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讯 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和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共同举办的“金胡琴”奖胡琴小型作品展演又要开始了。今年已经是“金胡琴”奖举办以来的第五届,也是第六年了。六年,不长。但也实属不短。试想,人一辈子能有几个六年?就这样一群人,聚在一起,只为着心中梦想,更或是一种情怀,执意地坚持着。抛开高大上的宗旨不说,今天来跟大家一起聊聊关于“执着”这点事儿。
![]() |
胡琴小型作品展演将开始 |
有人说“民乐,是浮华之下最纯净的执着”。 从技艺传承到不如炫技,再到如今的“跑场”艺术。几乎可以一言以蔽之。传统的不再传统,创新的也于事无补。老一辈的音乐艺术家也只能眼睁睁地望着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传统音乐。可这消失的不只是音乐,还有民族的精气神儿。就像春节变成了红包族和手机党的狂欢;国庆与中秋也只因盼假期才被记起。没错,我们的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民族音乐也与欧洲乃至世界音乐密切接轨、融合、外缘化甚至消失绝迹。
想想看,难道是因为我们的信息化高速发展,人们综合修养不断提高。“下里巴人”似的民族音乐,已经不再符合现代人“阳春白雪”似的审美观?这又何以见得?那为何像“金胡琴”奖这样生存于“商业社会”夹缝中的民族公益艺术展演活动,从一开始的鲜为人知,到如今的如火如荼,一届强于一届。甚至赢得各行各界人士的瞩目。如今的成果,又如何少得了老一辈、新一辈民族音乐人的执着。“执着”二字,其中的艰辛更与谁人说。
如今,“金胡琴”奖也在被无数乐友、胡琴人甚至年轻音乐人追捧着。说起原因,只能说它来自叫做“中国”的这个地域。它唤醒了现代人不能磨灭,且深入骨髓的民族印记。这也恰恰提醒了我们,现在的年轻一代,是愿意去了解、愿意去用手中的二胡讲述我们民族自己的故事。也愿意去感受属于我们民族的历史底蕴。而“执着”是开启民族文化之锁的钥匙,“唤醒”是打开印记的正确方式。
![]() |
胡琴小型作品展演将开始 |
说起“唤醒”,众所周知,“金胡琴”奖用的是展演加比赛的方式。比赛比的是琴技,比的是创作,更比的是公平公正。“金胡琴”奖的评委阵容,少了太多辉宏的浮华,更多了一份写实的底气。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从上百万名观众网络投票,到来自多所音乐学院的民乐系主任组成的评委阵容;从百万民乐爱好者到全方位的专业演奏家、作曲家的权威评审。“金胡琴”无不任性地彰显着绝对透明与公正的硬气。
“金胡琴”奖的作品来自于普罗大众,从生活中汲取,在劳动中历练,落于笔尖,行于指尖。舞台上展现的,是真真切切的民族印记。当我们的音乐在中西方鱼龙混杂的炫技派中越走越远,远离生活,远离孕育民间艺术的故土。胡琴的艺术就会因为缺失水分难以生存。“金胡琴”奖所能做的,或许不能扭转时代,甚至放慢时代变迁的脚步。也不可能使民族器乐独霸音乐舞台。当然这也不是我们的所盼所望。但是“金胡琴”奖一届届的坚持,仍可以唤醒民族的记忆,根寻艺术的故土,浇灌年轻一代音乐人的心灵。让属于我们自己的音乐文化的印记根植成一种永恒,得到他曾经的荣耀和辉煌。这就是“金胡琴”的执著和信念。
让我们一起期待2016年12月9日晚19点30份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律的聚会,弓弦的传奇”2016金胡琴奖胡琴小型作品展演颁奖晚会盛大举行,让我们一起为国乐喝彩!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