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华语歌坛最大规模最具分量、“翻版格莱美”的台湾金曲奖颁奖典礼,6月27日将在台北小巨蛋盛大上演。这个标榜音乐诚意与艺术成分的颁奖礼,一贯我行我素地不以“流行”或“销量”为主要参考值。因此,每年金曲奖总是乐此不疲地大玩“爆冷”,大牌歌手歌手一次又一次地被拒之门外,周杰伦就曾惨吃白果,铩羽而归,而一些小众歌手会出人意料地成为“黑马”。不过,看看那些坐了一晚上冷板凳的入围歌手,就会知道这个奖项对歌手们的重要性了,虽然很多人对它又爱又恨。
1990年到2009年,金曲奖走过了20个年头。其中的年度最佳歌曲,应该是所有奖项中最为诡异的一个。只因为第七届金曲奖把这奖项颁给叶启田的《蝴蝶梦飞》,招致巨大反弹声浪——“连听都没听过”,从此,这奖项就“蒸发 ”了。一直到了第十七届,它才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无论是早前还是近年,“年度最佳歌曲”一直都是当年乐坛成绩单上最醒目的一项。
第一阶段:实力派新人初露锋芒
1990年 潘美辰《我想有个家》
| |
潘美辰,因为这个名字,80年代中期中性风潮大肆流行。自1987年第一届台湾青年创作歌谣比赛中脱颖而出后,潘美辰凭借独特的嗓风靡歌坛。当年有一句形容她的文字:“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她的声音便是一种流行。”短短的发型、酷酷的气质,想当年她的魅力丝毫不亚于今天的李宇春。
1989年,作为中视黄金剧场关怀青少年成长的电视剧《把爱找回来》主题曲,《我想有个家》简直唱出了当时无数台湾单身光棍们渴望爱情、渴望家庭的心声,满大街都能听到那忧郁上口的调调。这首歌的魅力在当年可以说是席卷真个华语乐坛,也成为了1990年卖得最好的一首单曲。颁奖礼当天,潘美辰分身乏术因为要赶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而缺席金曲奖。
1991年 周华健《这城市有爱》
| |
1987年因为在滚石合辑《快乐天堂》初啼试声的一句“我们拥有共同的阳光”,刚出道专辑还未发行唱片公司就突然倒闭了的周华健突然命运扭转,大红大紫一发不可收拾。第一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最佳男演唱人”提名,其中在第四届金曲奖上凭《让我欢喜让我忧》大碟拿下此奖,周华健个人演艺事业步入巅峰,奠定了华语乐坛“国民歌王”的地位。
时至今日,这依旧是华语歌坛不可忽视的一把好声音。纵贯线的横空出世更是让人不得不对“老来俏”的周华健刮目相看。
1992年 林强《向前走》
| |
1990年滚石出品的台语大碟《向前走》,台湾百佳专辑名列第6位,专辑的四位制作人陈升、李宗盛、周耀辉、罗纮武更是获得了当年的金曲奖最佳制作人奖。
《向前走》取得了极大的销量,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影响有很多原因,比如它符合台语对抗压迫、走向主流的文化形势,表达了新一代青少年对现代生活的认同与希望。但是林强和他的《向前走》震撼人心的真正理由,是歌声里散发的、永不低头的倔犟和生命力。
第二阶段:港乐“飞扬跋扈”强势抢滩
1993年 叶倩文《潇洒走一回》
| |
叶倩文是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1984年这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凭粤语歌曲《零时十分》一度成为香港最抢手的“香馍馍”。再杀回台湾,她亦是一路看涨的过江龙。凭借《潇洒走一回》夺得第四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年度歌曲,第五届金曲奖一曲《明月心》更是让她顺利封后,成为了第五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演唱人。1997年,聪明的女人见好就收,与歌手林子祥结婚,遂淡出娱乐圈。
