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搜狐首页 >> 音乐频道首页 >> 星闻报道 >> 华语
王昆:矛头直指金铁林 为李琼打抱不平(图)
MUSIC.SOHU.COM  2004年08月03日18:28    来源:搜狐音乐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思考之三:

  “李琼现象”值得反思

  以一个歌手来命名一种现象是少见的,但“李琼现象”绝对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并具备相当的典型。

  在98大奖赛中,李琼在通俗组比赛,被认为太民族了,而在参加2000年大奖赛的民族组中,又被认为太通俗了。似乎,李琼属于“四不象”歌手才对。可以看出,李琼在两届歌手大奖赛遭遇的争议,都是由于她的唱法问题所引起,很有意思的是,非歌唱专业出身的评委和歌唱专业出身的评委,给了李琼截然不同的评价,非专业评委认为,李琼的唱腔自然,富感染力,而专业出身的评委,则认为李琼唱法“不科学”,是所谓的“大本嗓”,甚至断言“唱不过三十”。

  但是,艺术绝不是科学,所以,艺术也不可能用一个所谓的科学方法来去约束,或去复制。 现在的歌坛,有一种风气特别不好,就是一个歌手出来之后,总急不可耐地要给她划类定位。然而,艺术不是工业产品,都是有血有肉的灵魂,所以,按照搭好的框架去圈定一个歌手是不公平,也是不符合艺术原则的。

  老百姓听歌的原则是,谁的歌曲好听我就听谁的,没有哪个老百姓会去计较哪个歌手的唱法是否科学,这个歌手是属于哪门哪派。在当今歌坛,类似李琼这样有特点的歌手其实不少,但正是由于有这种门派类别之分,所以使这样的歌手非常难以出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琼现象”将还会在中国民族歌坛长期存在。

  思考之四:

  当今民族歌坛应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个性和特点是歌手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只有当歌手有了个性和特点之后,听歌者才能从芸芸歌者中能分别出来这个歌手的声音;如果没有个性和特点,必然失之于平庸和泛泛。在新中国民族歌坛历史上,从来不缺乏有个性的声音。

  五六十年代,王昆、郭兰英、马玉涛等歌唱家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和特色,她们的许多作品,到现在依然被人所津津乐道,并传唱至今。而到了八十年代,一种借鉴西洋歌剧唱法并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民族风格的唱法与音色逐渐形成之后,这种唱法和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歌手便逐渐取代了五六十年代那些来自民间的、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与个性色彩的唱法和被称为“大本嗓”的民间歌手,这个时候,依然出现了不少有特点的优秀民歌手,如董文华、彭丽媛等。

  但是,当这种唱法一旦成为人人皆用之的“显学”,必然会“物极必反”,从而也导致了“大奖赛”上出现了许多音色几乎一模一样的歌手,因此,偶尔出现像李琼这样的“异类”,很容易被引起诸多“罐头歌手”及信奉“科学唱法”评委的“党同伐异”,一句“唱法不科学”,便将这样有个性的歌手轻易淘汰,不能不说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因此,对于“李琼现象”,希望那些有资历的专家评委,应该本着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因为民族歌手并不是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它与老百姓的欣赏口味息息相关,老百姓喜欢李琼这样的声音,就证明了老百姓需要李琼这样的歌手!就应该去多多扶持像李琼这样有个性的歌手!而不是先入为主地戴着有色眼镜去排斥或不屑。

  在艺术领域,我们应该讲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排异心理,这样,对中国民族歌坛的真正繁荣,一定会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一种声音或一个艺术流派的惟我独尊,绝非好事一件。毕竟,“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上一页 [1] [2]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商城
影视|漫长的婚约DVD
影视|3Q童趣英语
音乐|《家有琴童》
音乐|Rain新专辑送MV
书籍|宝宝的六一礼物
书籍|韦尔奇《赢》
-- 给编辑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