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讯:2005年7月24日北京,在星吧街举办了一场奇特的新闻发布会。这场发布会其实更像一场声乐理论的研讨会。“中国唱法第一人”曹怡然用自己的独特方法现场展示了什么是“中国唱法”。她用“中国唱法”演唱了四种不同风格的歌曲:京剧选段、《橄榄树》、《父老乡亲》、《我爱你中国》。
中国歌坛“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划分始于八十年代初上海的一次歌唱比赛,但是这种分类是不科学的,不利于歌坛百花齐放、多种演唱风格的形成,成为造成当前歌坛“千人一腔、万众一调”的主要原因。声乐界的一些专家和电视界的一些有识之士也已经认识到“三种唱法”的分类对声乐艺术发展的限制,但又苦于没有新的科学理论体系和成功的实践成果来取代它。为了找到一种新的科学演唱方法,98年以后,青年声乐艺术家曹怡然逐渐将重心转为对“中国唱法”的研究,从而放弃了很多演出和出国的机会。她认为,科学的唱法只有一种,把“美、民、通”作为三种唱法来分类是不科学的。准确地说,目前所谓“美、民、通”三种唱法的分类应是声乐艺术中三种大的风格流派的分类。几年来,曹怡然甘于寂寞,一面对“中国唱法”进行理论的创新、完善,一面又很快地将这些技法付诸实践,不断推翻自我,超越自我,开创出了一条歌唱新路,在歌唱的技巧转换上练到游刃有余、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成为实践“中国唱法”的第一人。
何为“中国唱法”?青年声乐艺术家曹怡然总结她十年实践的心得,认为“中国唱法”就是以正确的呼吸为支持,用中国本土语言歌唱而使用的发音方法;它囊括了各种各样的歌唱技巧,主张根据不同声乐作品的内容和风格灵活地运用各种歌唱技巧,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西合璧的结晶。它的理念是:声乐作品风格的多样性决定了演唱风格和演唱技巧的多样性,语言和内容决定歌曲的风格,歌曲的风格约定歌曲的演唱状态,歌曲的演唱状态决定演唱技巧。主张声乐作品是通过歌唱演员的人声向听众传达作品的内涵和意境,内容是主体,唱法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只要熟练掌握“中国唱法”的歌唱技巧,就可以延长各种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
本次发布会上,曹怡然也宣布自己的两张专辑《那一天红旗下举起右手》、《我能为你作些什么》正式发行。这两张专辑也是我国唱片市场上第一次发行的“中国唱法”歌曲专辑。《那一天红旗下举起右手》是以时代主旋律为题材,被阅历丰富的五十年代群体誉为“怀旧经典”的必选珍藏。曲目包括《那一天红旗下举起右手》、《沂蒙颂》、《长江之歌》、《红梅赞》等经典老歌。《我能为你作些什么》收录与“主旋律”风格迥异的作品,包括《伊犁姑娘》、《我奉献
我快乐》等。
背景:
曹怡然,原名曹婞婞,山东临沂师范学院艺术系毕业后,1995-1998年又到中国音乐学院深造。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活跃在中国声乐艺术舞台。作为中央电视台特邀演员,经常出现在《星星擂台》、《每周一歌》、《星星音乐会》、《中国音乐电视》、《岁月如歌》等栏目上,并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音乐电视作品《祝福明天》曾作为中央电视台庆香港回归的礼品由中央电视台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歌曲专辑《走近你祖国》做为庆澳门回归的礼物,由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赠送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我爱你中国》曹怡然独唱音乐会获得广泛赞誉。音乐电视《我爱你塞北的雪》获第五届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铜奖。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中国”,共找到
339,028,947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