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是一张纯北京爷们儿的专辑,咱也别在开头里格儿楞,写一大堆有的没有的。只能告诉你,这是一张能让你在北京城墙外围子下,靠着邮差大哥的二八大永久,随意地听上那么一下午的民谣摇滚专辑。实诚,好听,贫,就是对它最确切的评价。专辑的主人公——郝云,说着一口京腔儿,操持着一支乐队,用吉他滑棒在开场曲《北京 北京》中告诉你,老北京的音乐还没死绝,这儿,还有我。
郝云在封面就写道——给你一个听得见的北京城。
要怎么解释这首歌、这张专辑的意义呢?“无论是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或者是不是生长在北京的音乐人,我觉得都从这个城市获得了太多的养分,无论是有意无意的,谁都躲不过去。因为我喜欢这个城市,所以《北京 北京》这首作品就有感而发了,不会非常矫情地为了北京而写。我生活在这个城市,所以我写这个城市,我爱这个城市,所以我唱这个城市。”郝云这样说。专辑中所有的吟唱,都像是十年前的纯北京摇滚乐队发出来的声响;所有的情绪,都续写着那个时代的人活到现今的彷徨。《北京 北京》、《太平盛世之小西天》、《海风》,郝云用他简单的城市民谣摇滚抒发着对这座城市复杂但始终不渝的深刻感情,《这个城市》中一句“这个城市越来越发达/可总是没有地方玩耍”,小调走向的电箱琴与键盘音色把那份不解与无奈表达了出来,无法不令人眼眶一热。“回头看看我这好几年/我也许下了好多诺言/精神方面我已经兑现/可物质方面还没有改善”,估计凡是玩儿摇滚的看着这几句词,都得鼻子一酸。
在现场的乐队阵容,还看到了口琴演奏家张明和三弦演奏家马小祥先生的表演,看完就败了,太专业。专辑里还有一首专门献给新疆烤串儿一族的吉他演奏曲《串儿》,光听就觉得飘着一股子乌鲁木齐羊肉味儿。其实从中还能听出《卡侬》的几个音阶走向。总体而言,也许有些人把这张专辑当个噱头听,就像“郝云《北京》”这个充满奥运会的噱头一样,带着时代的狡黠与不和谐感;然而对于有情结的人来讲,这不亚于听到京剧“后继有人”时刻的感动。唯一有点遗憾的就是专辑后半部分没有前半精采,有几首歌旋律比较像。个人认为最耐听的还是《这个城市》,自有一股70年代生人的悲壮伤感蕴含其中。(文/ici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