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 Reed于美国时间10月27日去世,享年71岁。 |
(肖旋/文)据Rolling Stone报道,地下丝绒乐队(Velvet Underground)的主唱兼吉他手Lou Reed于美国时间10月27日去世,享年71岁。目前他的死因并未公布,但在今年5月他曾接受了肝脏移植手术。这个消息也震惊了全世界的乐迷。
Lou Reed是谁?为什么魅力如此之大?如果说摇滚乐改变了世界,那他必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他是著名乐队Velvet Underground的主唱兼吉他手、美国朋克运动的代表、亿万乐迷顶礼膜拜的教父级人物,其音乐历程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横跨了半个世纪。很多后来知名的音乐人都是他的粉丝,其中包括David Bowie、Patti Smith、Jesus And Mary Chain、Sonic Youth等,甚至还有前捷克共和国总统哈维尔。
Lou Reed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从小学习弹奏古典钢琴,14岁就录制了第一张专辑。1965年,他与键盘手John Cale(约翰•凯尔)、吉他手Sterling Morrison(斯特林•莫里森)、女鼓手Maureen Tucker(莫琳•塔卡)合组了地下丝绒乐队,并被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发掘。作为乐队经纪人,沃霍尔将德国女模特Nico介绍进乐队补充演唱部分,并推出了这支乐队的第一张专辑《The 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这张后来被称为最佳摇滚专辑的唱片,在当时并不受欢迎,不仅推出晚了一年,销量也不好,制作了一千张,仅仅卖出了几十张。但正是这张专辑,启蒙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朋克音乐的诞生。有一句经典描述这种现象:“没几个人买他们的唱片,但每个买了的人后来都有了自己的摇滚乐队”。
1970年,在地下丝绒乐队发表商业最成功的专辑《Loaded》之前,Lou Reed离开了乐队。之后,他单飞并创造了甚至超过之前的成就。1972年,他与David Bowie一起制作的《Transformer》获得了商业成功,也让他成为了一线摇滚明星。1973年的另外一张专辑《Berlin》虽然在当年不如前张名气大,却奠定了他在乐迷心中位置。之后,他一直持续不断的发布作品,1989年的《New York》和2000年的《狂喜》都是非常好的专辑。
在时尚文化方面,他也是影响深远。首先,地下丝绒的音乐与当时的嬉皮士运动、“垮掉的一代”等文化现象密不可分,对电影和文学方面都是影响巨大,绝非单纯追逐感官刺激。其次,Lou Reed还为先锋舞台剧导演罗伯特•威尔森的剧场作品配乐,涉猎广泛。更值得一提的是,安迪•沃霍尔给地下丝绒创作的那张黄香蕉封面,被称为商业文化、消费主义的经典之作,直到现在都出现在各种展览、设计和服装上。由于其强大的吸金能力,去年还引发了地下丝绒乐队和安迪•沃霍尔基金会的版权官司。
早些年,Lou Reed是一个喜好嗑药的大毒虫、私生活混乱的双性恋、性格暴躁的神经质和酗酒狂、脸色永远苍白的短命鬼,那时候的他作品中提到的多是扭曲的性、药物滥用、迷茫颓废、自杀倾向以及虐待。直到进入新世纪,他突然变成了一个积极寻求健康方法的老头,这也许是年龄增大对死亡的恐惧引起的。
2007年,65岁的Lou Reed出现在了中国河南焦作一个叫陈家沟的地方。一向低调的他居然热情地接受了当地一家媒体的采访。他说,这些年自己一直广泛寻求各种健身方式,可是效果不佳,直到6年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太极拳师任广义的表演,就拜他为师。也正是太极拳让他有足够的体力,把从纽约布鲁克林进行的一连五场的公演持续到欧洲。他的表演实况,被剪辑成了一部弥补乐迷遗憾的电影《Lou Reed's Berlin》,并在2007年正式上映。这部纪录片也成为了他的影视绝唱。
听到Lou Reed去世的消息,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在微博上点了一盏蜡烛,并贴上了一首Velvet Underground的经典代表作。黄贯中、左小祖咒、痛仰乐队、郑钧等音乐人也纷纷发微博表达不舍。木玛写道:“从17岁住圆明园画家村时期听到开始,至今听了20年的声音,告别了LR,一时地下,一生丝绒。”一番感慨的话,引发乐迷唏嘘。
是啊,Velvet Underground和Lou Reed就这样用音乐陪伴了我们整个青年和中年。那些点燃的蜡烛好像一个个标志,拉出我们深埋于憋屈无聊工作以及混吃等死生活中的头,让大家陷入集体回忆。如果当年不是某个百无聊赖的午后翘课看了一场摇滚演出,或者是碰巧买到了一张打口的地下丝绒唱片,人生或许会截然不同吧。这个叫“摇滚”的词融入了很多人的血液中,让他们不甘于平淡而永远燃烧希望。在白天,他们也许是动物农场无法反抗的傀儡“工b”,但夜色降临之后他们迅速蜕变,在音乐的冲击中,全身血液流淌着另类的乐章。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