1994年 张学友《吻别》
| |
几乎没有人会否认,即使是在今天,《吻别》听来依然那么动人,依然那么有神韵。连周杰伦都说,当年一首《吻别》让我爱上流行乐。在唱片市场持续低迷、无线下载风风火火的今天看来,当年《吻别》突破100万的辉煌成绩,简直就是神话。
90年代初的香港乐坛,四大天王当道一时,王菲梅艳芳风华正茂。刘德华独特的“鹰钩鼻”,郭富城的郭式发音和舞姿,黎明的绅士风度和王子气质,王菲的天籁嗓音,梅艳芳的独特个性,港乐的“飞扬跋扈”让本土气十足的台湾金曲奖心甘情愿开门纳客。随后,第六届、第八届金曲奖上,张学友趁势凭借《祝福》及《忘记你我做不到》获得了“最佳国语男演唱人”提名。时至今日,虽然时间催人老,岁月的皱纹无情地爬在了脸上,张学友依然是追星族眼中永远不老的偶像。
还有个有趣的现象,90年代初当红一线歌手,无一不是以爱情歌曲发家,《吻别》就最好的典型。还有刘德华的《忘情水》、林忆莲的《伤痕》,任贤齐的《心太软》等等。
1995年 张学友《祝福》
| |
外来和尚好念经,歌神的胜利再次提醒我们一个道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乐坛,当内地流行乐还没有开始兴盛,台湾流行音乐渐入正轨,港乐却席卷了半壁江山。台湾绝对是张学友的风水宝地,随后的第九届金曲奖恰逢组委取消了入围歌手的地域限制,张学友顺势成为了“第一个夺得金曲奖的非台湾地区音乐人”。
唱完《吻别》,送完《祝福》,1996年,事业如日中天的张学友急流勇退,拉着罗美薇的手步进了结婚的礼堂。几乎在同期,香港歌坛迈入了巨星陨落、青黄不接的尴尬时期,接着就是十年迷惘。而此时内地的流行音乐开始起步,台湾歌坛进入鼎盛时期。
第三阶段;标榜音乐与诚意
1996年 叶启田《蝴蝶梦飞》
| |
翻开金曲奖的年谱,这个太过标榜音乐艺术成分的颁奖礼在第七届的最佳歌曲爆出了史上最大的冷门。华语乐坛每年都有“主流、非主流”、“流行、非流行”、“叫座、叫好”、“商业、地下”,甚至“听过、没听过”的争议,金曲奖把这奖杯给叶启田的《蝴蝶梦飞》,招致巨大反弹声浪——“连听都没听过”。从此,这奖项就“蒸发”了。一直到了第十七届,它才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2006年 胡德夫 《太平洋的风》
| |
2006年的华语乐坛,早就诞生了一个呼风唤雨的名字:周杰伦。不过最在乎金曲奖的周董再次惨败。“现代民歌之父”、“原住民民谣之父”的胡德夫凭借近40年磨一剑的首张个人专辑《匆匆》中的单曲“太平洋的风”,拿走了最佳年度歌曲大奖和流行音乐最佳作词人大奖。这让无数人内心就充满了欣喜,就像自家爷爷当上了劳模。作为商业唱片机制不可定义或操控的歌手,胡德夫袒露自己记录的是35年来台湾的美好与丑陋,绝非一个白发歌者的回忆录而已。
第四阶段:越商业越美丽
2007年陶喆&蔡依林《今天你要嫁给我》
| |
从李玖哲、蔡依林到MC HOT DOG,第十八届金曲奖的基调呼之欲出——“将冷门进行到底”。增设的“票选最受欢迎男女歌手”、“金曲奖彩铃歌王”等人气奖项,证明了一个道理:金曲奖没有周杰伦、蔡依林,可以星光熠熠,但是唱片市场不景气,发行量越来越少,老牌唱将都不唱了,年轻的后起之秀又不成气候,注定他们会成为“中流砥柱”。曾经的金曲奖越走越远了,金曲奖明显开始迟到地返程。就连在年度最佳单曲的选择上,陶喆蔡依林的《今天你要嫁给我》也是名副其实的大热K歌。
2008年 周杰伦《青花瓷》
| |
这些年不按牌理出牌的金曲奖变正常反而让人有些不太适应,早些年的新鲜、刺激、辛辣元素慢慢变淡。要口碑也要流行,金曲奖不用和自己过不去。屡屡铩羽而归的周董终于凭借单曲《青花瓷》的一枝独秀,囊括了包括最佳作曲、作词以及年度歌曲三个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