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歌手潘越云 |
在滚石的日子
“当时公司给我打上唱情歌的女歌手符号”
有人说,在滚石的黄金十年中真正的一姐,不是陈淑桦,不是齐豫,也不是林忆莲。 而是1993年离开滚石的潘越云。《天天天蓝》里的清澈高远,《野百合也有春天》里执着倔强,《最爱》里的沧桑纠结,《心情》里的缠绵悱恻……滚石时期,阿潘的音乐几乎首首被奉为经典,传唱至今……1980年12月,由潘越云、李丽芬和吴楚楚三人演绎的《三人展》,是滚石诞生以来的首张唱片;1986年,滚石推出了首批CD产品,就是潘越云的两张精选集;1988年9月,滚石推出潘越云做的《男欢女爱》,这是台湾第一张以男女对唱为主的唱片。太多数不清的第一次,不仅仅只是在缔造了一个共同记忆里的“情歌教母”,而是声情并茂地记录了滚石唱片那一去不返又不可复制的黄金十年史。
南都娱乐:每次说到台湾的校园民歌运动,都会提到你的名字。你是怎样搭上校园民歌这趟末班车的呢?
潘越云:我没有出唱片之前,就是在很高档的餐厅里自弹自唱,那时校园民歌很风行,像齐豫啊、蔡琴啊、李建复……我接触到很多很多民歌,发现水平都很高,歌词也写得很好。创作人很多是台湾大学生,还有一部分来自台湾著名的作家,像余光中啊,卓以玉教授等。过没多久我就出唱片了。其实我不是很正统的校园民歌手,但陶晓清他们觉得我的声音和音乐的风格很有文艺气息,就把我跟她们安排在一起演出,所以我算是搭上了校园民歌的最后一班车了。
南都娱乐:但是你跟很多民歌时代的歌手不同,并不是通过歌唱比赛进入歌坛的。而是被王梦麟发掘的。
潘越云:是的。记得有一次,一帮校园民歌手要去高雄表演,我也跟去。王听到我唱歌,就找我留下了电话。这次演出中有个叫邰肇玫的歌手,回到台北后就跟滚石唱片的人推荐我,说我唱得不错,还会弹吉它。后来滚石的人,知道王梦麟有我的电话,就让他跟我联络。当时的滚石唱片也是刚刚成立,正好想签歌手出唱片。所以我就到台北的录音棚里去试唱。
南都娱乐:听说一同去试唱的还有李丽芬,为什么没有签她呢?
潘越云:我也不理解啊!他们先放了一首王海玲的《忘了我是谁》,而且完全就是王海玲那么高的key。第一首唱完之后,第二首就是蔡琴的《恰似你的温柔》,很难啊。当时,在场听我们唱的人还有吴楚楚,她是这张唱片的制作人,同时她也是滚石的老板之一,她算是很懂音乐的了,而且还是饭厅歌手的鼻祖。我也觉得李丽芬的声音很好,而且她小时候是受过演讲和语言培训的,字正腔圆,讲话好听,咬字清楚,低音也很漂亮。所以我一直以为她也有签约。
南都娱乐:在1982年发行第二张专辑《天天天蓝》之前,你一直在向蔡琴那样的低音方向发展。为什么后来没有一直走下去呢?和公司对你的定位有关系吗?
潘越云:那时,外界的人称呼我们这帮人文艺女歌手。公司并没有设定说我要走低音路线。他们给我的符号是一个唱情歌的女歌手,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不仅要很情歌的那种,而且还要有内容、有水平。其实我的高音也可以唱到很高,像《天天天蓝》。但那不是我以前常常会用到的风格。
南都娱乐:你跟滚石合作很多年了,但为什么还是会离开呢?而且大家对你在飞碟的音乐评价不过如此。
潘越云: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啊。吴楚楚和彭国华,他们两个人跟段氏兄弟都是滚石的合伙人。当年我在滚石,他们两个是带着我吃饭、带着我上通告的,我跟他们感情很深。我的第一张唱片《再见离别》录完之后,吴楚楚跟彭国华就跟段钟潭分开成立了飞碟唱片。后来吴楚楚跟彭国华希望我能加入飞碟,那我觉得,我在滚石呆了12年了,也蛮久的,需要去另外一个环境,看看自己还有多少发展空间。所以就离开了。果然,我到飞碟之后,彭国华教我很多制作唱片的知识,包括怎么控制预算,成本什么的。还给我机会自己制作专辑。《痴情》是我手下的制作公司做的。
南都娱乐:听说虽然你为公司带来了不少收益,但是你在滚石其实收入却并不高?
