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中国经济周刊:杰克逊 人类最后一个娱乐之神

2009年07月06日10: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林冲

  “流行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6月26日凌晨因为突发心脏病,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50岁。

  在之后的一周内,这位已经8年没有开过演唱会、9年没有出过唱片、在丑闻和官司中挣扎了6年的“王者”之逝,让还未步出金融危机的全世界,跨越国籍、超越种族地陷入了悼念狂潮。而美国则成为这股“狂悼”浪潮的中心点。

  6月26日当天,美国国会众议院暂停能源政策法案辩论,全体为迈克尔默哀。7月2日,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公开评论:“杰克逊作为一名艺人,大家怀念的是他出众的才华,以及给人们带来的欢乐。他将作为最杰出的艺人被铭记于史。”

  尽管迈克尔的一生充满了事端,尤其是进入千禧年之后,他几乎成为了一个被人取笑的“怪物”。但如今他的死已经驱散了一切非议,而更像是上世纪娱乐产业缔造的“末班大神”荣耀归位。

  黑人音乐中的“幸运先生”

  迈克尔·杰克逊1958年8月29日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蓝领家庭,父亲约瑟夫是当地一家钢铁厂的工人。父亲指望孩子们能够依靠唱歌改善穷困的生活,因此让几个儿子组成合唱团,在当地的酒吧唱歌赚钱,那家酒吧名为“MR LUCKY BAR”(幸运先生吧)。

  这家酒吧后来毁于大火,重修后又发生另一场大火,当地人认为这家酒吧拥有 “宿命”,只好一直保留废墟直到现在。这个酒吧的名字和命运似乎预示着1964年,6岁黑人小孩迈克尔如何幸运地赶上美国娱乐产业发展最快也最繁荣的10年(上个世纪80年代),又如何幸运地利用了音乐电视这种新潮的传播形势,成为史无前例的唱片销量冠军和流行之王,但又如何在进入本世纪之后逐渐衰弱,后人却无法超越其成就的过程。

  在小迈克尔公开驻唱的那一年,美国已经经历了太多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比如肯尼迪被刺杀事件。美国人身心疲惫,迫切需要用合适的音乐来舒缓自己的情绪。摇滚乐太硬,软情歌又太软,而黑人音乐中的“嘻哈”则刚刚好,它相对于美国熟悉的乡村民谣更有力度,歌词的信息容量大,可以表现的题材更广泛,而它相对于摇滚来说,又没有那么叛逆和愤怒。

  当日历快要翻完70年代的时候,迈克尔和他背后所代表的黑人音乐已经“准备好了”——不再只是城市贫穷的黑人社区的消遣品,而即将真正影响乐坛,与白人音乐分庭抗礼,并最终改变整个娱乐产业的气质。迈克尔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墙外》(1979年),就是充分展现黑人嘻哈音乐,但又适当加入白人迪斯科、爵士乐的“杂交品种”,10首歌里有4首歌全部进入当年排行榜的前10名,迈克尔的第一步非常成功。

  MTV成就“颤栗者”

  1981年8月1日,MTV电视台在美国有线电视频道正式开播,这是一家以24小时不断播放音乐录像带为主的娱乐电视台。有必要去介绍当时美国年轻人的普遍状态。经过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反战、性解放思潮,80年代则是保守主义回潮,并且新的传媒文化开始进行洗脑,突出娱乐,消解意义的阶段。

  MTV的第一任主席罗伯特就曾说过:这一代的年轻人是看着电视长大的,他们不读书,不读报纸,MTV电视台就是要吸引他们。

  于是,音乐录影带这种新颖的娱乐方式很快就赢得“土豆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的关注,在MTV上露脸的乐队和歌手唱片销量飙升,他们的服装、发型都成为年轻人模仿的对象。年轻人几乎是被动的,不择食地选择了他们。

  1982年,迈克尔和他所在的唱片公司当然窥探到这个众人皆知的秘密,于是投入巨资拍摄了3部音乐录音带,其中长达17分钟的《颤栗者》,迈克尔打扮成身穿红色夹克的吸血鬼,在一群面目可憎的僵尸伴舞中边唱边跳。这支MTV最终没有被播出,而被以录像带的形式出版,在全球一共卖出900万张拷贝,成为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音乐录像,而《比莉·琼》和《beat it》则被播出,迈克尔的舞姿让年轻人瞠目结舌,但又爱得要死。

  《颤栗者》是目前全球销量最高的唱片,销量达1.04亿。迈克尔通过新潮的传播形式带动唱片销量的做法启发了不少同行。比如摇滚乐手“王子”、麦当娜等都开始投入巨资,以不亚于拍摄电影的精力拍摄音乐录像带,于是他们都成功了,并且成为公认的世界流行乐坛的殿堂级人物。这几位不谋而合地,在各种的音乐录像带里奠定了个人专属的LOGO。比如迈克尔的手套、白袜子配黑皮鞋,麦当娜的金发和性暗示动作。这是一场娱乐产业的“造神运动”,男神、女神们在视觉、听觉以及新闻话题性三方作力下纷纷修得圆满。从1984年到1994年,美国唱片业销售额达到了120.06亿美元。

  “娱乐之神”难再造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美国唱片业的造型数量和速度都很惊人,但却也逐渐失去个性,呈现出产品复制的工业化流程。而这个时候的迈克尔在达到他事业的最高峰时,在音乐上也丧失了新的动力,反过来在新闻话题性上被挖尽了潜力。

  1993年,他首次被起诉猥亵男童;1994年,与猫王女儿Lisa结婚;1996年,与皮肤科护士Debbie结婚。这个流行乐之神,是活生生被过高的新闻曝光率拉下神坛的。在媒体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明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们的作品有多么好,而在于他们的个人隐私有多少可满足公众好奇心的“卖点”。与迈克尔命运相仿的还有麦当娜,这位流行乐坛的女神,在进入90年代后,更多被谈及的就是她的结婚离婚、绯闻、同性恋疑云等话题。

  在21世纪时,已经很难拥有像迈克尔、麦当娜等这样的“娱乐之神”。传统的唱片销售模式已经被冲击得七零八落,人均拥有CD量迅速下降——2008年的唱片销量冠军的成就不过300万张,不及《颤栗者》的一个零头,现在人们更关心的是“你的ipod里下载了多少歌”。

  而对于中国的娱乐业,在还没有拥有像迈克尔这样的人物之时就已经被卷入到娱乐产业的转型期。很多歌手已经不想通过灌录唱片的形式来发片,他们直接将作品卖给网站,称为“数字唱片”。比如歌手莫文蔚刚刚推出的专辑《回蔚》就是这样的作品。

  网络的发展带给了歌迷更多的选择机会,也客观上冲击了歌手作品被选择的几率。更要命的是,网络的易操作性带来非常低的入行门槛,简单的设备就能够把自己的歌声传上线。现在网友的趣味很丰富,他们也会去捧场那些视频或音频里默默无闻的人的歌声,也许根本就很难听,但是够好玩,who care?

  迈克尔单手戴手套,很酷!OK,网友可以在脚上戴手套,然后传个图上线,编一个奇怪的绰号,也有人捧场。网络,就像一张编织复杂的渔网,在明星还没登上神坛之前,就被拉回俗世,他们的作品和生活当然就失去新鲜感和轰动性。

  也许未来人们在为“迈克尔·杰克逊”编著词条的时候,会留下这样一句话:“人类最后一个娱乐之神。”

  

  
(责任编辑:杨昊)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