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的青春、挥洒的音符,初夏来临,各地户外音乐节轮番登场,一如既往地吸引着年轻人。“五一”小长假期间,一年一度的草莓音乐节,已在上海和河北同步唱响,全国更是有超过10场户外音乐节在各地举办。
音乐节集体狂欢的背后,却难掩运营、服务掉链子带来的尴尬。以最具品牌号召力的“超级草莓音乐节”为例,有多位亲历者在网上晒出照片和文字,吐槽其交通不便、管理跟不上等问题。
昨日(5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次拨打草莓音乐节的主办方摩登天空的公开电话,欲就上述问题予以询问,但一直无人接听。
“办一个音乐节非常考验运营经验,交通、场地、住宿、卫生条件等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观众对此次超级草莓音乐节不满的原因,恐怕在于草莓音乐节已经是运营近10年的品牌了,为何还会出问题?”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音乐节的主办方们需要反思与成长,如何在商业收入日渐丰富的同时,让服务和运营跟上。
运营短板凸显
同样的主办方、同样的受众群,往年广为音乐爱好者们熟悉的“北京草莓音乐节”,今年外迁到了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举行,变身“超级草莓音乐节”,但艰难的交通问题饱受观众诟病。
“主办方和与本次草莓音乐节合作的滴滴巴士APP都明确称,乘坐巴士从北京市区到音乐节现场,只要一个小时就能到达。”一位网友说,“结果回程的时候堵堵停停,当天晚上9点上车,大约夜里1点半才回到北京市区。后来有人将原因归咎于五一期间交通拥堵,但是实际情况是,路上其实没那么堵,大多数拥堵时间都在音乐节会场附近,据说是因为主办方未与私人停车场协调好,所以一些大巴堵在了门口。”
而对于超级草莓音乐节的现场状况,有自媒体人直接将其称为“荒野求生”:“大片大片的沙土、厕所臭气熏天、看不见指示牌、工作人员一问三不知。”另外,还有一些乐手也在微博上对这次音乐节缺乏专业性的安保团队表示不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草莓音乐节除了门票收入外,广告、赞助、衍生品已成为重要的收入板块。
微影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15音乐节的那些事儿》研报显示,票房收入占国内音乐节总收入的60%~65%,赞助和衍生品分别占30%和5~10%。这样的构成比例,已接近国外音乐节的收入占比。
据《财经天下》报道,2014年在北京、上海联合举行的草莓音乐节上,三天内有26万人参加,营收在4000万~5000万元之间。2014年摩登天空营收约为2亿元,2015年则为3亿~4亿元,摩登天空CEO沈黎晖预估,2018年之前其营收将达到10亿元。
“像草莓、迷笛这样的"老牌"音乐节,一定是赚钱的。”陈少峰表示,音乐节的主办方本身也是音乐公司,签约和培养艺人能形成一条产业链。在盈利保障的同时,如何让服务需求跟上,显得尤为关键。
音乐节外拓成趋势
近年来随着音乐节遍地开花,关于音乐节的“负分评价”也从未停止。此前甚至传出了有音乐节因拖欠艺人演出费、严重亏损而暂停的消息。
上述研报显示,国内音乐节历经17年发展,之前有过三四年的高速爆发期,2015年开始进入沉淀探索期。受盈利来源、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及现场审批等影响,部分音乐节昙花一现,仅举办一届。2015年全国共举办110场音乐节,票房约3.48亿元,参与人次276万,票房较去年同期下降2.7亿元,参与人次下降13%。
在业内人士看来,走过2015年的沉淀期,今年户外音乐节又有复苏和高速发展的迹象。
“随着音乐节规模的扩大和不同音乐节品牌的诞生,一线城市市内的承载力吃紧。受制于场地原因,2015年北京迷笛、北京草莓音乐节都暂停了。而其他嗷嗷待哺的二三线城市,则有着同样热情的居民和广阔的市场,给了音乐节更多机会。现在看来,向外拓展将成为大趋势。”陈少峰表示。
对比国外的音乐节,陈少峰认为,国内音乐节的发展潜力仍非常大。“国外成熟的音乐节品牌能承载几十万人次的观众,有的在周末举行,有的选在暑期,频次也更高,这是音乐人的交流方式和大家惯常的休闲娱乐方式。而我们的音乐节更多的是在"五一"小长假、国庆长假这样的节假日举办,是用运作旅游增值产品的思维来进行的,靠节假日的人流量来维持客流量。如何从一种节假日产品走向一种成熟的文化生活方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