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号南琴先生,著名古琴演奏家,琴学专栏作家,印心琴院院长,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当代文人琴代表性人物,【南琴】创始人。
所谓“习琴”,不光是习练琴技,也不仅只追寻音乐的灵动与旋律的酣畅,更需“修心性,历琴境”。琴技和理论之外,不可漠视心灵境界的涵养。以心印心,这是对于生命的觉知,亦是古琴家毕生的功课。
在物欲横流的这个时代,有多少人能真正明白,传承古琴意味着什么?南琴先生张友,这位受到广泛关注和热评的当代古琴演奏家,他所创立的“南琴一脉”,空灵明澈、气韵幽深。“南琴”之境,有着淡雅与恬静,更于开阔中显现无尽旷幽。南琴先生仿若一位世外“仙人”,看尽烟云,袖藏梅香。
在解读自己的佛教信仰时,张友因循着“如来说法,现瑞放光”的传法状态,希望在自己的“南琴”理念里,为学生传递特有的“光明感”——让习琴之人可感知的音乐之光、可传承的文脉之光,可实证的智慧之光。“南琴”理念的生辉,也必因承载着道统之光,晓谕真实、接继传承、鉴学往圣,以绿绮之音,为世人展现一个真意的世界。
“一光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消万年愚”,于无形无相的音声里追寻光明,便是南琴先生张友开创的专属于古琴的“无相法门”。
在张友的琴音里,除了有着深厚的技术功底,更有着对生命体悟的智慧传达。他所表达的琴之意境,不仅重视“感”,更重视“思”。由“感”升华到“思”,是张友古琴艺术的重要特点。南琴之“思”,不仅限于“理论思想”——古琴不仅有音律之美,更能传递生命智慧。这种智慧是多层面的,而不仅仅指对理论的理解。会有这样的体悟,与张友深研佛教唯识学中所提及的“转识成智”的思想有关。在我与张友的交流里,他将音乐与宗教两种信仰通过古琴融会贯通,早已超越了“以音律技艺论高下”之境。南琴之音,“即音即真”,“即音即情”,是对生命的妙悟。他将古琴之音从技术流派、人为限制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变成与个体生命关联的真实存在,琴、心、生命同为一体。
对于琴曲的传统理解与表达,我们更多见的是展现内心情感对世界的认知。而在张友的琴曲表达里,还有一种难得的意境——进入到“显现”阶段:琴不仅只传达内心,不仅只与知音共赏,更是传递生命本相的“道器”。在与张友的交流中,深觉庄子之齐物思想,禅宗的平等觉慧,是建构“南琴”琴学理念的重要基础,而带领习琴之人体证“无分别心、入平等性智”的境界,是他的弦外之音。
张友对古琴的认知,正本清源,境界深远。琴之气韵在体证,更在涵养。人若无高品,便不能入琴道。品性高洁,境界才能提升,生命的智慧才可觉受,乃可固琴道之基元。从此而言,古琴家张友,便是当代琴道集大成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