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否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是存在的———对于刀郎,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先听其歌,再闻其名。也就是说,刀郎在绝大多数人知道他的名字以前,他的歌就已经“红”了。在赞美之词以外,我们也听到很多反对的声音。然而在真正接触刀郎之前,我们已戴上了有色的眼镜。
“他红的路线不正常,他胜得取巧,他红得太快”,即使这样刀郎还是继续红着,给了业界一记响亮的耳光,其实这一耳光打得蛮过瘾。
因为在这之前,见惯了大牌大制作的我们几乎不知道,原来靠自己的力量也能大红大紫。恍然间老百姓也明白了,我们的娱乐世界里,原来可以没有王子和公主,原来可以少很多的金钱气息。不走寻常路,原来就是“从哪来回哪去”,被贩夫走卒认可的才是真正的流行!把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找来听,会发现其中收录的15首歌,除了5首是他亲自创作的,其他都是翻唱脍炙人口的新疆民歌。他好像只是干干净净地在唱歌,回头之间,已经果实满满。
刀郎的走红隐约透露出流行乐坛的危机。大牌的歌星那么倾情地打造、大公司那样卖力地打造,最后专辑出来却不敢公布真正的销售量。听说刀郎又要出新专辑了,继续卖火大概没问题,现在他正处于风口浪尖上。只是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学会用最平常的心态,摘掉有色眼镜去看刀郎。
他红了,不是偶然,但有一天他也会退场。如果有一天,你去新疆能想起那场“2002年的雪”,也许会遇到一个似曾相识的歌手,你隐约记得他的名字叫罗林。李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