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曲封面 |
13年没出专辑又怎样,王菲依然还是天后,每一次推出新单曲,在该批的批、该毁的毁、该吐槽的吐槽之后,蓦然回首,那些当时落井下石的人,却发现还是王菲的声音最动人因为王菲的新曲一经上市,就成了金曲;因为王菲的金曲流通几年,又成了经典。比如《因为爱情》、比如《匆匆那年》。
因为放弃了唱片这个传统的载体,所以这些年的王菲,更多把平台换到了电影领域,而尤其是和张一白导演合作的作品最有默契,之前提到的《因为爱情》和《匆匆那年》,就分别是电影《将爱进行到底》和《匆匆那年》的主题曲。
默契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或者唯一的解释,就是合作之外那种生活、私交中的默契吧!把《因为爱情》换种说法,就是“因为友情”。
所以,当这一次张一白的新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再度找到王菲演唱片尾曲《你在终点等我》时,即使电影还没上映,至少音乐这一块,已经让人感到——有戏!
戏得靠名角演,歌也得靠名角写和唱。除了唱,《你在终点等我》这首歌曲凡是和人名有关的部分,都是一闪一闪亮晶晶。填词姚若龙和作曲陈小霞,分开来都是台湾乐坛颇有建树的词曲大家,组成一起又是一对金牌搭档,早年王菲的《约定》和《扑火》,就是出自这对金牌音乐人组合的作品,而他们名声的金,也绝非人们的贴金,因为两人曾经分别拿过台湾金曲奖的“最佳作曲人奖”和“最佳作词人奖”,成色绝对足金。
《你在终点等我》的编曲赵兆,也许知名度不那么高,但他同样凭借李健的《风吹麦浪》这首歌,在前年拿到了台湾金曲奖的“最佳编曲人奖”,今年也提名了两个技术类奖项。反倒是这首单曲的制作人张亚东,成了这首歌曲创作、制作名单中,唯一一位没有拿到过台湾金曲奖的音乐人,但奖项已经无法定义张亚东的成就,况且他本人也曾经六次获得过台湾金曲奖的制作人及编曲人提名。
角儿再大,也得靠作品说话。《你在终点等我》其实是一首非常小霞姐风格的作品,但找10个女歌手来演绎,都不会像王菲这个版本的演唱,来得那么特别。不管你习不习惯,王菲在这首歌曲里,赋予作品以极强的人声辨识度,是确凿无疑的事儿。顺便说一句,为什么王菲、周杰伦之后,华语乐坛就没了真正意义上的时代天后与天王,就是因为在一个看似多元化的时代,却还是缺少真正具有声音独创性,以及经常被模仿、很难被超越的歌手。
在《你在终点等我》这首作品里,王菲几乎全程都用了鼻腔共鸣音的演绎,所以人声有种始终浮在鼻腔以上的那种飘逸感,不需要低音下潜,也没有怒音和颤音。王菲在这首歌里的声音表现,近乎于以一个小女生的唱调,唱出了一种比较仙的气质,对于一部以都市情感作为主题的电影来讲,王菲这一开嗓,无疑把平面的爱情,唱出了立体的时空。
很多人都会说,一个歌手要想红,就必须找到陈小霞和姚若龙这样的组合写歌,再加赵兆这样具有鲜明风格,或者张亚东这样个性十足的音乐人进行编曲及制作。其实从《你在终点等我》这首作品里,却可以看到音乐人和歌手之间,不仅仅只是一个供求关系,并不是一首好歌交给任何一个歌手来唱,就真是想怎么红就怎么红。
毫无疑问,王菲在这首歌曲里的处理,是有再创造的。比如在主歌部分,其实她就运用了很东方式的、类似古代宫廷乐的处理方式,表面上似乎让陈小霞的作品不那么平顺,有顿挫了,但其实却通过声线再创作的方式,将原本很流畅的旋律,又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温度和辨识度,即使后半段赵兆用了英式摇滚的编曲处理,同样可以听到王菲自我、自如的笃定。如果说陈小霞赋予作品的是流行,姚若龙赋予作品的是感性,那么王菲赋予作品的就是雅俗共赏雅的那一面。
作为创作者来讲,陈小霞内心里肯定会欣赏像王菲这样的歌手,因为正是像王菲这样的歌手,也让她的作品脱离一般的供求关系,从而在提交歌曲之后,还能够充满许多音乐的未知可能性,有些甚至是附加在创作者思维之外的音乐线条。毕竟,一个音乐人写歌,仅仅只是赋予这首歌曲以肉身,真正的灵魂,其实是需要歌手的声音去完成的。这样的作品,才能做到形神兼备,如果歌手只等着好作品砸到他,那么一个歌声无法大过作品的歌手,最终就会成为歌曲的傀儡,直至被时间超越、遗忘。
王菲依然还是那个王菲,虽然不像十几年前那样锋芒毕露、特立独行,但将新作《你在终点等我》放到同期发行的一堆金曲里,你却依然可以清晰并准确地将作品捞起,不需要文案、也不需要介绍。
更为难得的是,这首歌还体现出一众金牌音乐人和歌手牵手时同样具有创造性的活力。个性容易,既个性又共鸣很难,《你在终点等我》无疑就做到了,这也让它能够继《因为爱情》和《匆匆那年》后,再度成为国内电影歌曲的年度标志性作品,并在这个缺少扛鼎作品的时代,继续书写传唱、传播和传颂并举的传奇。作品摆到这里,你还会说王菲和张一白的合作,仅仅是基于“因为友情”?在艺术家的世界里,在艺术层面的互相作用和化学反应才是真正的惺惺相惜。
最后,因为王菲的这首歌,恐怕也会改了国内影迷提前退场的坏习惯,因为王菲会在片尾处等你。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