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音乐是无法完全用技术层面上的标准来衡量的,如果可以,请用心去体会。
关于“黄色潜水艇”,最让人熟知的也许就是The Beatles的那首名曲《Yellow Submarine》;但如果“黄色潜水艇”是一支乐队的名字,恐怕还极少有人了解。北京的“黄色潜水艇”就是如此的低调,甚至在网络上都找不到关于乐队的任何消息,就连乐队首张专辑《不要说再见》的内页介绍也只有短短的一句话:“黄色潜水艇”乐队成立于2002年10月,由5名经验丰富的乐手组成。
关于乐队的历史有必要简单叙述一下,因为这会让你对他们肃然起劲。乐队五位成员都曾在重金属乐队中历练,主唱肖杨曾在黑九月、夜叉乐队担任吉他手;主音吉他孔鸿参加过液氧罐头和AK-47乐队;贝司手成寅生和鼓手王磊也曾同在液氧罐头乐队;键盘则是来自新疆的李志伟。从重型音乐到简单优美的音乐,其中变化的原委可能只有乐队自己知道,这可能是一种经历的沉淀,理想的升华,或是突然的感悟。放眼世界这样的蜕变并不在少数,Mark Knopfler(Dire Strait)、Richard Hawley(Pulp/Longpigs)、Sinead O'Connor还有Robert Plant(Led Zepplin)都是在自己的暮年开始寻求心灵的归位,民谣成为他们一致的选择。而作为仍旧还年轻的“黄色潜水艇”,他们选择了也许是无法给他们带来任何利益的道路,但是这样一张充满人文情怀,毫不做作的摇滚专辑有它存在的价值。
乐队成员之前的音乐我们可以用重金属来定义,而“黄色潜水艇”的作品却似乎缺少了划分的界限,民谣?英式?还是……如果仍然疑惑,那就让我们简单地叫它音乐吧。如今国内的摇滚乐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事态,京城里一支支朋克、后朋克乐队的现场搞的歌迷们不亦乐乎;上海的噪音和电子则是大有与国际接轨的趋势,还有各地迅速冒头的后摇、小清新乐队也是吸引了不少歌迷,所有这些音乐都有存在的必要,每种音乐也能满足我们不同的需求,时下的音乐大多数是满足我们的发泄和狂喜,而真正的让人感动却了了。因此我们庆幸苏阳、李志、还有吴卓玲这样的歌手的存在,他们带给我们的才是真正的感悟,如今的“黄色潜水艇”也能让我们在平静中动心。
很难从《不要说再见》中找出一两首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因为专辑中的十首歌曲一气呵成,最好的感受方法就是连续的聆听。所有歌曲都是关于流逝的时光、孤独的感受、赤裸的思念,还有现实的虚伪,这些普通人都会有的感触回给我们更多的共鸣。之前的历练使得乐队在器乐表现上游刃有余,优美的吉他Solo、沉稳的鼓点、流畅的贝司流线,还有合成器和民族乐器的运用也让音乐表达更加的丰富,而主唱始终如一沉稳的嗓音则是让听者将平静的气氛完全消化。《听》和《自由面对》中的笛声唤起了乡土的沉湎,民族音乐元素的加入让歌曲更加的深刻而让人回味;《时光》中合成器的运用正好切合了时光穿梭的空间感觉,飘渺的氛围感也很好地烘托了气氛,对于民族和现代音乐元素的到位把握体现了乐队技巧的成熟。专辑同名曲《不要说再见》中的吉他和鼓点则是很好的烘托出宏大的场面,其中仍然能听出乐队金属乐的痕迹。没有过多的炫技、没有古怪的想法,这就是“黄色潜水艇”的音乐,不要期望在他们的音乐中找出什么让你惊喜的发现,它能让你想到的只是一条远行的路,这条路你要自己一个人认真走完。
《不要说再见》是一张真诚的作品,或许歌曲《昨天》还会让你想到The Beatles的《Yesterday》;或许歌曲的某些片段还会让你想起木马的悲伤或者是声音碎片的曲调,但这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能让你感动,哪怕是在不经意的时刻你偶然听到,它都让你静心聆听。音乐能做到像“黄色潜水艇”如此简单也是一种境界,你是不是也如我一样开始期望去现场感受“黄色潜水艇”的音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