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纬(左)、林宥嘉 |
萧敬腾 |
音乐永远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眼看周杰伦、蔡依林(双J)占领制高点已近十年,面临创作表演困境,更新、更活力的音乐潮流纷纷涌现。拥有我国台湾地区版“超女”、“快男”之称的选秀比赛“超级星光大道”举办三年,培养出萧敬腾、杨宗纬、林宥嘉等超级偶像,大有取代双J之势。继杨宗纬的《鸽子》专辑上半年毫无悬念地霸占销量冠军长达6周后,前两周,签约华纳唱片的萧敬腾同名专辑在和萧亚轩《3面夏娃》的销售大战中完胜,再度将乐坛改朝换代的话题推上前台。
现状:“省话一哥”一夜走红
专辑的热销让萧敬腾很快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金曲奖邀约他与杨宗纬再度上演“对飙大戏”,惹得一班老歌手抱怨声不断:没有提名也可当嘉宾?不过,萧敬腾却在长途电话中告诉记者,他并不准备参加金曲奖表演,而将全力准备7月6日的新歌发表会。
新歌发表会是发表唱片后首次面对歌迷,萧敬腾坦言希望借此机会好好感谢他们。不去金曲奖的另外一个“隐性原因”,是因为和“超女”一样,超级星光大道的一夜走红也完全靠歌迷支持,诞生的偶像和普通意义上的歌手会有许多不同。虽然萧敬腾表示十分喜欢现在的工作状态,但他不得不面对 “不会说话”的尴尬。没经过“秘密培训”的萧敬腾会像个普通人一样在面对媒体时手足无措,急得工作人员不时在一旁说悄悄话。台湾媒体因此给了他一个绰号“省话一哥”:接受采访时回答问题永远不超过5个字。正因为此,公司宁愿让萧敬腾少些露脸的机会,也要替他补上这一课,好早日摘掉“省话一哥”的帽子。
宣言:我们的确比双J更新鲜
因为萧敬腾等人的 “先天性缺陷”,令唱片公司很希望早日淡化他们身上的“星光帮”烙印,让他们蜕变成所谓的唱片歌手,这一点和内地超女们急吼吼不让人叫她们是超女如出一辙。但看到业内外对星光帮无比包容,唱片销售个个热得发烫,也让萧敬腾觉得抹不抹掉“星光帮”几个字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令萧敬腾充满自信的无疑是销售数字。在前两周的双萧大战中,萧敬腾在多个销量榜上将天后萧亚轩甩开几条街,多年来歌迷不堪审美疲劳寻求新鲜声音的冲动在他及杨宗纬的身上集中爆发,更有人放话,双J时代即将过时。
对于这样的说法,萧敬腾并没有过分谦虚:“我们的确比他们 (双J时代)更新鲜。”相比较双J时代的歌手多看重华丽的曲风和炫目的外表,新生代的他们却呈现出返璞归真的一面,同名专辑《萧敬腾》没有前卫的编曲,仅仅靠着一把能唱的嗓子,让人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许多经典的情歌。
【相关链接】
新生代包揽台湾歌坛
台湾歌坛在经历陶吉吉的隐退、周董的疲软、天后的更替后,终于在今年迎来了新的主流偶像。杨宗纬、林宥嘉、萧敬腾的专辑轮流在排行榜上坐庄,令不少人大呼天色已变。
在超级星光大道的比赛时期,三人就拥有极高的人气。在和唱片公司签约后,杨宗纬率先发力,华纳唱片为其发行的专辑《鸽子》将他略带嘶哑的嗓音发挥得魅力十足,在今年上半年大牌寥寥的前提下一家独大,连续6周排名G-MUSIC榜首。上月,比赛时的冠军林宥嘉发表《神秘嘉宾》专辑登上销量榜首位置,唱腔曲风颇有几分陈奕迅的风范。次周萧敬腾同名专辑夺冠,造就三张专辑三足鼎立的局面。
除此以外,台湾的各大唱片公司都在积极培养新鲜血液。卢广仲、萧闳仁等创作新人脱颖而出,预示着新潮流的来临。
【深度观察】
星光帮缘何既叫好又叫座?
“去包装化”成就平民偶像
“星光帮”用纯粹的好声音打破R&B的乐坛垄断
台湾地区“超级星光大道”的成功和“超级女声”一样,也被看成是一个神话。播出短短三年,屡创收视新高,且培养出多个大众偶像。不过和大多数超女在发片后面临粉丝叫好、大众叫衰的“转型难题”不同,星光帮目前发片的三位歌手无一例外都得到了业内外的双重褒奖。为何同样是华人歌艺选秀,却遭遇大不同呢?
返璞归真而不刻意粉饰
虽然同为平民选秀,但在节目制作的策略上,两个节目却有很大的不同。 “超级星光大道”从一开始就提出不要脸蛋,只问唱功的选拔标准,节目的各个环节都不求新奇,而是营造了一个“无料慢炖”的环境,让具有潜质的好声音自然而然地脱颖而出,评审的点评也力求专业,并没有因为照顾收视率说些“客套话”,对选手的成长颇有帮助。
反观内地选秀,同样是挖掘平民中的好声音,但在比赛过程中却屡屡造作,比如给选手强加不恰当的定位,限制选手演唱的曲目,令选手看上去十分拥有自己的风格,实际上却是不符合选手本性的 “伪风格”,极大限制了选手未来的发展空间。
内地资深电视人王先生认为,“星光帮”不同于已往歌手的真实自然,正是打动歌迷的最大原因。而内地的选秀明星同样拥有真实自然,却很大程度上被电视节目扭曲了。
稳中求胜而不急于求成
台湾地区成熟的唱片工业也为星光帮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基石。华纳唱片的汪先生告诉记者,在为杨宗纬、萧敬腾制作唱片伊始,公司就考虑使用成熟稳定的制作班底,而在曲风的选择上,宁可少一些新意,也要保留原汁原味的感觉,令听众能听得到他们的唱功,而事实证明,华人音乐消费的最大一块依然是情歌,再中国的R&B也很难唱到听者心里。
内地选秀歌手的去路与选择则要“口味”庞杂得多,但基本都面临着不知道自己该唱什么、能唱什么的尴尬境地。内地的唱片公司也缺乏培养一位成熟歌手的经验,在替艺人选择歌路的时候盲从新潮,结果让他们唱了许多并不合适的歌曲,显得激进有余,老练不足。
汪先生认为,多年以来,内地歌手都是靠一两首歌而走红的自然主义状态,几乎没有通过唱片公司运作渐有起色的所谓 “唱片歌手”,因此在缺乏经验的前提下,在运作超女快男时,更应该小心谨慎,先求稳,再出彩,才是内地选秀艺人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