽然有很多人认为艺人自己也可以做,但是音乐公司仍将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们将通过所有的平台进行宣传和营销,而不再局限于以前的那些。但我们仍然将为新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数字实体兼顾 根据艺人情况定策略

  FW:对于数字音乐你怎么看?之前你也说过,数字音乐将取代传统唱片。

  皮特·埃奇:我们的业务中有55%的数字音乐和45%的实体唱片,两者我们都有所兼顾。像莱昂国王,他们通常能够卖出更多的专辑,但是单曲的销量却并不高;但也有斗牛犬乐队这样的,他们能卖出很多的单曲,但是专辑的销量却差强人意;还有像Ke$ha,两者卖得都不错。

  我们通常会根据我们的艺人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发行策略,每个艺人都有不同的市场定位,不能以偏概全。如果我们的艺人只有单曲销量很好或是只是专辑卖得不错,我们都很高兴。当然如果两者能兼顾是最好的。

  产业环境在变化,我们只能寻找那些能够赚钱的地方。这也是令人振奋的,变化总是能够提供机会,虽然这里也有痛苦。

  歌手出路

  电台司令自立门户

  率先发展线上音乐

  去年7月,英国著名乐队电台司令(Radiohead(微博))主唱托姆·约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只是几个月的时间,而不是几年,音乐产业的公司就将全部关闭。不要把自己拴在这些正在下沉的船上,相信我,他们将要沉没。”

  约克倒是用实际行动做了表率。电台司令乐队早在2007年便选择与有着“一锤子买卖做十年”的老东家百代唱片分道扬镳,十年的合作就此结束,然后自己掏腰包做了第7张专辑《In Rainbow》。

  让人惊讶的是,他们把专辑放在乐队的主页上供人下载,而且价钱由下载的乐迷定,也可以不给,总之爱给不给。当时约克在接受采访时说:“能够和见鬼的正在堕落的音乐产业模式说滚蛋,我们感觉不错。”

  这张专辑虽然很快充斥网络,但歌迷知道销售的款项可以直接给到自己的偶像,大家还是纷纷解囊,甚至平均出价达到了4.5英镑。虽然比线上音乐商店一般专辑的售价稍低,但还是有一个让人非常惊喜的结果。

  今年,电台司令乐队发行了第8张专辑,他们对发行策略又进行了调整。2月19日电子版上线,5月9日则发行实体唱片。不过不是一般的实体唱片,更像是一份纪念品,其中包含了2张包装精美的10寸黑胶唱片和一张CD,但是价格与普通唱片无异,仅要30英镑。

  ●歌手独立经

  不少外媒认为,电台司令乐队此次的做法值得自立门户的歌手借鉴。英国知名产经网站memeburn专栏评论员凯瑟琳·莫里就专为“自立门户”的歌手们总结出了三条经验:

  1.当不在任何唱片公司时,线上音乐价格可以更便宜。

  2.价格便宜,乐迷可能会购买更高码流的较好音质的音乐。

  3.实体唱片的购买者更多的是收藏者和超级粉丝,这些人会愿意为那些官方的纪念品花钱。

  电台司令乐队并不是脱离唱片公司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个。2007年,麦当娜离开华纳唱片,转投全球最大现场演出公司LiveNation的怀抱,而另一英国著名乐队绿洲乐队(Oasis)也将他们的新单曲做成了免费下载。

  危机四起

  亏损40亿美元

  百代换名重组

  今年2月,花旗银行以100%股权接手了百代。不到半年,原本打算分拆上市的花旗没了耐心,百代被整体出售。

  已经百年的百代唱片亏损高达40亿美元,2007年第一次将自己卖给了英国私募基金泰丰资本,几经换手重组,最终还是没能保住名字。

  负债20亿美元

  华纳音乐被收购

  上周,世界第三大唱片集团华纳音乐也终于把自己整个卖掉了。俄罗斯裔美国富翁伦恩· 布拉瓦尼克拥有的通道实业集团以13亿美元的价格将华纳收购。

  不过据国外媒体报道,真正的成交价远不止13亿美元,因为华纳光是债务已达20亿美元。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责任编辑:朱童曼)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