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和张亚东签约是美梦成真
苏丹是这张合辑的主打。演过“花瓶”唱过让人记不起的主题歌,如今,蜕变成张亚东旗下极具摇滚气质的个性女生,除了幸运,也许依赖得更多的是她个人的音乐天赋。
记:你以前演电视剧唱主题曲,如今是张亚东力捧的摇滚气质女生,到底哪个阶段的你更加贴近真实?
苏:以前是个积累资本的阶段,无论充当哪类型角色都是对自己的磨练,没有想太多,而现在,是自己开始写歌,接触很多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不断实现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更加贴近自己。
记:能说说你签下张亚东厂牌的来龙去脉?
苏:当时,我根本没有想过,一个那么大牌的音乐制作人,会全无架子,知道我一直对音乐创作跃跃欲试,于是给了我很多的鼓励,并且还带我一步步了解后期的制作,进录音棚观察许多细微的环节。有天晚上我做了一个他要跟我签约的梦,结果第二天他真的打电话给我说要跟我签约。
记:这张合辑里你两首歌的录音版本跟之前的小样效果有何不同?
苏:最大的区别在于,唱法很不一样。以前唱歌,喜欢用劲。但真正录音的时候,亚东建议我:你可以换一种方式唱,小声唱,内敛却有细节变化。所以录出来的版本,听起来是“耳语”式的轻柔。但是唱现场,我还是比较用劲,喜欢即兴加入一些东西。《Who You》比《黑色雨衣》写得早,它们就像不同时期的"童年",有纯真和快乐的意味,前者是十七八岁依然留存的童年,而后者是十岁左右的。
张石荻:从业余到专业,离不开张亚东的“调教”
另一位主打的歌手张石荻被称为内地版陈奕迅,他富有磁性的声音和扎实的唱功确实可圈可点。
记:你以前是读戏曲的,如今唱起了R&B,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张:我不会丢下自己学了很多年的东西,在我以后的专辑里,大家会有机会听到戏曲方面的元素,合辑里的两首歌,没有加进这方面的东西是因为我和制作人谭伊哲都觉得不用太急,可以留待以后的专辑去尝试。R&B是我很“痴迷”的曲风,很喜欢充满变化的律动感。我以前喜欢偏重金属的东西,后来接触到一些R&B音乐,一下子爱上了。最初只是单纯的模仿,后来发现也能唱出一些自己的味道。
记:你以前给李宇春他们配和音,有没有觉得是大材小用,毕竟,你有一把非常优越的嗓音。
张:我不会这样认为。我反而觉得,经常跟一些很有经验的歌手进录音棚,会让我很快找到录音的感觉,这对现在自己的演绎很有帮助。
记:张亚东对你有哪些影响?
张:他对我影响特别大。很多事情他都亲力亲为,我从一个业余歌手逐渐转变成专业歌手,离不开他的“调教”。他最让我感动的是,从来不会说一些打击人的话。他总是会这样说:这样挺好的,但是我觉得你能唱得更好……他总是以鼓励性质的话带引着歌手走出瓶颈。
果味VC:我们一直在进步
从第一张专辑就开始跟张亚东合作的果味VC,可以说是这张合辑里的前辈。他们的两首新作被用作了压轴。
记:在这张合辑里,要数你们过往跟张亚东的合作最为深入。他通常在你们的音乐制作中充当怎样的角色?
果:他是第一张专辑的制作人。在开始和结束的部分参与得最多。从一开始听到小样之后会有一些建议,到最后听到录音成品,也会对小细节提出修改意见。
记:你怎么看这张合辑对于“东乐”这个厂牌的意义?
果:可以说是代表着我们公司现时的整体音乐力量。严谨,制作精良。
记:所收录的《落叶纷飞的季节》等两首作品,似乎跟你们的上张专辑风格接近?
果:这两首作品确实与第二张专辑的歌曲是同一个时期创作的。可能到下一张乐队大碟的时候,大家能听到很不一样的果味VC。这次的两首作品主要是提示一直喜欢我们的乐迷,我们依然在创作,在进步。它们可以看成是我们的一个过渡。
张黎雯:重新出来唱歌的感觉很好
给周迅、金海心、李宇春等写过主打作品的张黎雯,是一个很随性的歌手。她甚至并不去考虑自己的曲风定位,但却很清楚,自己是在写自己喜欢写的歌,以此传递美好的信念。
记:在这张合辑里,你惟一的一首作品很有分量。
张:其实原本也选了两首歌要放进这张合辑,但有一首作品自己一直觉得不满意,跟亚东商量过之后,决定暂时先不收录。我跟他都是那种特别会推翻自己的人,挑剔得可怕。最终收录进来的这首,是英文歌,曾经写过一个中文版的歌词,但最后还是觉得英文版比较贴近自己的原意。
记:是什么促使你从幕后走到幕前的?
张:我小时候曾经参与过一些演出,但后来就一直没有再站到大众面前唱歌了。是上段时间参与公司的一个演出,让我找到了可以重新出来唱歌的感觉。我觉得一直微笑着给大家唱完一首歌的感觉很好,就像在传递一种美好的信念。
记:你对这张合辑的期望?
张:我始终坚信好听的音乐一定会让人记住。而这张合辑,有好听的歌,大部分作品都在水准之上,维持着“张亚东”标签的音乐品质。不能说它一定会大卖,但我相信它在市场上一定可以占据一个属于它的位置。
![]() |
张亚东和瞿颖这对圈中才子佳人的恋情浮出水面已有数月,虽然两人都是在镜头面前不甚高调的人,尤其是颇有才华的音乐制作人张亚东面对媒体高谈阔论的机会少之又少...
07-10-29 0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