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8日下午,“天山王子”艾尔肯第三张全新个人专辑《城市之夜》的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金库KTV隆重举行。发布会现场的置景充满了新疆风情,令来自京城的近百家媒体朋友颇感新奇。发布会由北京音乐台著名DJ郑洋主持,在她妙语连珠的穿针引线下,艾尔肯通过歌声给到场朋友带来了一个难忘的下午。
被誉为“天山王子”的艾尔肯,在新疆拥有首屈一指的人气和地位。2004年,外界无休止的纷扰和争论反而促使无意恶意炒作的他主动叫停了大部分的曝光活动,开始反思音乐的本质和意义。经过长达一年的思考和探索,花费巨资打造的艾尔肯第三张全新专辑《城市之夜》出现在了人们面前。
新专辑邀请到了国内一流的乐手和制作人精心创作,融合了蓝调爵士、摇滚,交响乐,new age新世界音乐,西班牙弗拉门戈、新疆传统民乐、欧美乡村民谣……如此丰富的创作手段,如此多元统一的融合,展示了新疆音乐人所能达到的巅峰水准。星文唱片更是拿出魄力,冒着有可能被盗版的巨大风险,毅然于6月20日在新疆地区率先发行《城市之夜》新疆特别版本,一个月后的7月10日再发行内地版本。而藉由艾尔肯7月1日在乌鲁木齐举办个人演唱会的势头,《城市之夜》在新疆的销量锐不可挡地突破了6万张,在内地市场的征订量也已经达到了6位数,两个数字6证明了星文唱片的市场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7月28日的《城市之夜》专辑新闻发布会上,星文唱片创意总监王磊赠予艾尔肯一把白银刀,鼓励他的唱片势如破竹地冲上白金销量。而星文唱片副总经理刘思齐更是将一幅巨幅油画送给了这位旗下爱将,这幅油画邀请了美术学院著名教授根据艾尔肯的真人形象耗费一个月时间创作而成,足见唱片公司对艾尔肯的重视和喜爱。艾尔肯则还拿出绝手好戏,在各位媒体朋友面前演唱了新专辑的主打歌《城市之夜》、《彼岸》和《喀什噶尔》,让记者朋友们得到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艾尔肯不仅在音乐上取得了骄人战绩,在其他方面同样硕果累累。2004年被喀什市政府任命为“青年形象大使”,2005年又被任命为“喀什旅游大使”。同时,制作了全部音乐并包办演唱主题曲的电影《姐妹兄弟》参展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这部反应内地新疆班学生奋斗生活的故事片,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而于7月20日在CCTV-3播出的专题节目《刀郎》中,艾尔肯则将“刀郎”和“刀郎文化”向全国观众做了全面的讲述,理清了这个新疆古老文化的历史和传承,为一年来舆论和大众的误读画上了一个客观的句号,新疆喀什买盖提更是随之授予了艾尔肯“刀郎之乡文化代言人”这一当之无愧的称号。
《城市之夜》毋庸置疑可以被视作一次激情和天才的完美迸发,艾尔肯超水准的精彩发挥,让人惊叹这位来自遥远天山的神秘歌手。似乎如此品质的音乐已经超脱出了内地乐坛的通常概念,更接近于某种世界音乐与民族元素交融尝试的试验品。在这张纯原创专辑中,艾尔肯与生俱来的弗拉门戈气质仍然得以保留,然而更多的却是激情四溢的乐队演奏,以及大气磅礴的电影式编曲,以前抱着吉他欢唱《巴郎仔》的艾尔肯在这张专辑中确实已经踪迹难寻。而唱片里那些和昆汀•塔伦蒂诺著名电影《墨西哥往事》中班德拉斯的造型和气质相仿的照片,更昭示了艾尔肯国际化的音乐风格和野心。
艾尔肯音乐的核心拥有闪亮的阳光旋律,除开他原有的西域风格的演唱外,无论是低回的吟唱还是伴着贝司的撕吼,其中还是自然带有明媚的感觉,仿佛新疆的阳光已经渗透进了他的灵魂。他带领乐队演绎出充满鲜明色彩的润泽乐章,又不轻易陷入通常的多愁善感之中。这是一个拥有赤子之心的歌手才能做到的事情,来自天山脚下的艾尔肯在这方面实在比浮华尘嚣中的众生优秀太多。
专辑的主打歌《城市之夜》是一首荡漾着鸡尾酒气息的抒情小品,反思浮躁的都市生活,采用了爵士Bossa Nova风格,艾尔肯借助精心营造的音乐气氛将迷茫的城市过客描绘得宛若眼前,也许,这也唱出了他早年的自己吧。《阿里巴巴》是根据新疆的民歌改编而成,从中明显可以看出艾尔肯自《一千零一夜》以来的巨大进步:如果说此前艾尔肯的该类音乐还带有民间歌舞的即兴特色的话,那在这张专辑中,那种因为十足原生态而显得粗糙的曲风就完全被精心大气的编曲所取代了。《佐罗》是一首很有意思的歌曲,开头的前奏部分非常精彩,就像电影般让人立即浮现出了一幅黄沙马蹄牛仔仗剑的美国西部景象,等到艾尔肯的歌声响起后,又变成了原汁原味的西域曲风,似乎时空产生了融合交汇,让人惊异于艾尔肯对于不同音乐风格的驾驭技巧。而《阿里巴巴》、《骆驼刺》、《喀什噶尔》、《那一天》等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作品,将新疆地域文化和西班牙弗拉门戈进行了完美结合,是艾尔肯一贯风格的延续。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艾尔肯”,共找到
10,394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