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本季度的选秀节目档期,《中国好声音》《中国最强音》《中国梦之声》等三档无论从命名到形式都雷同的歌唱比赛真人秀几乎同时开锣,接棒“超女”“快男”等选秀节目老前辈,摇身一变粉墨登场。这批节目都与美国同类唱歌比赛真人秀“深度合作”,包括《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美国好声音 The Voice》《X音素 The X Factor》《美国达人秀 America's Got Talent》等都在这里找到了亲兄弟。
与过往着重在参赛选手身上挖掘煽情故事的套路不同(例如怀揣伟大理想的家庭主妇、买鸭脖子的励志夫妻等等),最近一年的选秀节目都纷纷把吸睛重点从选手转移到评委身上。看看《中国好声音》便知道,比起最终赢家(不记得是谁了吧?),大家讨论最多的是那英的发型、杨坤的演唱会数目、哈林的编曲神功。同样,美国版《The Voice》也在第一季度之后取代Cee-Lo和Christina Aguilera,换上爱放电的Usher与闹情绪的孕妇Shakira;而《X音素 The X Factor》在上一季度更是请来了Britney Spears展示其毒舌本领。参赛者使出浑身解数满地打滚,都比不上评委们打情骂俏翻白眼放狠话。问题就是:评委的明星效应,真的能搭救选秀节目吗?
或许比起为评委换血,以下这些办法能更有效让选秀节目活起来,而更重要的,就是要让节目最终诞生的赢家能实打实在音乐行业立足
奖品:越实际越好
歌唱选秀节目的标配大奖,是大量奖金加上主流厂牌一纸合约,行外人看来似乎得奖了就能高枕无忧,但稍微接触行业的人都知道,有钱、有签约,根本代表不了什么。尤其在独立歌手也能杀出一片天的当下,大笔一挥的合约换来的,远远无法与连续几个礼拜黄金时段上电视换来的名人效应对等。大部分的参赛选手,都逐渐成为混脸熟靠商演度日的炮灰,节目为其创造的名气白白浪费。主流厂牌的合约,能否换成更灵活更具体的营销策略?有早已扬名立万的评委在前,为何不能让得奖选手成为其巡演嘉宾?尤其在《好声音》系列里,夸下如此海口的评委不在少数,但没有一个成真。
评委:越专业越好
看美国选秀比看任何娱乐节目都要热闹:Mariah Carey、Keith Urban、Steven Tyler、Nicki Minaj、Usher、Britney Spears、Jennifer Lopez、Shakira等等,星光亮瞎人眼。但当节目正酣,评委之间的互动总比选手表现更得到导播垂青。其实大明星给出合理的有建设性的专业意见,远比为了节目效果互相做托要有看头——毕竟,托儿,现在哪个观众看不出来啊。忠言逆耳,不好听的建议提出来,镜头固定在评委的认真交代上,要比盯着选手撅嘴苦笑要好。
嘉宾:幕后胜台前
《美国偶像》和《X音素》近两年都有重量级的行业人士出面培训参赛者,从Jimmy Iovine到Simon Cowell到 L.A. Reid,他们的指导意见往往要比身为歌手的嘉宾更有导向性。但由于《美国偶像》的嘉宾出场顺序与级别成正比,而《X音素》的导师指导又分门别类,过五关斩六将的决赛选手排除万难都未必能得到高人指点,或被即将签约冠军的唱片高层点相。所以,增加嘉宾里的老行尊数量,对参赛选手离开比赛后在音乐行业生存更有利。
选手:叫好更要叫座
《美国偶像》《美国好声音》《X音素》等都在iTunes上设有参赛选手作品购买专区,但并非每档节目都把网络销量纳入评分标准。实际上,网络销售状况最能说明参赛选手的受欢迎程度:家庭观众喜欢,喜欢得不只是动动手指给手机投票,而是愿意花钱购买其音乐作品,难道这不是打造歌手最重要的基础吗?尽管网络销量排行加上实际比赛得分排行,无疑让选手还未飞出比赛象牙塔就顶上双重压力,但这远远比不上节目产生冠军却没人愿意听来得残酷。看看《美国偶像》2010年冠军Lee DeWyze,即使拥有数百万观众投票,他的专辑发行首周却只卖出不足四万张——换句话说,他一出道,就没落了。
花絮:别让边角料太抢镜
唱不好的人30秒,唱得好的人也30秒,评委的评论一样激动荡漾,好坏参半虽然有趣,却对有天赋的努力的歌手并不公平,更莫伦此举会拉低节目平均水平,浪费观众时间。展示搞笑边角料的合适途径,是在正式比赛完毕后跟上一整段花絮合集,权当放松,也不失为好办法。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