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张嘎
《2002年的第一场雪》让“刀郎”罗林红透大江南北,为了让这圈红光停留更久一点,“刀郎”的公司一反常态,一直用“神秘”面纱作为宣传战略,于是神秘的刀郎就像阿里巴巴迷人的宝藏,吸引了无数发烧友。没想到刀郎这厢还在扭扭捏捏,犹抱琵琶半遮面,那厢却猛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也打着“刀郎”的旗号招摇过市。不过他的前面冠上了一个姓:西域。西域刀郎《2004年寻找玛依拉》的CD卖得热火朝天,似乎有混淆视听的嫌疑,把正沉迷于成功喜悦的罗林杀了个措手不及,罗林再也沉不住气了,一方面愤然揭开面纱,四处露脸;一方面怒斥西域刀郎的“卑鄙行径”,仿佛自己这个李逵遭遇了李鬼,甚是不平。与此同时,西域刀郎也不甘示弱,立即做出回应,指出“刀郎”一词乃地域文化名词,非某人专用,你能叫刀郎,我为何就不能?但是,由于“刀郎”在前,而且名气如日中天,那么随后出现的“西域刀郎”自然难逃冒牌的指责。一时间在网络引发了一轮轮的口水仗,这反而助长了西域刀郎歌堞越卖越火,名气越窜越高,据说还有邀请其投身银幕的。真是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直把“刀郎”罗林和他的歌迷们气得直蹬脚。
其实,我倒觉得西域刀郎的操作无可厚非,一个艺名而已,你喜欢的话也可以叫刘德华或者刘嘉玲嘛!市场是检验实力的标准。如果西域刀郎的歌有他自己的特色,有受众,就有市场,就有名气,尽管他借用了“刀郎”这个艺名,也没有什么需要解释的。但是两人(或者说两个经纪人公司)在“谁才是刀郎”上打来打去,又或急功近利地寻找各种途径“博出位”,这只能让人对其歌德产生质疑。如此心浮气躁,究竟还能花多少时间在苦练歌喉上面?而缺乏功力的艺员能够走多远?希望两位“刀郎”大气一点,停下争吵的嘴皮,多唱几首好歌回报歌迷,让实力说话。过度的炒作只能把“刀郎”这块天上掉下来的“香饽饽”炒煳,成为瞬间消逝的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