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碟唱片的90年代
台湾流行音乐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国际资本的进入,台湾唱片业也因此遭受到了震荡。EMI收购了“点将唱片”、“宝丽金”收购了“齐飞”,而“飞碟唱片”也在这一轮的国际资本冲击下未能保持住本土化的特点,先是在1992年被国际唱片公司“华纳唱片”控股,继而又在一年后,正式被“华纳唱片”收购,成为“台湾华纳唱片”。
国际资本的影响,不仅反映在资金上,也同样反映在音乐定位方向上。这一时期的“飞碟唱片”除了继续发挥姜育恒、王杰和“小虎队”等当家歌手的余热之外,更多的目光则对准了岛外。随着融入“华纳唱片”的国际化版图,“飞碟唱片”也迅速成为了“香港华纳唱片”的一个国语制作部门,承担起大量香港歌手的国语唱片制作任务,并帮助林忆莲、叶倩文和郭富城等香港歌手,顺利进入市场前景更大的国语市场。
《对你爱不完》当时在内地火到街知巷闻 |
其中,当时荣列“四大天王”的郭富城,更是完完全全通过“飞碟唱片”的系列国语唱片,如《对你爱不完》、《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和《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等,才真正步入歌坛,才真正在后来能被媒体列入“四大天王”之列的。他也是“四大天王”之中,最先立足国语市场,而且在国语和粤语市场中更为倾向于前者的一位歌手。
这两张专辑奠定了各自的天后地位 |
与此同时,在香港已经凭借着《祝福》、《珍重》等专辑确立天后地位的叶倩文,同样因为在1991年推出的国语唱片《潇洒走一回》,因此走出香江红遍两岸三地,专辑中由陈大力、陈秀男和陈乐融合作的主打曲,更是成为当时街头巷尾传唱率极高的金曲,甚至歌曲的歌名还随之还扩展成为一种处世格言和文化现象。无独有偶,另一位另类天后林忆莲,也在1991年推出了自己的首张国语专辑《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以完全迥异于香港“触觉”三部曲系列的新形象,闯荡国语歌坛。其中由陈志远创作的主打曲《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同样也成为那个时代的经典。
而在整个九十年代,“飞碟唱片”最为本土化歌手的推广,无疑当属郑智化。1991年,已经发行过《老幺的故事》、《单身逃亡》和《堕落天使》三张唱片,在市场上小有人气的歌手郑智化,正式加盟“飞碟唱片”。如果说1991年推出的《年轻时代》,还属于郑智化转换新东家之后调整和过渡的产物的话,那么一年后的一张《私房歌》,则无疑通过“飞碟唱片”的陈志远和江建民等重量级音乐人之手,让他的音乐创作在保持之前“点将唱片”和“可登唱片”的人文基调上,有了音乐上更立体的辐射,也终于让他由小众歌手成为一个时代的大众偶像。尤其是由陈志远编曲的一首《水手》,更成为九十年代华语流行音乐永远不能不提及的经典回忆。
陈志远编曲的一首《水手》,成为90年代的经典回忆 |
总的来讲,“飞碟唱片”的九十年代是由盛及衰的时代,受到国际唱片公司收购的制约,也让“飞碟唱片”在八十年代的多元化之路,最终在沦为“香港华纳唱片”国语制作部的情况下,越走越窄。而到最后,他们在张雨生、姜育恒和“小虎队”及成员单飞等歌手身上,更是有吃老本的现象。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滚石唱片”却通过周华健、辛晓琪等歌手的挖掘,一举超越了“飞碟唱片”,并且成为台湾岛内最为成功的本土唱片公司。而“飞碟唱片”的几位合伙人,也在随后组建了另一个音乐厂牌“丰华唱片”,尽力将“飞碟唱片”的香火保留下去。除了留用苏芮和张雨生,签约黄舒骏之外,更因为日后张惠妹的声名鹊起,而再现出一点“飞碟唱片”的余光。
还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飞碟唱片”成立之后最早的一批元老级音乐人,陈志远最终却因为合约制约等原因,慢慢由全台湾的陈志远,变成“飞碟唱片”及至稍后由“飞碟唱片”改组的“丰华唱片”的陈志远。而无法像早期那些,在各个公司和各个歌手的唱片间游刃有余。这不得不说是当时台湾唱片公司泾渭分明的门户制,所留下的小小遗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