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着热门曲《Mirrors》,Justin Timberlake拿下了今年第30届MTV音乐录影带大奖的“年度音乐录影带”大奖,虽然六项提名三项胜出的得奖比例并不高,但能够获得“年度音乐录影带”奖,还是能够让他成为本届MTV音乐录影带大奖的最大赢家。
草创初期的MTV音乐录影带大奖,在奖项的设置上,其实是以音乐类大奖作为标准,并根据MTV这种视觉化的特色,加设了诸如“最佳摄影”、“最佳导演”之类的奖项。也可以说,最早的MTV这种形式,本来就是以音乐为主,以视觉为辅,而作为评鉴这种音乐形式的最高奖项——MTV音乐录影带大奖,自然而然也更多是平行的移植了真正音乐颁奖礼的奖项设置大格局,比如特别按音乐类型,分类成“最佳流行录影带”、“最佳摇滚录影带”、“最佳Hip-Hop录影带”等奖项。
但实际上,随着音乐多媒体化的趋势发展,以往那种不同音乐类型有不同MTV格局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就像获得本届MTV音乐录影带大奖“最佳摇滚录影带”的Thirty Seconds to Mars作品《Up In the Air》,其丰富甚至艳丽的视觉,以及传奇时尚先锋Dita Von Teese和艳模Ashley Smith等人的出演,早就让作品的气质,和一大堆流行录影带难分彼此。这其实也和目前整个国际乐坛,在曲风多元化、混搭化这种融合的大趋势,有着近似的相似之处。而MTV这种讲究视觉化的多媒体形式,由于本身就追求感官的刺激,以及悬念化的延伸,这就导致最终诸多的MTV作品导演,都会向着这样的MTV主题目标迈进。而不会根据所谓音乐类型的不同,仅仅只是为了配合音乐风格去打造MTV。何况,现在的音乐作品,往往也是Hip-Hop中有摇滚,摇滚中有电子,电子中有爵士,爵士中有流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听听现在的乡村天后Taylor Swift的音乐里有多么多么不乡村,就该懂得这个道理。
对MTV与音乐结合认知理解的差异,也让现在的MTV开始两极分化,而这个两极则是以年龄为区分。老艺人依然还在用着传统的方式去拍摄自己的MTV,他们不追求新颖的新视刺激,以及丰富的颜色素材,而更喜欢怀旧,喜欢讲故事。但新人们为了在这个快速多变的市场谋求致高点,则必须通过画面快速的切换,多色觉的冲击,以及亮模的身影,以及夸张的情节桥段,去获得更多年轻歌迷的认可。而后者也是这个音乐市场的主力军。
因此,本届MTV音乐录影带大奖的获奖名单,一眼望去也就成了一片年轻人的海洋。最高龄的奖项获得者,居然是凭借《Just Give Me A Reason》,和Fun.乐队主唱Nate Ruess拿到“最佳合唱”的Pink(Jay-Z虽然也算拿到“最佳导演”奖项,但在《Suit & Tie》里,他只是Justin Timberlake的合作者),而Pink,也不过只是79年生人。虽然出生在70年代,但身上更多流着的是80后的血。
而其他,大赢家Justin Timberlake出生于1981年,凭借《Can’t Hold Us》获得“最佳HIP-HOP录影带”的西雅图说唱歌手Macklemore,则出生于1983年。他在作品中的合作者Ryan Lewis比他更小,1988年才出生。分别拿到“最佳男歌手录影带”和“最佳女歌手录影带”的“火星哥”Bruno Mars以及Taylor Swift,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他们分别出生于1985年和1989年。而“最佳合唱”中与Pink合作的Fun.乐队主唱Nate Ruess则是1982年生人。
而在一群80后为主导的阵容中,以一曲《Come and Get It》获得“最佳流行录影带”的Selena Gomez,以及以《What About Love》获得“倍受关注艺人”的Austin Mahone,则更是标准的90后。前者出生于1992年,后者更是出生于1996年,甚至比小正太Justin Bieber都还要小两岁。而“倍受关注艺人”这样定义比较模糊,但又能让人感受到人气的奖项,即使不说是MTV的未来,至少也是未来五到十年的短程未来。这个市场的主角,还是属于年轻人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