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伍佰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中,《爱上别人是快乐的事》(1992)、 《浪人情歌》(1994)、《爱情的尽头》(1996)、 《纯真年代》(2006)等专辑,是人们反复提及的经典作品。 |
从摇滚诗人到舞蹈家
“在台湾从3岁到70岁的人都爱我,因为我会跳花朵舞”
台客指的是土生土长的台湾本地人,身上具有明显台湾人的特质,也可以理解为台湾的“本土化”气息浓重的人。在台湾,他深受卡车司机、家庭主妇、农民、学生和小贩等各阶层歌迷的喜欢。伍佰的作品被人誉为具有本土草根性的混血摇滚,跳脱传统台语老歌里苦恋、喝酒、忍耐等多种悲情元素,是一个把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自然与狂野等矛盾元素融合得恰到好处的新新前卫的“台客”代表。有人称他为“台湾摇滚之王”、“Pub之王”、“演唱会之王”,除了音乐以外,伍佰的浪漫主义情结置于骨髓深处,却在他写的歌词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摇滚诗人”的美誉名副其实。不仅如此,除了玩摇滚,是诗人,也许他应该还是“舞蹈家”——“搞怪舞蹈发明家”。虽然他自己坚决否认,并且对创作的奇迹略显不屑。
南都娱乐:当初你怎么会想把一些台语老歌唱成摇滚乐的呢?
伍佰:其实当初做这个东西是有点被动的。我的第一首台语歌《楼仔厝》,也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写下来的。结果发现反应还不错,演奏时的力道是国语歌所不具备的。但是因为我要去PUB表演,自己又没那么多歌,却又要保证每天有新的东西可以唱,要让下面的观众可以有新鲜的感受。自己写歌进度总是太慢,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改编,改编英文歌没太多意思,所以我就改编台语老歌。把一些台语老歌,改编成live house可以唱的快歌、high歌 。
南都娱乐:你是怎么为断裂的台语歌曲,寻找到这个新的衔接点呢?
伍佰:以前的台语歌很有趣、很深入,但不知什么原因没有接上来,我便开始想去填补这样的空白,所以开始加了些复古的旋律。如《空袭警报》、《树枝孤鸟》等专辑则属于比较现代的;到了《双面人》,我觉得应该把台语歌不当成台语歌,它应该是对外国人来讲很有异国情调风味,应该脱离它本来的所有包袱,所以我用舞曲,天马行空地去试,就是有点玩耍的性质。
南都娱乐:在改编的时候,你是如何在本土化和国际化之间找到平衡的?
伍佰:本土化和国际化都是我要的。我希望有台湾的感觉,所以我没有故意去改变我的唱腔;但我又希望在编曲等方面是满跳脱这个地方的,比如《纯真年代》这首歌里那个很奇怪的间奏。我用我的方法去解读世界。
南都娱乐:从字面上理解,“台客”这个词有俗和土的意思,那你介意别人说你的音乐是台客摇滚吗?
伍佰:不介意,爱怎么说是别人的事情。就像有人说我是深台客,有人说我是浅台客,我自己都搞不清楚了。而且我也不觉得台客就一定是社会的底层,对我来讲台客就是有自己想法、有自己风格的人。其实有人这样说我,我接受,而且还蛮开心的。有点俗,有点美,有点土,有点贱,各种风格都能在我的作品中看到。跟着社会一起变化嘛。
南都娱乐:伍佰不仅仅只有摇滚,你的情歌很细腻、很动人,特别是歌词,是从创作之初就这么重视歌词的形式吗?
伍佰:本来我认为歌词不是很重要,因为刚开始听的音乐是西方的音乐,但是发现西方的音乐的歌词就几句,然后solo一堆,所以歌词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后来才慢慢发现,这样是不对的,我应该要把歌词写出来,写出歌曲背后的心情。不过这是个是漫长的过程,是需要磨练的,不是说写就会写的。
南都娱乐:还记得你的歌词什么时候被大家比喻成诗的吗?
伍佰:应该是在《爱情的尽头》那时吧,其实是那时有意识去做所谓像诗的歌词。
南都娱乐:那么你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的浪漫风格是你故意为之的?
伍佰:那是有感而发。我很喜欢村上春树。读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写歌,只是单纯的阅读。当时刚好在写《爱的尽头》那张专辑,读完这本书,心里很感动,于是写了《挪威的森林》。这歌其实跟书没有什么关联,只是书的内容让我很感动,因而产生了一些联想。书中所描述的情景还一直停留在脑海里,于是写了出来。
南都娱乐:《挪威的森林》是有感而发,那么“花朵舞”呢?来自你的创意?
伍佰:其实是被迫的啦。当时为了拍MV,找了个舞蹈老师来编舞,他是跳嘻哈的,把整个编成了嘻哈舞。我说不对,不对,不应该跳这种东西(用手比划着)。所以我在他的基础上做了修改,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全凭自己的感觉。
南都娱乐:听说“花朵舞”在台湾从3岁的小孩到70岁的老人都会跳,是吗?
伍佰:幼稚园、国小、县政府、大学,大家都会跳。熊猫送到台北市动物园的那一天,全台北市的人在动物园门口集体跳花朵舞迎接熊猫。去年日本的“摔跤天王”武藤敬司在台北的小巨蛋做了一个摔跤比赛,我们也去和他们一起表演。我们一边弹吉他、唱歌,他们一边打,最后的ENDING就是一起跳“花朵舞”。跨年晚会也是,台北跳,高雄跳,到处都在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