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协庆 [保存到相册] |
时隔11年,陈洁仪发表新歌《着迷》,收获极佳反响,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是她的多年搭档、好友潘协庆,这对最佳拍档终于有了新作品。而7月30日,潘协庆也将在北京举办“终于还是等到你-潘协庆作品音乐会”,这将是他20年来创作精华的大集结。
好歌手和好歌曲,单有一个已经很难,两个合璧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不管泛娱乐化的渗透多么彻底,毕竟好歌手才是音乐行业的命脉,好歌曲是供养这条命脉的食粮,而作品是这个行业获得尊重的唯一途径。
在舆论裹挟的流行歌坛,误会一直普遍存在,《潇洒走一回》原本只是配合古装题材戏说,却成了下海一代心声;周华健50岁开外才能放下“国民歌手”,任性地做《江湖》,但他二十年多前就在唱《寡妇村传奇》了。误会不会饶过任何人,陈洁仪是新加坡国宝级歌手,可非等到参加了节目才再次收获关注;时常有人提到潘协庆,表现出对他“很久没消息”的惋惜,其实他的作品一直源源不断。
对很多人来说,潘协庆的名字似曾相识,大约在磁带、唱片、KTV字幕的词曲创作一栏。对另一部分人来说,他是潘美辰的哥哥。其实,在我们知道这个名字以前,早已经被他感动过无数次。至少在打动听者的一刻,潘协庆谁都不是,除了一个独立创作者。
在两岸三地流行文化的融合和商业对抗之间,综合三地发展起伏情况,1995年——2005年堪称华语流行乐的黄金时期。直到现在各大经典热播榜和KTV点唱榜中,1995——2005间的作品仍占据相当重要的比例。这种繁荣的肇始原因林林总总,但关键一点恐怕还是创作集群的全面爆发,一大群流行乐词曲作者联合促成了华语流行音乐“一首歌瞬间红遍大江南北”的最后回忆,其后便开始了漫长的分众化时代和去中心化的时代,是为后话。在这个黄金10年里,台湾词曲作者、一代创作大家潘协庆堪称相当奇特的存在。
潘协庆从来不是最大产量的创作人,可他的产量、水准罕见的稳定。在4年发行5张唱片后,潘协庆于1997年完全转为幕后创作。从《冰雨》被刘德华指定辑主打歌开始,潘协庆开始了作为创作人的黄金年代。之后他为郭富城、张学友、陈奕迅、周华健、王菲、郑秀文、张韶涵、那英、孙燕姿、粱静茹、S.H.E 、刘若英、梁咏琪等天王天后,创作出数百首热门歌曲,成为华语歌坛最重要的词曲创作人之一。
1998年对潘协庆来说意义非凡,《有故事的人》、《不管有多苦》、《有故事的人》、《深海》、《红色》、《不后悔》、《半途而废》、《承认》等全发表在这一年,潘协庆风头一时无两。其后《跟着我一辈子》、《烛光》、《你喜欢不如我喜欢》、《出界》、《爱你不是两三天》、《我喜欢》、《累赘》、《掏空》、《难得好天气》、《指望》等等佳作,使潘协庆成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华语流行歌坛最为炙手可热的创作人,他的诸多经典也给所谓的华语流行乐黄金年代贡献了享用至今的积淀。
从时间跨度上来说,潘协庆是少有的经历过黄金10年至今仍在一线的台湾创作人。迄今近20年的创作生涯里,他的作品年代分布非常平均,几乎年年有新作、常常有大卖经典。对于创作人而言,最难的并不是偶有灵光,而是在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下,保持旺盛的创作力、原创力以及持久的耐力,只有持续保持较高水准,才敢称大家。或许受益于乐观、随和的性格,潘协庆虽然也有密集的作品发布期,但他更愿意主动放缓脚步,这反而让潘协庆得以不必参与“创作竞赛”。当然,这也使他“低调”了许多,不过收获创作的长青也是幸事一件。
潘协庆自幼学习音乐,钢琴和弦乐都是他的“贴身武器”,他的作品非常注重旋律的流畅,善于营造氛围,用不疾不徐的铺陈来制造叙事语气,在并不复杂的音乐结构里通过巧妙的桥段设计出多端可能,再辅以非常上口的副歌,堪称华语流行金曲最典型的样本。同时得益于与姚若龙、许常德、丁晓雯、何厚华等同时代最优秀却又风格各异作词人的合作,潘协庆的作品风格多变,在中文流行情歌+R&B的底色下,诸多音乐元素都有涉猎,或激情澎湃或黯然失魂或心事重重或直抒胸臆或百转千回或如泣如诉或缠绵悱恻,种种心情都能在潘协庆的音乐里得到关照。
从创作特点来说,潘协庆是少有的词曲“左右开弓”。由于传唱金曲甚多,潘协庆的作词才华并不显山露水。在作词上,他再次表现出多变性,他可以替男人发声,更可以写出女人心声,同是伤心,他给陈奕迅写“她掏空我的心/她操控我的情/她总是不留余地的作决定/让每一个星期天都变成我最遗憾的回忆”(《掏空》),给孙燕姿写“不想成为谁花心的累赘/狠不下心责备只好知难而退”(孙燕姿《累赘》)。他能写“我喜欢/一醒来/有你在身旁/我喜欢/赖在床上/看你喝汤”(梁静茹《我喜欢》)这样的小女人,“别指望我谅解/别指望我体会/爱不是点头就能挽回”(郁可唯《指望》)这样的决绝,甚至还给台语歌后江蕙写过若干经典,其中就有“想欲/学乌仔/海角/天边/想欲/像风/骆驼/归暝/才知人生一出戏/人情越炖越无味”的洒脱淡然。
周华健曾在一个非正式场合说:“潘协庆老师是我心目中台湾整个创作界前五位的大家。”考虑到光他的老东家滚石就有几十位创作能手,所以这个评价着实够高。当然,对创作人来说,最好的加冕仪式绝非外在奖赏,而是心血作品被有故事的人听懂。(文/车头小伙)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