潘越云:其实收入不代表一个人的成就感。譬如说当年在滚石的办公室,你随时随地可以看到一条标语:我在滚石我很重要!所以那时候滚石的人,向心力很强,这就是经营者成功的地方。如何看待手下的员工,怎样让员工有发展的空间?旗下的艺人就更不用说了。像华健到现在还在滚石,哪里跟他招手他都不去,这就是一个经营者给下边人的一种安全感,所以我们在滚石,金钱收入并不是一个艺人在意的东西。
三个女人缔造的《回声》
“当时我怀疑能跟齐豫组合”
蔡琴曾经说过,八十年代的台湾乐坛,歌手们之间少见尔虞我诈的踩踏碾轧,更多的是惺惺相惜、共同进退的情谊。在潘越云的一生中,和齐豫、三毛甘之如饴,如闺密般日日厮守的短暂岁月,已经成了她不可磨灭的记忆。多年前曾经有感于一本杂志上三人的合照,都身穿波西米亚风格的裙装,抱作一团,笑靥如花……而这三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女人,共同缔造的讲述了三毛的前世今生,凄美绝伦、如泣如诉的唱片《三毛作品集15号—回声》,则成了这段真挚友谊最为鲜活真实的见证。本月4日是三毛的忌日,下面的回忆也算是对一代偶像的一点纪念吧。
南都周刊:《三毛作品集15号—回声》这张专辑让很多人难忘,并被称为“凄美绝伦”,这张专辑的概念是怎么诞生的?
潘越云:当时三毛的新书出版了。滚石就有了一个想法,能不能把这些书变成有声的,制作一个有文学有音乐的东西。
南都娱乐:公司为什么会安排你和齐豫这样的组合呢?
潘越云:就觉得齐豫的形象跟我的形象很特别,反差不大,都是波希米亚风。其实当时我也有怀疑啊,我真的可以跟齐豫做组合吗?因为她的声音是美声,像女神的声音,KEY很高。我的声音要相对低一些。所以在《回声》里,听到都是我很高的KEY,很亮的声音,没有低音了。
南都娱乐:你跟三毛是通过这次结缘的吧。
潘越云:我们要做《回声》这张唱片,就得老去她家开会,因为整张作品都是她的文字。她要把她的故事说给我、齐豫,还有制作人王新莲,我们三个女人听。记得第一次去她家还蛮紧张的,因为之前只是看过她的书嘛,但是她是个很好的人。家里也弄得很舒服,很干净,虽然并不富丽堂皇的。她收藏了很多很多的书,连厨房都摆着。因为这张唱片,我跟齐豫又跟三毛更接近更认识了,那时就看她的书,就幻想她是什么样子的人,后来真见到她,就觉得她和她的文字完全没有落差。
南都娱乐:她是个怎样的人?
潘越云:她很会说故事,即便跟你聊天也会觉得她很像说故事。每次开会,她会讲很多故事给我们听,但是她讲话的声音比我还小声。跟她说话,你会觉得可以吸收到很多没听别人讲过的知识。她说话很特别,又很诗情画意,而且非常会关心别人。
南都娱乐:那张专辑用到了很多三毛的文字,那些文字都是她自己选的吗?
潘越云:文字都是她决定的。每一首歌她都会给我们讲背后的故事。比如李宗盛写的《飞》这首歌里面写道:“左手是护照,右手是机票。”说的正是当时她跟男朋友分手的故事。
潘越云经典形象 |
三十年不变的形象
“化烟熏妆,我比王菲还早20年”
三毛说,齐豫的声音是仙子动人心魄,潘越云是女妖催魂夺命。还有人用“烟视媚行”来形容潘越云。不用美丽、漂亮、性感,而是用了这个大部分女人都高攀不上的词汇。诚然,几十年不变的标志性大波浪式长卷发、浓厚的黑色烟熏妆、夸张的紫红色嘴唇,以及层层叠叠、拖拖沓沓的长裙子,都并不符合通俗意义上人们的审美情趣。而且在以清新、自然为卖点的民歌时代,这样的打扮难免惊世骇俗。所以出道之初,其形象还被媒体和歌迷大肆抨击,称之为“丑得特别的女人”。
南都娱乐:为什么多年来,一直画黑眼线长睫毛?据说这和三毛说你是“埃及人”有关?
