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ane Deneve |
孙颖迪 |
10年5月1日,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在英国指挥大师诺林顿爵士的挥棒下,以独具魅力的“斯图加特之声”登上市民音乐会舞台奏响世博晨曲,同时也为东艺长达15个小时的“交响日”拉开序幕。今年4月,新锐指挥德内夫将执棒这支素以“精准”而享誉全球的一流名团再度访沪,并应主办方之邀,选择与本土学院派钢琴家孙颖迪合作,浪漫上演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
乐团就像调色盘
“斯图加特之声”焕发新意
或许谁都没能预想到,在名团辈出的德国,这支成立于二战后的年轻乐团会取得今天的骄人佳绩。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乐团先后与切利比达克、马里纳爵士、杰尔梅蒂等指挥大师缔结下音乐良缘,在各位名家的悉心打磨下,奠定了乐团扎实的音乐根基。1998年而后的13年间,乐团更是迎来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时期。时任乐团艺术总监的诺林顿爵士始终在摸索探寻一种能真正代表音乐本质的声音,不赞成弦乐揉弦的他致力于为该团打造“无差错”的音乐形象,所精磨出的 被评论家们赞誉为“斯图加特之声”。这种以乐团命名的古典之声在乐界极为难得,无疑也是对该团音乐品质的最佳肯定。“斯图加特之声”与有着天鹅绒般弦乐音色的“维也纳之声”、金子般辉煌铜管的“芝加哥之声”一同,贯以延续着古典音乐的经典脉络。同时,因其良好得保持了诠释经典交响作品的传统,乐团也被公认为是最接近音乐“原典”的交响乐团。2011年9月起,法国籍新锐指挥德内夫接棒掌管乐团。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后,德内夫曾做过著名指挥乔治•索尔蒂的助手,也协助过乔治•普莱特和小泽征尔,并与包括费城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等世界名团合作过。对于接手诺林顿打造的“斯图加特之声”,德内夫并没有感到丝毫压力,反而赋予了乐团法兰西式的全新音乐活力。“我在继承他传统的基础上,也在与乐团寻找新的‘斯图加特之声’。我所出生的法国是一个十分讲究‘画面感’和‘视觉表达’的国家,所以当我在指挥乐团的时候,我常常想象自己是个画家,而乐团就像手里的调色盘,我喜欢在音乐中寻找色彩和细节。今年是我在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的第二个演出季,我们还在蜜月期,它在我眼中依旧是个‘完美情人’。”
德法曲目贯穿全场
除出色的指挥技巧外,匠心独运的节目策划也为德内夫博得了良好的乐界口碑。出身法国,执掌德国乐团,德内夫极尽解数构架起德法两国间的音乐桥梁。此番的上海音乐会,便可寻觅到这位指挥的用心之处。舒曼和斯特劳斯的作品彰显出乐团纯正的德国血统,而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序曲及德彪西的《大海》则是指挥与法国间的纽带。柏辽兹曾说过,“音和声响低于思想,思想低于感觉和激情。”这位与法国文学大师雨果、画家德拉克洛瓦并称为“法国浪漫主义三杰”的作曲家,毕生都在追求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管弦乐队丰富的表现力。《罗马狂欢节》序曲最初原为歌剧《本维努托•切里尼》第二幕而作的前奏曲。全曲以古老的意大利舞曲“萨塔列罗”作为固定乐思,透过柏辽兹娴熟的配器技法,将狂欢节上的热闹场景宣泄得淋漓尽致。后因优美的旋律、华丽的配器,常常被独立出在音乐会中上演,堪称柏辽兹管弦乐作品的经典代表。此外,去年由德内夫录制的《德彪西管弦乐作品集》获得了法国古典音乐杂志《Diapason》所评出的年度音乐大奖,这次他特意精选了德彪西的《大海》献给上海观众,“我想通过这次音乐会向上海观众展示我所信奉的‘德彪西风格’。”
“中外组合”精彩延续
在东艺2012/13演出季“大师交响•集结号”中,7对“中外组合”份外引人注目。去年已登台的5场演出,无不令广大乐迷印象深刻。此次,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学院派钢琴家孙颍迪则将延续这一精彩瞬间。作为在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中折桂的首位华人钢琴家,孙颍迪并没有选择职业钢琴家的身份,而是毅然决定留校任教。曾坦言向往陶渊明笔下“世外桃花源”的他,乐享着属于自己的恬淡生活。也正因如此,在东艺向团方推荐孙颖迪时,几经波折。起初,指挥及乐团以“不了解孙颖迪”为由给予婉拒。东艺表示,相较于郎朗等成长在国外的华人音乐家,上海本土培养的青年音乐家在国际舞台上或许名声不响,但这些在国际大赛中屡获殊荣的“上海制造”们同样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准。东艺多年来一直努力搭建华人音乐家和国际名团的合作,孙颖迪不像其他华人音乐家选择留洋的道路,而是在上海音乐学院完成了从附小到研究生的所有学业,是真正上海培养的音乐家。最终,乐团被东艺推动古典音乐的信念所打动。在与团方接洽合作曲目时,最初有两个选择:一首是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另一首为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后经东艺、乐团、孙颖迪、经纪公司多方商讨决定,演奏后者。“在一些炫技性、舞台表现力很强的曲子面前,舒曼这部作品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甚至可以说是被埋没了,在国内也很少演出。”舒曼一生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而钢琴协奏曲却独此一首,每个音符都浸润着舒曼对于妻子克拉拉的爱。有评论家这么说道,“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没有罗伯特(舒曼全名: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的克拉拉,却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克拉拉的罗伯特。” 1846年,这部作品由克拉拉亲自首演于德累斯顿。“乐曲丰富、微妙的情感色彩比技术更难掌握和表现,一定要好好钻研才行。”孙颍迪说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