潘越云:没有哎。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我们东方人头发是黑的,眼珠子也是黑的,所以适合用黑色去衬托,会显得深邃。而且我觉得黑色很漂亮嘛,可能是我的喜好吧,不是所有人都喜欢。
南都娱乐:在八十年代,你这种打扮算是相当另类了吧?怎么会给自己设计一个这样的造型呢?
潘越云:当时就是很喜欢看时装杂志,欧美的。他们不就是搽黑色的指甲油,画蓝色的眼影吗?黑色、蓝色、紫色,我觉得很漂亮啊,虽然我不是学画的,但是对色彩啊艺术啊都很敏感,所以我会把焦点都放在色系上。看那些杂志,觉得那些模特的妆很漂亮,就模仿着化。其实当年我就敢搽黑色的口红了。
南都娱乐:好像这样的形象也曾受到过很多的质疑吧?
潘越云:媒体看到我后会吓一跳,因为当时不会有人搽黑色的指甲油和黑色的口红。他们以媒体能接受的尺度来看待我,可能觉得会比较奇怪吧。但是他们的文字也只是写我标新立异,特立独行,也没有丑化我。你看20年后,王菲不也化烟熏妆了吗?只是我比她早了20年罢了。
和众多制作人合作
“每个制作人对声音的要求不同,所以李宗盛爱林忆莲”
潘越云是幸运的。在她三十多年的音乐生涯中,几乎与台湾所有大牌的制作人都有过不止一次的合作。从李寿全、吴正德到罗大佑、沈光远、陈升、李宗盛等。诚如她的专辑文案中描述的那样:“阿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歌手,音域宽广,也能够接受不同制作人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也使得我们在聆听历年专辑时,仿佛就像观看一部台湾流行歌曲的演化史。”
南都娱乐:有没有哪个制作人在录音的时候,有一些特殊的癖好?
潘越云:小虫吧。以前没有数位录音,都是一个很大的控制台,他会停止呼吸的,他会觉得连呼吸都会吵到他,他就抠啊抠啊,抠那个控制台,把那个海绵都抠破了,他就是一种专注和投入,而且他录音时,一定会在配唱间摆很多花,全部摆花,因为他是双鱼座,很讲究浪漫,喜欢气氛,也会给歌手营造这种气氛。
南都娱乐:每个制作人的要求都不一样吧。
潘越云:对。像陈升感觉对了就好了,不用唱得很好,每次都是我说要多唱几遍;像大佑也是很注重感情,不要太工整,不要太华丽,不要太完美,他要那种感觉;可是李宗盛就不一样,连ang,eng,in都要分得很清楚,每一个音,每一个咬字都要很正确,他觉得每个歌手都有一定的技巧,他重的是音色。而且他不要三十岁的声音,他要十七岁的声音。你看林忆莲的声音,李宗盛就很喜欢。还有黄莺莺、陈淑桦的声音,他也很喜欢。他不要那种低的,SEXY的声音。但是像沈光远就要SEXY的声音。
南都娱乐:台湾特色算不算是你的另一个特点?你和吴念真合作的山地民歌《大武山》也让人记忆犹新。
潘越云:我确实跟许多唱台语歌的,都不一样,其实台语歌的歌词可以写得很好,比如吴念真,他是导演,也是作家,一个舞台剧的编剧,他写的台语歌的歌词,写得很好,是文言文的,当然别人都看不懂的,也不太会念。闽南的文学特色很浓,其实除了一些风花雪月的,也有很多很好听的。陈升也写了好多,当然我们唱台语歌是用制作国语唱片的方式来唱的,其实都是一样的,我有我的诠释,所以大家听我唱的台语歌就会觉得跟别的唱台语歌的歌手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